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HMGB1表达的改变及意义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的改变,并分析其在CAS病理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CAS斑块中HMGB1表达的改变,并对其与炎症细胞浸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CAS斑块不同成分内存在不同的HMGB1表达,其中炎症细胞浸润区内表达显著增高,并与单核-巨噬细胞计数之间呈现明显的直线相关,另外在坏死区和钙化区周边基质内,存在不同程度的HMGB......
作者:李树合;周定标;余新光;许百男;孙同柱;卜博;佟怀宇 刊期: 2007- 02
-
伽玛刀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
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随访255例伽玛刀治疗后的无功能型垂体腺瘤,分成单纯伽玛刀治疗组与外科手术后加伽玛刀治疗组,平均随访时间34.2个月(6-90个月).单纯伽玛刀治疗组187例,平均周边剂量14.6Gy;手术加伽玛刀治疗组68例,平均周边剂量13.5Gy.结果单纯伽玛刀治疗的187例无功能型垂体腺瘤中,肿瘤缩小127例(67.9%),肿瘤大小无变化的56例(29......
作者:王美华;刘阿力 刊期: 2007- 02
-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附300例报告)
目的总结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300例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经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T2~T4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资料.以患侧手掌皮肤温度较术前升高1℃~3℃或更高,转干燥者为有效.手掌皮肤温度较术前增加小于1℃仍为潮湿者为无效.结果300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手掌多汗症状消失,双手转为干燥温暖状,术后掌温升高(2.8±0.8)℃;282例术后随访1-36个月无一例复......
作者:涂远荣;李旭;林敏;赖繁彩;陈剑锋;叶建刚;代祖建 刊期: 2007- 02
-
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组织中Eml 5mRNA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运用基因芯片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组织中Eml5(EMAPlikeprotein5,Eml5)mRNA表达,探讨其表达异常在难治性癫痫患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3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和8例非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后脑组织,用含有14109条人类基因的芯片对其扫描,筛选出目的基因后,用荧光定量PCR对芯片扫描结果进行验证,并与8例正常脑组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候选基因Eml5mRNA在难治性......
作者:孙纪军;王学峰;龚云;李劲梅;刘凤英;朱曦;吴原;晏勇;栾国明;王玉平;李云林;张建国;杨辉 刊期: 2007- 02
-
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一例
患者女,56岁.因胸背部疼痛3年,伴双下肢麻木、无力1年余,加重并伴小便费力1周入院.神经系统检查:脐下约5cm平面以下深、浅感觉减退,右下肢肌力Ⅳ级,左下肢肌力Ⅲ级,病理征未引出.MRI检查示:T12~L2硬膜外梭形异常信号影(图1),病灶呈稍短T1长T2改变,病灶呈不均质强化.术中所见:肿瘤位于椎管内硬膜外,呈暗红色,质地较软,边界清楚,与硬膜稍粘连,血供一般,给予完整切除.术后病理:椎管内硬......
作者:祝新根;刘新军;郭华;赖贤良;李里香 刊期: 2007- 02
-
头皮巨大畸胎瘤一例
患者女,66岁.因发现右侧顶部包块10年,增长快速伴头晕6个月入院.自10年前发现右侧顶部生长一黄豆大小包块,未见增长,近半年来包块迅速增大.体检:右侧顶枕部近耳后见一半球形包块呈蕈样突出,无压痛,包块大小约14cm×10cm×6cm,触之表面光滑,有囊性感,基底部无移动,颅骨未及缺损.......
作者:文建平 刊期: 2007- 02
-
先天性颅骨缺损多次修补一例报告
患者男性,18岁.于出生时后枕部即有两处颅骨缺损(呈裂隙状,宽度约1cm),脑组织无膨出,此后裂隙逐渐增宽,于6岁时出现剧烈呕吐及患处压痛,行头颅CT:枕骨两处骨质缺损,大小分别为:3cm×4.5cm、2.5cm×2cm,骨缘轻度外翻,枕大池囊性扩大,四脑室略大(图1).......
作者:邵威;王晓峰;周永春;王军;李加龙 刊期: 2007- 02
-
先天性颅面巨大混合型血管瘤一例
患者男,12岁.出生时发现左面、左额、左顶部肿物.肿物渐生长,以左额肿物生长为著,发展至左眼睑,形成巨大包块,包块下垂将左眼覆盖,不能视物.肿物渐发展至颅内,于左额、颞、顶形成巨大占位.无头痛、头晕,无癫痫发作,无偏瘫失语,智力发育正常.左面部有一3cm×3cm×1cm、左额有一20cm×18cm×11cm、左顶部有一15cm×10cm×6cm大小的肿物,额、顶部肿物间有蒂连接,肿物质软,边界不清......
作者:刘如恩;郭京 刊期: 2007- 02
-
M1段巨大夹层动脉瘤手术切除一例
患者女性,41岁.因阵发性头痛、头晕1年入院.检查:神志清楚,颅神经未见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头颅MRI发现右侧颞顶叶脑内巨大靶环样、长条形团块状等T1短T2异常信号影,内见粗大的流空信号影,长约12cm,团块周围见片状的长T1长T2信号血栓影,增强扫描见病灶内流空信号区及边缘明显强化.......
作者:刘峥;王如密;赵琳;魏梁锋;张小军 刊期: 2007- 02
-
脑室-腹腔分流管胸腔移位致胸水、肺部感染一例
患儿男性,5岁.1年前因脑积水在本院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凤凰中压分流管),术后恢复顺利,出院后定期随访.1个月前,患儿出现发热、气急、咳嗽,有间歇性加剧,外院摄胸片显示胸腔积液,以肺炎、胸腔积液收入院治疗,20d后病情稍好转出院.2d前患儿再次发热、咳嗽加剧.来院就诊,摄胸片示:左侧胸腔积液、左胸腔分流管影(图1).......
作者:顾硕;鲍南;陈其民;顾松 刊期: 2007- 02
动态资讯
- 1 特大地震中颅脑创伤患者的救治体会
- 2 血管内治疗破裂微小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 3 促自噬剂AZD8055对U87起始细胞Notch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和成球能力的影响
- 4 颅内外血管搭桥在大脑中动脉复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 5 经单侧额部纵裂入路显微外科切除鞍结节和鞍膈脑膜瘤
- 6 颞肌外钛网修补颅骨缺损37例
- 7 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 8 敲低亮氨酰-tRNA合成酶抑制人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和迁移的体外研究
- 9 选择性脑超深低温技术对猴颈动脉血流阻断时限的研究
- 10 单卵双生姐妹患相同部位星形细胞瘤一例
- 11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及血管内介入治疗
- 12 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 13 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术中并发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一例
- 14 气腹穿刺置管技术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中的应用
- 15 改良颈静脉孔区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 16 经翼点入路与经筛蝶窦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的解剖对比研究
- 17 应用神经内镜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
- 18 伽玛刀治疗不同类型听神经瘤的疗效分析
- 19 胶质瘤诊治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20 岩斜坡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