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 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1.题名: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除公知公用者外,不用外文缩略语。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2.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列于题名下,人员和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改动。作者单位名称、邮政编码及通信作者的姓名、Email等注于题名下方。如第一作者为该单位的进修生、研究生,则在单位名称后括号内加注第一作者现所在单位名称;集体署名的文章应写明通信作者。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表明同意署名的书面材料。
3.基金资助: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若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 应以双语著录,中、英文分别置于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下。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Fund program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30271269)。并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4.摘要: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 “本文”等主语。中文摘要应在400字左右, 英文摘要可略详(500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前需列出英文题名、所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仅首字母大写,名字间不加分隔号“-”。如:Wang Minde(王敏德)]、第一作者工作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和国名。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只列出第一作者的工作单位,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单位名称左上角加“*”。有通信作者时,在单位名称后另起一行,以“Corresponding author”字样开头,注明通信作者的姓名和Email。
5.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新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词的首字母大写,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6.医学名词: 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
7.临床试验注册号:临床试验研究需提供从WHO认证的一级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的全球唯一的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排印在摘要结束处。以“临床试验注册”(Trial registration)为标题,写出注册机构名称和注册号。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的论著摘要应含有CONSORT声明(Consd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http://www.consort-statement.org/home)列出的基本要素。
8.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9.统计学: 应写明所用统计软件和统计学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应明确给出,如t = 3.25,χ2 = 4.56等,P值亦应尽可能给出具体值(如P = 0.015)。在使用不等式表示P值时,一般选用P > 0.05、P < 0.05和P < 0.01三种表达方式即可,无需再细分为P < 0.001或P < 0.0001。统计学符号按GB/T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采用斜体。例如: t检验用英文小写t, F检验用英文大写F,概率用英文大写P等。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释。使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10.图表:图(表)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有简明的题目。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注释图表中使用的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建议采用三横线表,要求合理安排表的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相同。线条图的横、纵坐标要有明确的中文标识,图中标注的符号(箭头)要在图说明中描述。病理图片要在图说明中标注染色方法及放大倍数,图片中要有尺度标记。
11.计量单位:执行GB3100~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中有关规定。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
12.数字: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后4位及以上数字每隔3位加1/4字空。序数词、页数、年份、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 ~ 75%不能写成5 ~ 75%,(25.3 ± 6.5)%不能写成25.3 ± 6.5%。
13.缩略语:题名一般不用缩略语。缩略语应尽量少用,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必须使用时应于首次出现处先给出其中文全称,然后用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缩略语。
14.参考文献:按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题名后请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可以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NLM’s Citing Medicine(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中文期刊用全名。期刊需著录期、卷号、起止页码。对有DOI编码的文章必须著录DOI,列于该条文献末尾。
[1]何伟亮,袁芳,张亚卓,等. 国内溴隐亭治疗垂体催乳素瘤的荟萃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9):918-873. DOI: 10.3760/cma.j.issn.1001-2346.2012.09.018.
[2]Carlson ML, Tveiten ØV, Driscoll CL, et al.What drives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sporadic vestibular schwannoma? [J]. Laryngoscope,2015,125(7):1697-1702.DOI: 10.1002/lary.25110.
专著中析出文献时需列出文献主要责任者,在文献题名和专著主要责任者之间加用“∥”,并列出版本项(第1版不必著录)。
[3]赵雅度.脑出血性疾病的外科处理∥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64-871.
电子文献在题名后必须标注文献类型标志、引用日期以及获取和访问路径。
[4]陈彪.帕金森病[M/CD]∥贾建平,张新卿.神经系统疾病诊治进展.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
[5]Foley KM,Gelband H.Improving palliative care for cancer [M/OL].Washington: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1[2002-07-09].http:∥www.nap.edu/books/0309074029/html.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发文量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总被引频次
-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的延迟治愈现象
1884年Gowers[1]首先描述了单侧面神经分布区域的肌肉不自主抽动的症状,从此引发了众多学者对面肌痉挛(hemifacialspasm,HFS)的病因学及治疗方法的逐步深入研究.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做为从病因学上治愈面肌痉挛的唯一方式,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广[2].面肌痉挛患者在接受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多数患者的面部抽动会立即消失,但少......
作者:王晓松;陈国强 刊期: 2014- 03
-
星形细胞肿瘤SEPT 7/hCDC10的表达研究
应用Atlashumancancerarray1.2微阵列分析人星形细胞起源的胶质瘤并与正常脑组织相比较时,发现SEPT7/hCDC10基因在所有胶质瘤基因表达谱中均明显下调,根据本微阵列分析结果将其列为与肿瘤发生有关的基因之一.并拟对较大样本采用RT-PCR方法研究和验证SEPT7/hCDC10在胶质瘤中的表达,进一步明确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SEPT7/hCDC10是已知的10个隔蛋白(se......
作者:贾志凡;浦佩玉;康春生;王广秀;张志勇;裘明哲;江荣才 刊期: 2006- 10
-
局限性脑皮质发育不良继发顽固性癫痫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局限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CD)的诊断、影像学和电生理学特点,以及手术治疗的策略与方法.方法1996年6月至2003年12月在意大利米兰NiguardaCa'Granda医院手术治疗的442例癫痫患者中,根据该中心提出的FCD病理学分类标准,对81例诊断为FCD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皮层组织结构发育异常(AD)42例、细胞组织结构发育异常(CD)12例、Taylor脑皮质发育不良(TFC......
作者:赵国光;F.Cardinale;M.Cossu;L.Tassi;G.Lo Russo;凌锋 刊期: 2006- 06
-
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和疗效分析
本组统计我科从1990~1999年间,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34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国道;姚建社;包平;吴德权;俞向荣;孙骏;王海秋 刊期: 2003- 03
-
鞍区Rathke囊肿的外科治疗(附91例报告)
目的总结和探讨鞍区Rathke囊肿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91例鞍区Rathke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5例行手术治疗,术中完全清除囊内容物,其中13例彻底切除囊壁,其余行囊壁部分切除或开窗减压;随访3个月至6年,头痛缓解率达100%,视觉障碍缓解率为68%,垂体功能紊乱缓解率为80%,2例术后复发;6例随访者2例囊肿增大并出现间断性头痛,手术治疗.结论临床有症状的Rathke囊肿手......
作者:李中振;郭芳;王宁 刊期: 2014- 05
-
颅内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切除一例
患者女,60岁.头痛11年,逐渐出现记忆力下降,复视、左眼外凸.近一年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记不起人及物品名称.查体:命名性失语、左眼外突并内斜、眼球活动受限、复视、视力左眼仅0.5米处可见手动.右侧肌力Ⅲ级.头部CT报告为左侧颅中凹圆形略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后病灶边界清,强化明显6cm×6cm×5.1cm,眶尖、蝶骨小翼及前床突骨质有不同程度破坏,占位效应明显.头部MRI示左侧鞍旁及鞍部5cm×6cm......
作者:张弘;郝志文;李振举;杜简秋;曹贵文;赵素岗;毛淑华 刊期: 2002- 04
-
Navien导引导管在颅内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Navien导引导管在颅内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连续应用Navien导引导管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68例,其中前循环动脉瘤43例,后循环动脉瘤18例,动静脉畸形5例,动静脉瘘1例,颈内动脉急性闭塞1例.分析其技术应用、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结果68例患者中,Navien导引导管到达颈内动脉岩骨......
作者:魏凡策;周小兵;赵业禹;桂勇平;李文强;汪阳 刊期: 2017- 08
-
侧脑室外引流在救治急性重型原发性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快速细孔钻颅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无开颅手术治疗指征的急性重型原发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与体会.方法对42例急性重型原发性颅脑损伤患者(特重型24例,重型18例)应用快速细孔钻颅侧脑室外引流救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出院时42例患者中ADL评级达到Ⅰ~Ⅲ级29例(69%),重残(Ⅳ~Ⅴ级)6例(14%),死亡7例(17%);其中特重型原发性颅脑损伤死亡6例(25%).结论Dandy'......
作者:汪建军;张源;费昶;孙西周;刘世勤;孙金龙;朱锡德;庞琦;张庆林 刊期: 2012- 12
-
C6细胞热休克蛋白抗原肽复合物的提纯及抑瘤作用的研究
目的提纯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热休克蛋白抗原肽复合物(HAC),免疫SD大鼠,观察HAC的抑瘤作用.方法采用免疫亲和层析方法提纯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HAC,免疫20只大鼠为实验组,以另2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于免疫后1周,采用立体定向脑内接种方法,以C6细胞攻击两组大鼠,于肿瘤细胞攻击后第二周,取两组动物外周静脉血,测定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计数,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外周血中CD3+CD4+和CD3+......
作者:陈赞;叶伟;杨立庄;蒋传路;郑永日;王伊龙;杨东波;赵鹏;李永利;康军;曹阳 刊期: 2003- 05
-
纵裂翼点入路处理上突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
目的提高上突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显微手术疗效.方法采用纵裂翼点入路处理18例上突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术中采用半冠状切口,骨窗要求既要便于暴露外侧裂又要使单侧额部骨窗尽量低,以利于经额底纵裂入路行动脉瘤夹闭术.结果本组共18例上突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其中后上突型10例,后突型8例,术前Hunt-Hess分级Ⅰ级5例,Ⅱ级8例,Ⅲ级3例,Ⅳ级2例.18例均采用经纵裂翼点入路一次性完全夹闭.随访6~18......
作者:王玉海;杨理坤;时忠华;蔡桑;董吉荣;冯毅;陈磊;何建青;胡旭 刊期: 2014- 11
动态资讯More >
- 1 经颅硬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损伤
- 2 球囊锚定技术在支架辅助栓塞宽颈动脉瘤中的应用一例并文献复习
- 3 王忠诚学术思想的初步探讨
- 4 重视帕金森病外科治疗的理念
- 5 腺病毒介导白细胞介素24对脑胶质瘤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 6 双侧脑室外引流及腰穿置管脑脊液净化治疗全脑室出血铸型
- 7 重型颅脑损伤后脑脊液中β-内啡肽动态变化及纳洛酮治疗作用
- 8 再论微创神经外科学
- 9 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研究进展
- 10 光遗传学联合纳米材料硫化铜在癫痫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 11 术中实时荧光引导在颅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 12 负载脊髓匀浆蛋白的树突状细胞促进小鼠脊髓损伤功能恢复的作用研究
- 13 应用微阵列初步探讨63例脑胶质瘤的肿瘤相关基因表达谱
- 14 新辅助化疗治疗恶性胶质瘤的初步探讨
- 15 颅骨骨化性纤维瘤一例
- 16 多发与单发性胶质瘤患者石蜡包埋组织中微小RNA差异表达的初步探讨
- 17 采用高流量颅内外血管分流处理海绵窦内巨大移行性动脉瘤
- 18 胶质瘤CD133阳性和阴性U87细胞蛋白质组学分析
- 19 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的治疗体会
- 20 颅内表皮样囊肿自发性破裂二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