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提高脊髓海绵状血管瘤(CA)的诊断水平与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资料完整的脊髓CA病例,所有患者均经MRI确诊并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病灶全切10例,次全切1例.术后脊髓功能改善9例,无变化1例,加重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MRI是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术前可靠的诊断方法.全脊髓血管造影可以排除其他脊髓血管畸形.显微手术切除是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术前脊髓功能受损程度是影响预......
作者:高进喜;王守森;王如密;郑兆聪 刊期: 2010- 06
-
一期前后入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胸椎骨巨细胞瘤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联合入路全脊椎切除并脊柱稳定性重建治疗胸椎骨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1年3月至2007年6月采用一期前后联合入路全脊椎切除及脊柱稳定性重建治疗9例胸椎骨巨细胞瘤患者.结果术中无死亡病例,无脊髓医源性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获20-52个月(平均29.6个月)随访,术后患者背部疼痛及放射性疼痛基本缓解,8例有神经压迫症状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例患者术后6个......
作者:林斌;王宁;刘晖;郭志民;陈长青;洪加源 刊期: 2010- 06
-
脑肿瘤放疗后假性进展的诊断及治疗(附14例报告)
目的探讨脑肿瘤放疗后假性进展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分析14例脑胶质瘤放疗后假性进展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当今有关脑肿瘤假性进展的研究,对脑肿瘤假性进展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病例中以放疗不当为脑肿瘤假性进展的主要原因,以头痛为首发症状,可伴有神经功能缺失,糖皮质激素治疗对11例患者有效,对于治疗效果不明显的3例患者,采用二次手术切除病灶,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脑组织坏死.结论脑肿瘤放疗后......
作者:孙彦辉;张力伟;李杰飞 刊期: 2010- 06
-
破裂大脑中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显微手术治疗破裂大脑中动脉瘤的适应证、手术入路要点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32例破裂大脑中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中,31例行动脉瘤夹闭,l例行动脉瘤包裹术.出院时GOS评判良好28例,差3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31例患者3-36个月,恢复正常23例,轻残6例,重残2例.结论充分的术前评估和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是成功治疗破裂大脑中动脉瘤的保证.......
作者:肖绍文;罗昱;张超元;周全;廖兴胜;余良 刊期: 2010- 06
-
胶质母细胞瘤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蛋白表达
目的研究新发胶质母细胞瘤中肿瘤不同部位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关系及区域差异性.方法在30例新发胶质母细胞瘤肿瘤不同部位采取2~4块标本,其中5例在术中神经导航引导下采取.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标本中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免疫组化法(IHC)检测组织切片MGM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43.56%(44/101)检测肿瘤组织中出现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免疫组化检测(阴......
作者:潘强;杨学军;纪延伟;孙健;韩建国;高松;李罡;张文高 刊期: 2010- 06
-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动态血糖监测
脑损伤后持续的高血糖增加了重症患者的残死率,是预示不良神经系统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1-6].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glucosemonitoringsystem,CGMS)是一种新兴的持续监测患者血糖的技术,已被证实在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7].本研究应用CGMS动态监测患者的应激性高血糖,探讨其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应用的价值和前景.......
作者:徐杨;周健;姚海军;陆蔚;奚才华;孙一睿;王尔松;刘永;田恒力;贾伟平;胡锦 刊期: 2010- 06
-
磁共振波谱成像在中脑损伤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目的研究中脑损伤患者急性期(<7d)中脑磁共振波谱(MRS)的变化,为中脑损伤提供影像学诊断依据及功能评价的参考.方法收集本院自2007年11月至2008年9月临床确诊为中脑损伤的病例资料(22例),同时收集健康成人资料(10例)建立对照.将中脑损伤的MRS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类总结,评价脑干功能.在患者出院后,对相关病例随访6个月,根据GOS、DRS与Barthal评分评价患者的预后与生存质量,并分......
作者:叶伟;于明琨 刊期: 2010- 06
-
鞍结节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附30例报告)
鞍结节脑膜瘤属于鞍上脑膜瘤,包括起源于鞍结节、前床突、鞍膈和蝶骨平台的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的4%~10%[1].因其位置较深、范围小且与周围许多重要结构毗邻,手术治疗有一定的困难.我院1997年8月至2009年8月期间收治脑膜瘤患者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志刚;徐凤科;包金锁;姜岩;杜成华;陈伟;朱彬;王建 刊期: 2010- 06
-
人脑丘脑底核磁共振可视化三维重建初探
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方法[1-2].随着临床MRI技术的发展,对STN的MRI三维重建越来越得到学者们的重视[3].三维重建不仅可以提供二维断画的各种信息还可以提供空间图像及靶点和周围结构的空间形态关系.本文探讨MRI对STN进行三维重建的技术,并对其参数进行测量.......
作者:郝斌;周晓平;金爱国;胡小吾;曹依群;姜秀峰;梁晋川;陈鑫 刊期: 2010- 06
-
蝶筛型脑膜脑膨出伴脑积水一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结合1例蝶筛型脑膜脑膨出伴脑积水合并唇腭裂、左眼球发育不良、胼胝体缺如病例,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患儿,女,4岁.上腭底部有反复膨出肿物并进行性增大4年伴尿量增多2年入院.查体发现患儿有唇腭裂、左眼球发育不良、鼻中隔软骨缺损及语言发育障碍,口腔内可见硬腭顶部有膨出肿物,质软,哭闹时增大.CT及MRI显示脑积水,胼胝体缺如,第三脑室、垂体、下丘脑、部分视路经蝶筛部骨缺损......
作者:段鸿洲;张家涌;张扬;伊志强;鲍圣德 刊期: 2010- 06
动态资讯
- 1 脑干听觉及体感诱发电位对重型颅脑创伤病人预后的判断
- 2 吲哚菁绿术中荧光造影辅助下脊髓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
- 3 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主要供血的外侧裂区中小型动静脉畸形
- 4 数字化鞍区肿瘤模型的构建及在手术规划中的应用
- 5 垂体腺瘤细胞形态变化及Ki-67、MMP-9蛋白表达与肿瘤侵袭性的临床病理研究
- 6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颅脑创伤后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 7 应用贝伐珠单抗治疗高级别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 8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治疗烟雾病的疗效分析
- 9 应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法筛选与斜坡脊索瘤骨侵袭程度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
- 10 显微解剖在培养神经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中的重要性
- 11 不同病理类型脑膜瘤的MRI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 12 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肌震颤、肌张力增高三例
- 13 CTA在颅内动脉瘤术前诊断中的应用
- 14 氢盐水对脑创伤后大鼠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
- 15 大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培养分化及其特异性研究
- 16 低级别胶质瘤占位效应与术后癫痫缓解率的相关性研究
- 17 小儿难治性癫痫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 18 儿童第三脑室中间块星形细胞瘤
- 19 硬膜下骨瘤一例报告
- 20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2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