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重型颅脑损伤中脑温脑组织氧分压持续监测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中脑温(BT)、脑组织氧分压(PbtO2)的持续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脑温、脑组织氧分压(PbtO2)探针脑白质温度、脑组织内物理性溶解的氧的压力.结果通过对10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研究分析发现:(1)在诱导低温后,直肠温度(RT)与BT的差异比正常体温时明显.(2)在重型颅脑伤后,PbtO2值降低,PbtO2<10mmHg时,可认为是脑缺氧的阈值.(3)伤后24小时内Pb......
作者:周里钢;只达石;张赛;刘敬业;陈荷红;肖绪林;毛瑞 刊期: 2000- 01
-
外源性bFGF对大鼠创伤性海马神经元坏死凋亡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同时是否存在神经细胞凋亡现象,并试图应用外源性bFGF观察其对损伤后大鼠神经细胞病理学改变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Marmarou's颅脑损伤装置,造成Wistar大鼠重型颅脑损伤.以TUNEL法做原位细胞凋亡检测.以组织病理HE染色观察组织损伤程度.结果颅脑损伤后4小时,动物海马CA2-3区即出现少量凋亡细胞,伤后1、3天逐渐增多,伤后7天达峰值.外源性......
作者:崔建忠;高俊玲;周云涛;田艳霞 刊期: 2000- 01
-
大鼠急性感染性脑水肿的脑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百日咳菌液诱导的急性感染性脑水肿的发生机制和类型,并观察尼莫地平和MK-801的作用.方法测定脑组织水分含量和EB含量,Fura-2/AM测定突触体[Ca2+]i,放射性配基结合法测定NMDA受体的结合量.结果[Ca2+]i随脑水肿时间的延长而持续进行性升高,伴随脑组织水分含量和EB含量增加.MK-801预处理和尼莫地平治疗后,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及[Ca2+]i明显下降(P<0.05)......
作者:陈立华;杨于嘉;刘运生;侯永宏;陶永光;曹美鸿;虞佩兰;陈凌 刊期: 2000- 01
-
海绵窦内海绵状血管瘤
目的本文对海绵窦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肿瘤起源和治疗作一探讨.方法对我院1981年8月以来治疗的10例海绵窦内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病人均行手术,其中4例行肿瘤切开取检时因大出血终止手术,1例仅行肿瘤栓塞治疗,2例肿瘤部分切除,3例肿瘤完全切除.无手术死亡.结论根据手术中所见可对肿瘤能否切除作出判断.实质性成分较多的肿瘤可通过显微手术完全切除.......
作者:史继新;王汉东;杭春华;潘云曦;谢(韦华);印红霞;刘承基;邬祖良;张祖喧 刊期: 2000- 01
-
弥漫性轴突损伤早期超微结构改变
目的通过观察弥漫性轴突损伤(DAI)患者伤后早期轴突的超微结构变化以探索DAI的发生机理.方法对12例DAI患者的14份活体脑组织标本进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DAI患者在伤后早期可发生多方面的轴突改变,包括:(1)轴突的细胞骨架破坏;(2)轴膜改变;(3)膜性细胞器的变化;(4)髓鞘的改变;(5)轴突出现肿胀和离断,轴突近侧断端呈现球状.结论在DAI的发生中,可能有多种机理参与.推测,在受到足够强的......
作者:王汉东;段国升;谭启富;周定标;罗毅;吴波;成惠林;孙康健 刊期: 2000- 01
-
国产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的初步临床应用
目的在完成了国产可控电解弹簧圈(吴氏可控电解弹簧圈,WEDC)性能测定的情况下,我们用国产产品栓塞颅内动脉瘤共16例,并初步总结了临床经验.方法选择动脉瘤的体-颈比例大于2,患者拒绝开颅手术并强烈要求使用国产材料的病例共16例,单独应用WEDC栓塞动脉瘤9例,与进口产品联合应用7例.结果WEDC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完全栓塞9例,次全栓塞6例,部分栓塞1例.DSA复查2例无复发迹象.其余病例术后无蛛......
作者:吴中学;孙永权;王忠诚;杨新建;张友平;李佑祥 刊期: 2000- 01
-
听神经瘤的临床特征与其细胞增殖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听神经瘤临床特性与Ki-67、PCNA增殖指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听神经瘤,计算其生长速率,Ki-67、PCNA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肿瘤增殖,Spearman等级相关回归分析年生长率与Ki-67、PCNA增殖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患者病程、肿瘤生长指数与增殖指数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复发肿瘤的增殖指数显著高于非复发肿瘤,囊性肿瘤的增殖指数显著低于非囊性肿瘤,肿瘤直径>3.5cm......
作者:罗其中;卞留贯;沈建康;邱永明;王勇 刊期: 2000- 01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轴索内钙超载及钙拮抗剂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轴索内Ca2+超载及Ca2+拮抗剂的治疗作用.方法SD大鼠14只,分损伤组、用药组(伤后立即静注尼莫通)、对照组.用自制头颅瞬间侧向旋转装置,制作大鼠DAI模型.伤后2~24小时取延髓组织,行Ca2+电镜细胞化学处理(草酸钾-焦锑酸钾法)和观察.结果(1)损伤组神经轴索髓鞘板层断裂、间隙扩大,轴膜与髓鞘脱离,细胞器边聚,轴浆空泡形成,线粒体稀少.受损髓鞘内有大量细......
作者:贺晓生;易声禹;章翔;费舟;张剑宁;梁景文;杨利孙 刊期: 2000- 01
-
积极稳妥的开展微侵袭内窥镜神经外科
神经内窥镜始于20世纪初,如Dendy、Mixter、Pufman、Scerff等都曾用神经内窥镜处理脑积水,施行脉胳丛烧灼,第三脑室造瘘等,但在很长时间内该项技术都难以被神经外科医生广泛的接受,其技术发展相当缓慢,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适合于神经外科的内窥镜仪器,仪器的直径过大,光照度差,缺乏灵活性等是致命的弱点.......
作者:王忠诚;张亚卓 刊期: 2000- 01
-
神经内窥镜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微侵袭内窥镜神经外科的手术技术方法.方法应用单纯内窥镜手术(EN),内窥镜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EAM),内窥镜控制的显微神经外科(ECM),并结合立体定向、激光等技术,治疗各种神经外科疾病84例.其中各类颅内囊肿33例,脑囊虫6例,脑积水16例,颅内肿瘤15例,颅内血肿8例,立体定向和姑息性手术6例.结果对颅内囊肿应用EN治疗21例,ECM10例,EAM2例,其中30例术前症状改善;颅内肿......
作者:张亚卓;王忠诚;高鲜红;朱安林;刘丕楠;庄言 刊期: 2000- 01
动态资讯
- 1 WHO Ⅱ级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 2 多功能动物立体定位仪的制作
- 3 经针穿刺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
- 4 对开颅术后血肿的一些感悟
- 5 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意识障碍的现状与展望
- 6 小儿颅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 7 颅骨嗜酸细胞肉芽肿一例
- 8 脑深部电刺激术靶点定位方法的现状及进展
- 9 视神经海绵状血管瘤鞘内出血一例
- 10 超声吸引刀的磨骨功能在听神经瘤显微手术内听道处理中的应用
- 11 用微动脉夹夹闭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 12 烟雾病脑硬膜动脉血管融通术后脑膜中动脉的变化
- 13 后路椎板成形并突出髓核摘除治疗颈椎管狭窄并颈椎间盘突出症
- 14 晚发性VitK缺乏症致颅内血肿手术治疗22例临床分析
- 15 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致顽固性癫痫的手术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16 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体会
- 17 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细胞肿瘤的临床诊治进展
- 18 儿童第三脑室后部肿瘤手术入路的选择
- 19 垂体催乳素腺瘤的治疗策略
- 20 第一届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学术大会重要会议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