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年第4期文章
  • 多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导航手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多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导航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10月至2002年8月,48例神经导航手术采用了多影像融合技术,病灶涉及部位包括:大脑半球功能区32例,颅底12例,其他4例.其中,CT+MRI-T1W影像融合9例;MRI-T1W+FLAIR影像融合5例;MRI-T1W+fMRI-BOLD影像融合14例;MRI-T1W+DTI影像融合13例;MRI-T1W+fMRI-BOLD+DT......

    作者:吴劲松;周良辅;高歌军;洪汛宁;毛颖;杜固宏 刊期: 2005- 04

  • 移动式CT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移动式CT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ANATOM移动式CT对63例神经外科手术中和手术后的颅内情况进行影像学研究,判断病变的切除程度和手术中发生的异常改变.结果术中或术后影像学检查证实肿瘤全切者48例,次全切除者5例,大部切除者7例,部分切除者3例.发现术区或邻近术区积血3例并立即再次手术清除.无手术死亡.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或手术后使用移动式CT将有助于客观地评判手术结果,及时......

    作者:侯永宏;刘运生;袁贤瑞;陈立华;张明宇;陈风华;屈洪涛;李创华 刊期: 2005- 04

  • 高颈段脊膜瘤的外科治疗

    1993年1月至2004年1月共收治高颈段脊膜瘤11例,经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后效果良好,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麦洁文;周迩;李明;李德泽 刊期: 2005- 04

  • 颅骨纤维结构不良的手术治疗

    颅骨纤维结构不良又称颅骨纤维增殖,以青少年多见,病程缓慢、发病率较低.如病变累及颅底结构时,常造成相关颅神经损害.从1995年至今,采用手术治疗颅骨纤维结构不良11例,均一次手术切除病变,同时一期行骨缺损成形或颅底重建,取得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雷鹏;王钰;荔志云;武弋 刊期: 2005- 04

  •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目的探讨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以改善病人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1年10月至2002年9月共收治未破裂颅内动脉瘤58例,全部病人经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可分为三类:(1)症状性动脉瘤32例;(2)偶然性动脉瘤7例;(3)多发性动脉瘤中未破裂的动脉瘤19例.采用手术夹闭、血管内治疗或观察三种方式处理.结果手术夹闭治疗20例,出院时优良者14例(70.0%);血管内治疗28例,出院时优良者2......

    作者:沈建康;赵卫国;林东;胡锦清;成侃;卞留贯;孙青芳 刊期: 2005- 04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伽玛刀双靶点治疗

    目的探索使用双靶点来改进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技术,提高有效率,减少复发率.方法55例病人接受了伽玛刀双靶点治疗,9例失随访.87%的病人术前有手术史.一个靶点放在三叉神经根近桥脑处,另一个放在近半月神经节处,中心剂量84~90Gy,周边剂量42~45Gy,桥脑临界剂量20Gy.结果随访4-72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疼痛消失时间为2h-16个月(平均4个月).按疼痛缓解评分,在随访时点,总有效......

    作者:赵洪洋;童萼塘;赵沃华 刊期: 2005- 04

  • 大、中型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保护及其功能评价

    目的探讨大、中型听神经瘤术中保护面神经的技术,并对解剖保留的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方法168例听神经瘤患者手术时均在面神经监测下进行,全部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肿瘤,肿瘤切除后对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肿瘤全切除156例(93%);次全切除(大于90%)12例(7%).面神经解剖保留154例(92%),保留未成功14例(8%).面神经功能状态H-B分级Ⅰ、Ⅱ级89例(53%),Ⅲ、Ⅳ级5......

    作者:闫长祥;于春江;乔慧;刘淑玲;刘海;王忠诚 刊期: 2005- 04

  • 双侧小脑异常增生一例

    患者男,66岁.因头痛、头晕3d,伴左耳进行性听力下降半年于2003年12月入院.患者于半年前出现左耳听力下降,未诊治,半年来,听力下降明显.入院前3d无诱因出现头痛、头晕,间断性,头晕症状明显,视物旋转,闭眼时加重,不能行走,无面部感觉、运动及吞咽、发声异常.检查,神清、语利,卧床,不敢坐起及行走.双侧瞳孔大小、反射正常,眼球活动正常,未见眼震.左耳听力严重下降.余(一).头颅CT示双侧桥小脑角......

    作者:朱振云;王晓松;梁建峰 刊期: 2005- 04

  • 颈静脉球瘤搏动性耳鸣原因分析二例报告

    例1女,49岁.因进行性听力下降和搏动性耳鸣,于2000年入院.查体:听力下降,面神经瘫痪,左侧舌肌萎缩,伸舌偏向患侧.耳后听诊可闻及血管搏动性杂音.CT、MRI示颈静脉孔区肿瘤.术前行DSA造影发现肿瘤供血动脉为颈外动脉和椎动脉脑膜支,肿瘤染色时间短,引流静脉在动脉期显影,向颈内静脉引流.手术行肿瘤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颈静脉球瘤.术后耳鸣消失.......

    作者:亓卫国;孟庆海;吴中学 刊期: 2005- 04

  • 重症颅脑患者营养及代谢支持的应用进展

    临床上颅脑疾病和外伤所引起的重症颅脑损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近年来,颅脑疾病患者早期的营养及代谢支持治疗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发展,加强营养及代谢支持治疗能纠正患者的代谢紊乱,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石俊;刘超;玄汉石 刊期: 200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