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三例
例1女,43岁.因头痛月余伴左眼睑下垂20余天入院.患者曾在外院CT检查示左颞顶部动静脉畸形而行伽玛刀治疗,当术后患者出现头痛加重,再行MR检查示有大脑中动脉瘤,入院后DSA发现左颈内动脉C2段动脉瘤伴左顶颞动静脉畸形.经左翼点入路夹闭动脉瘤后,恢复良好,随访1年左动眼神经麻痹已恢复正常,左顶动静脉畸形行伽玛刀治疗后,MRA所见动静脉畸形未完全闭塞.......
作者:朱建坤;陈唏 刊期: 2001- 06
-
血管内治疗动脉瘤后动眼神经麻痹的恢复
例1女性,48岁.蛛网膜下腔出血后2天入院.查体右动眼神经完全麻痹.全脑血管造影显示右侧后交通动脉动脉瘤.GDC栓塞动脉瘤后2天眼睑下垂开始恢复,术后10天眼睑下垂和瞳孔对光反射完全恢复正常出院.例2男性,52岁.蛛网膜下腔出血后3天入院.查体发现右动眼神经麻痹的体征.全脑血管造影显示后交通动脉动脉瘤.GDC完全闭塞动脉瘤,术后10小时眼睑下垂开始改善,术后2周动眼神经功能完全恢复.......
作者:马延全;姜除寒;张振彪;路梅;李荣年 刊期: 2001- 06
-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研究现状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包括神经元及轴突的再生,神经元的整合和突触的建立[1].积极促进损伤组织的自我修复,结合必要的外科修复并尽量减轻继发性损伤,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的基本途径.一、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自我修复神经组织一直被认为是分裂期后终末分化的组织,死亡后不能再生[2].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脑组织有自我修复的潜能.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有局部组织的重建和轴突的再生.病灶处有细胞间的相互转......
作者:肖庆;张亚卓 刊期: 2001- 06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
脑积水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病人的预后有直接的影响,本文报告21例动脉瘤性SAH后脑积水的治疗.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1.一般资料:男9例,女12例,年龄22~66岁,平均47.5岁.颈内-后交通动脉瘤10例,前交通动脉瘤7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2例,大脑后动脉动脉瘤2例.SAH次数:1次2例、2次15例、3次3例、4次1例.动脉瘤大小:0.6~1.0cm10例、1.1......
作者:杭春华;史继新;谭启富;孙克华;邬祖良;王汉东 刊期: 2001- 06
-
破裂脑动脉瘤早期手术中破裂的探讨
我院从1990年以来对106例破裂脑动脉瘤选择早期手术治疗,其中14例术中发生破裂,现对其有关情况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从31岁到68岁,平均40岁.其中首次出血发作8例,二次出血发作4例,三次出血发作2例.高血压病史3例.2.临床症状:所有病人均有脑膜刺激症状,动眼神经损伤2例,视神经损伤1例,颅内压增高7例,肢体不同程度瘫痪5例.按Hunt分级:Ⅰ级......
作者:杨立庄;叶伟;王社军;杨春晓;蒋传路 刊期: 2001- 06
-
颅内动脉瘤61例临床报告
作者自1982年3月至1998年7月共收治颅内动脉瘤61例,总结临床和手术治疗结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性别:男31例,女30例;年龄:2~64岁,平均39岁.动脉瘤类型:小型(直径<1.2cm)35例,中等大小或大型18例(直径1.2~2.5cm),巨大型(直径>2.5cm)8例,包括1例术后复发者大达12cm×10cm×6cm.本组中尚有多发性动脉瘤2例,动脉瘤合并脑血管畸形5例.......
作者:李志强;赵兵;李长元;李汉杰;王远兴;鲍风 刊期: 2001- 06
-
神经导航系统的临床应用
我院自1999年4月以来应用Surgiscope显微镜导航系统完成颅脑手术86例,取得良好效果.临床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86例患者中男57例,女29例.年龄小2岁,大70岁.胶质瘤43例,脑膜瘤19例,转移瘤13例,海绵状血管瘤5例,血管畸形2例,脑脓肿2例,囊虫病1例,前交通动脉瘤1例.病灶小直径0.4cm,大直径7.2cm.病变位置:额叶19例,顶叶17例,中线区14例,颞叶12例,丘脑基......
作者:曲元明;韩韬;尹连虎;栾立明;王国栋;孙为群 刊期: 2001- 06
-
单纯皮质动脉破裂导致急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特征分析(附29例报告)
我院1987至1997年间收治的29例经手术证实的皮质动脉破裂引起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报告如下,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讨论.临床资料男21例,女8例.年龄52~81岁,平均67岁.致伤原因以跌伤多共18例,交通事故3例,无外伤史8例.受伤时Glasgow昏迷计分(GCS)13~15分,平均14.2分.手术前GCS4分~14分,平均9.1分.21例有外伤的病例可确定有中间清醒期为2~12小时,平均5小时......
作者:刘荣耀;卢军;陈卫东;许友松;白景阳;张健 刊期: 2001- 06
-
枕叶下经小脑幕切开入路切除桥小角区大型肿瘤
我院于1990年~1999年,采用枕叶下经小脑幕入路,切除大型桥小脑角肿瘤52例,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35~67岁,平均47岁,均做MRI及头CT检查,肿瘤位于一侧桥小脑角区.肿瘤大小及性质:MRI片上测量大直径≥4cm,28例;≥5cm,17例;≥6cm,7例.其中听神经瘤41例,脑膜瘤9例,表皮样囊肿2例.术前症状:耳鸣、听力减退11例,眩晕18例,面瘫3例,面部......
作者:尹震;程钢戈;董连强;黄永安;胡泽勇;李博;刘智良;武琛;马宏伟 刊期: 2001- 06
-
双重复合染色在胶质肉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一、材料与方法?①Foot方法:0.25%Kmno4氧化3分钟,水洗入1%草酸漂白,蒸馏水洗,入碳酸氨银溶液内置于56℃暖箱中20-30分钟,蒸馏水速洗后入10%甲醛2分钟,0.2%氯化金调色,5%海波还原,蒸馏水洗;②将浸银染色过的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抗体为GFAP,SP法染色;(3)单纯免疫组化染色:抗体为GFAP、Vimentin,SP法染色.免疫组化抗体GFAP、Vimentin均购自D......
作者:孙淑清;方静宜;岳盛琳;袁艳华;李敬军;戴珂;罗麟 刊期: 2001- 06
动态资讯
- 1 大脑中动脉与岛叶的显微解剖
- 2 醋酸纤维素聚合物栓塞AVM的动物实验研究
- 3 颅内动脉瘤发生的分子基础和遗传学研究进展
- 4 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术中并发症的分析
- 5 犬后肢枪伤前后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脑功能显像的实验研究
- 6 胶质瘤血管生成拟态的临床意义
- 7 Solitaire单支架辅助下颅内多发宽颈动脉瘤栓塞术
- 8 立体定向电极射频热凝术治疗不同类型药物难治性癫痫的现状
- 9 河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改选换届会议召开
- 10 三例脑胶质瘤术后长期生存21年随访
- 11 姑息性手术治疗妊娠期巨大囊实性颅咽管瘤一例
- 12 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的诊治研究进展
- 13 双微导管技术栓塞颅内动脉瘤(附58例报告)
- 14 颈胸段脊柱骨肿瘤全脊椎切除与重建技术探讨(附11例报告)
- 15 高血压对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影响的研究进展
- 16 球囊remodeling技术在栓塞颅内动脉瘤中的作用
- 17 经顶上小叶切除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
- 18 颅内动静脉畸形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
- 19 神经内镜与显微镜手术治疗脊髓拴系综合征的回顾性研究
- 20 颅内巨大出血坏死性肉芽肿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