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7年第8期文章
  • 脑棘球蚴病的诊治体会

    脑棘球蚴病亦称脑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引起的一种颅内寄生虫性疾病,多发于我国西北,尤以新疆地区高发[1].根据感染人体棘球蚴的种类,该病可分为细粒棘球蚴病和泡状棘球蚴病两类,前者又称为包虫囊肿,较多见;后者因酷似恶性肿瘤或多发颅内转移瘤而被称为“寄生虫肿瘤”,较为罕见[2].脑棘球蚴病多以颅内占位症状发病,进展较快.本文回顾性分析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神经外科2001年1月至2......

    作者:巨清;任月玲;郭育辉;杨国军;周中辉;安杰;夏平 刊期: 2017- 08

  • 显微手术切除鞍膈脑膜瘤

    鞍膈脑膜瘤因与垂体柄、颈内动脉、视神经、视交叉等重要结构毗邻,手术前后患者常有视力及内分泌功能的异常,如何保护视神经、颈内动脉、垂体柄及减少后期的并发症是治疗的重点[1-2].Kinjo等[3]根据位置不同将鞍膈脑膜瘤分为A、B、C3型,A型:肿瘤起于鞍膈的上方,主体位于垂体柄的前方;B型:肿瘤起于鞍膈的上方,主体位于垂体柄的后方;C型:肿瘤起于鞍膈的下方.鞍膈脑膜瘤的分型不同,手术入路也不同[4......

    作者:王超;吴沁竹;刘昉;刘窗溪;兰莉萍;熊云彪;高方友;王曲;韩国强 刊期: 2017- 08

  • 一侧额颞顶大骨瓣开颅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目的研究国人一侧额颞顶的解剖结构,为大骨瓣开颅手术入路提供解剖依据.方法选取15例灌注尸头,模拟一侧额颞顶大骨瓣开颅手术,逐层解剖、确定解剖标志,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皮肤切口绕过顶结节后缘的远点距外耳道的垂直距离为(79.90±4.06)mm;鼻根和枕外粗隆连线的中点距颧弓中点的距离为(144.60±4.73)mm;眉弓距顶结节的距离为(163.50±4.75)mm;骨窗中上矢状窦蛛网膜颗粒远点距......

    作者:张国清;刘佰运;殷金珠;张贺春;王俊平;黄建军 刊期: 2017- 08

  • 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评价脑膜瘤与邻近脑内大动脉的关系

    目的应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分析脑膜瘤与邻近脑内大动脉间的关系,探讨其在术前肿瘤切除计划制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0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32例脑膜瘤患者,术前均行MSCTA检查,观察瘤体与邻近脑内大动脉(直径≤3cm)间的关系,按照血管被肿瘤推移、包裹及侵袭的程度分为Ⅰ~Ⅳ4型,并据此制定肿瘤切除计划.结果32例患者中......

    作者:陈建强;聂柳;韩向君;关莹;战跃福;夏鹰;王青松 刊期: 2017- 08

  • 影响2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听神经瘤生长速度的临床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影响2型神经纤维瘤病(NF2)相关听神经瘤生长速度的临床因素,为NF2的治疗时机及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6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6例NF2患者(74个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采用ImageJ软件测量NF2相关听神经瘤的体积,以单位时间内肿瘤体积的变化衡量肿瘤的生长速度;记录患者各项临床特征.以线性回归分析肿瘤的生长速度与临床特征之间的......

    作者:李欢;郝淑煜;王亮;李达;张力伟;吴震;张俊廷 刊期: 2017- 08

  • 显微手术治疗侵及椎管的哑铃形神经母细胞瘤

    目的探讨颈部、腹部、盆腔部侵及椎管的哑铃形神经母细胞瘤(NB)患者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侵及椎管的哑铃形NB患儿6例,其中肿瘤位于盆腔通过骶前孔达腰骶椎管内者3例,位于腹膜后通过腰椎间孔突至腰椎管内2例,位于颈前通过颈椎间孔突至颈椎管内1例.腹膜后哑铃形肿瘤采取后正中切口扩大入路切除肿瘤,颈部及盆腔部肿瘤一期或二期分别......

    作者:张冰克;吴明星;李延滨;吴迪;马鸣雷 刊期: 2017- 08

  • Navien导引导管在颅内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Navien导引导管在颅内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连续应用Navien导引导管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68例,其中前循环动脉瘤43例,后循环动脉瘤18例,动静脉畸形5例,动静脉瘘1例,颈内动脉急性闭塞1例.分析其技术应用、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结果68例患者中,Navien导引导管到达颈内动脉岩骨......

    作者:魏凡策;周小兵;赵业禹;桂勇平;李文强;汪阳 刊期: 2017- 08

  • 丘脑底核变频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冻结步态一例并文献复习

    冻结步态是帕金森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因易导致跌倒,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社会功能[1-2].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brainstimulation,DBS)是目前公认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的有效方法.丘脑底核(subthalamicnucleus,STN)高频率刺激可长期有效控制震颤、强直、运动迟缓症状,对步态、姿势稳定性、构音等中线症状虽可部分改善,但术后3~5年可能出现逐渐恶化的趋势[3-4......

    作者:王慧敏;姜胤;加福民;张建国;李路明 刊期: 2017- 08

  • 复合手术夹闭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大型动脉瘤一例

    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大型动脉瘤是位于眼动脉起点与后交通动脉起点之间、直径为10~25mm的颅内动脉瘤,因其周围解剖结构复杂,手术操作空间狭小,手术直接夹闭瘤颈难度大,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于2016年5月30日收治1例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大型动脉瘤患者,于复合手术室行夹闭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军师;赵东红;喻乐保;马宁;杨新健;张东 刊期: 2017- 08

  • 侧脑室脑膜瘤术后痫性发作的研究进展

    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上皮细胞,约占原发颅内肿瘤的30%[1].90%的脑膜瘤发生于幕上,约90%的脑膜瘤为WHOⅠ级,以女性多见[2-3].脑室内脑膜瘤相对少见,占所有脑膜瘤的1%~3%,占所有脑室内肿瘤的12%~20%[4].据统计,脑室内脑膜瘤有80%起源于侧脑室,15%起源于第三脑室,仅5%起源于第四脑室[5].侧脑室脑膜瘤中,大多数(70%~80%)位于三角区.侧脑室脑膜瘤的临床症状通常出现......

    作者:薛海;于书卿 刊期: 2017-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