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颅脑外科疾病与高渗高糖非酮症昏迷
高血糖高渗性非酮性昏迷(HypertonicHyperglucoticNonketoticComa,HHNKC)多发生于开颅术(特别是手术涉及丘脑下部时)、重症颅脑损伤及脑血管意外后,是颅脑外科危重的并发症之一.过去传统的治疗方法死亡率高达60%~80%[1,2].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此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及诊断、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该病死亡率已大为下降.排除入院前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
作者:肖其华;毛伯镛;黄思庆;李国平;鞠延 刊期: 2007- 07
-
改良式侧脑室和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交替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式引流装置行侧脑室和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交替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室出血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改良组(40例)采用改良式侧脑室和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交替引流术,传统组(40例)应用传统侧脑室引流结合腰椎穿刺术.结果改良组1例(2.5%)死亡,2例(5.0%)发生梗阻性脑积水;传统组5例(12.5%)死亡,6例(15.0%)发生梗阻性脑积水.改良组脑室出血清除速度大大快于传......
作者:陈东亮;彭玉平;漆松涛;陆珊珊;颜循金;谢庆海;彭涛;李云;覃祖业 刊期: 2007- 07
-
颞下入路显露岩骨段颈内动脉的一种改进的定位法
目的根据岩骨段颈内动脉水平部(hpICA)的显微解剖特点,在颞下入路(STKA)中寻找并证实定位hpICA的新方法.方法观测20侧干颅骨的岩尖结构,用44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模拟STKA操作,测量有关定位参数并与三角形定位法进行比较.结果棘孔到蝶岩沟的距离为(3.26±0.47)mm(2.44~4.32mm).平行四边形定位法均能准确定位hpICA,此法显露的hpICA面积和有效利用系数均非常......
作者:林毅兴;史继新;樊友武;成惠林;印红霞;陈克非;李首春;邱永明 刊期: 2007- 07
-
高分辨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显示的病理对照研究
目的分析和评价高分辨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同成分的显示效果,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术前判断斑块稳定性提供参考.方法对26例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术前高分辨MRI4种不同序列的影像(T1WI、T2WI、PDWI和3DTOF)与斑块标本病理进行逐层对照,分析斑块内不同成分的MRI影像特点.结果获得斑块28块,切为238段,主要分布于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以复杂斑块为特征的Ⅳ~Ⅴ型......
作者:李树合;周定标;娄昕;袁晓玲;孙同柱;余新光;佟怀宇;卜博 刊期: 2007- 07
-
右颞叶恶性神经鞘瘤一例
患者男,2岁半.因发现右颞包块20多天,右上睑下垂7d入院.查体:神志清楚,语言清晰,右颞耳前颧弓处一包块,质硬,固定,直径约5cm,突出皮面约1cm,双瞳不等大,右侧直径3.5mm,左侧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右侧眼裂变窄,上眼睑下垂.四肢肌张力不高,肌力Ⅴ级.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CT示:右颞叶巨大囊性占位,病变边界清晰,大面积8cm×5cm,约占据12个层面,中心散在条状钙化影(图1......
作者:张长风;陈礼刚;官明;李定君;顾应江 刊期: 2007- 07
-
脊髓慢性脓肿(寄生虫感染)合并硬脊膜动静脉瘘一例
患者女性,45岁.双上肢麻木1年,加重伴双下肢麻木无力5d,入院查体颅神经无异常,双上肢肌力Ⅴ级,双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剑突下皮肤感觉减退,四肢腱反射对称活跃,双下肢病理征阳性.入院1周患者症状呈渐进性加重,左下肢肌力Ⅱ级,右下肢肌力Ⅰ级,双下肢踝阵挛阳性.脊髓MRI示(图1):T6~7椎体平面髓内偏右方小结节占位,考虑其内有点状出血信号,并平T5~8椎体层面节段为主脊髓水肿、中央管扩张、积......
作者:王业忠;姬云翔;赵冬;许晖;李令建;刘祺;戴晶 刊期: 2007- 07
-
脊髓包虫病二例
例1男性,45岁.2003年5月9日因小便失禁,双下肢无力,麻木2个月余入院.体检:神清语利,双侧瞳孔正常,颈软,脊柱无畸形,活动正常,L5棘突有压痛.双上肢肌力Ⅴ级,双下肢远端肌力左Ⅱ级右Ⅲ级,双侧小腿外侧、足背外侧痛温觉减弱,巴氏征(-).包虫血清免疫学试验(+).腰椎MRI示:骶管蛛网膜囊肿可能,累及L5椎体.入院后择期在全麻下行L5、S1椎管探查术+包块摘除术.术中完整摘除包块,为囊性,其......
作者:杜郭佳;汪永新;刘波;赛力克;党木仁 刊期: 2007- 07
-
椎管内梅毒树胶肿
患者女,48岁.主诉腰部疼痛不适2个月,加重伴右下肢无力2周入院.体查:T11~L2椎旁压痛阳性,右下肢肌力Ⅴ级,无感觉障碍,双侧Babinski征阴性.实验室检查:HBsAg(+),HBeAb(+),HBcAb(+),HIV抗体(-);梅毒TPPA(+),TPPA滴度1:5120,RPR(+),RPR滴度1:128.胸腰段MRI:T12~L2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多发椭圆形占位,T1像呈等信号,T2像......
作者:尚寒冰;成侃;王健;赵卫国 刊期: 2007- 07
-
脑胶质瘤侵袭特征与临床应用
脑胶质瘤局部侵袭性生长是其生物学行为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脑胶质瘤术后易复发的根本原因;随着现代神经影像技术的进步,其影像特征逐渐成为制定脑胶质瘤治疗计划的重要依据.本文就其侵袭特征、影像学表现及其与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冯兵;林志雄 刊期: 2007- 07
-
人脐带间质干细胞大鼠脑内移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质干细胞(UCMSC)在大鼠脑组织移植后的存活、迁移及分化.方法体外培养、扩增人脐带MSC,取第6代以内标记后的脐带MSC移植到成年大鼠海马CA1段.分别用荧光显微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不同时间段移植细胞在体内的存活、迁移情况,并检测移植细胞NSE、NF、GFAP的表达.结果人脐带可大量扩增间质干细胞;大鼠海马CA1段移植UCMSCs后,移植细胞至少可存活6周以上,向注射点临近脑......
作者:袁源;杨树源;王媛丽;韩忠朝 刊期: 2007- 07
动态资讯
- 1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探讨
- 2 内镜与显微镜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疗效比较的前瞻性研究
- 3 紧急钻颅抢救双侧瞳孔散大的特急性颅内血肿45例
- 4 磁共振3D-SPGR序列成像技术在面肌痉挛术前评估中的作用
- 5 侵及颅骨的脑膜瘤误诊为骨肉瘤一例
- 6 减少小儿髓母细胞瘤手术中出血73临床分析
- 7 枕叶癫痫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手术治疗
- 8 X线评估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 9 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探讨
- 10 磁共振静脉成像对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术前评估
- 11 假性包膜在垂体催乳素微腺瘤经蝶窦手术中的意义
- 12 颅外-内高流量搭桥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二例并文献复习
- 13 垂体泌乳素腺瘤的手术治疗
- 14 颅骨修补术中应用数字化塑形钛网的体会(附53例报告)
- 15 椎管肿瘤切除后椎板棘突复位术18例分析
- 16 导航结合内镜治疗16例症状性透明隔囊肿
- 17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相关因素的研究
- 18 腓浅神经预变性桥接面神经和舌下神经治疗不完全性面瘫的实验研究
- 19 内镜经鼻入路眶尖区占位病变切除术(附18例报告)
- 20 多层重建技术在内镜颅底外科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