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4年第4期文章
  •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

    颅内复杂动脉瘤破裂出血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手术夹闭及介入栓塞均有较大难度.血管内支架在颅内的成功应用,使宽颈或不规则形状等复杂性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成为现实.河南省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56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瑞明;冯雷;蔡明俊;潘力;杨铭 刊期: 2014- 04

  • 破裂前期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分析

    目的明确破裂前期颅内动脉瘤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征,评估颅内动脉瘤的破裂风险因素.方法构建特异性破裂前期动脉瘤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并将其与破裂组后交通动脉动脉瘤进行了形态和血流动力学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破裂前期组与破裂组在形态学指标及瘤体低壁面切应力面积比(LSA)、瘤体剪切震荡指数(OS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破裂前期组平均瘤体壁面切应力(WSS)较破裂组显著降低(P......

    作者:于瀛;徐瑾瑜;黄清海;刘建民 刊期: 2014- 04

  • 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颅内蛛网膜囊肿的疗效和分流管结局

    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arachnoidcyst,IAC)是儿童常见的一种颅内良性病变,约占颅内占位病变的1%[1].IAC早期症状多不明显,但随着囊肿的增大,其可能压迫脑组织、影响临近脑组织发育并有颅内急性出血的危险[2].近年来,囊肿-腹腔分流术逐渐成为治疗IAC主要方法,但其确切的疗效仍有争议.......

    作者:冯书彬;齐林;芦山 刊期: 2014- 04

  • 颅颈交界畸形不恰当后颅窝减压术后的修正治疗

    目的探讨颅颈交界畸形患者在不恰当后颅窝减压术后运用术中CT导航下翻修手术的治疗特点.方法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翻修手术治疗不恰当扩大后颅窝减压术后症状加重的患者12例,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8例患者行术中CT导航下后路部分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术;4例难以复位仅行后路固定植骨融合术,其中1例二期行经口齿状突磨除术.随访9个月~2年,平均17个月.术后6个月CT、M......

    作者:李翀;余新光;陈利锋;卜博;许百男;周定标 刊期: 2014- 04

  •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在儿童交通性脑积水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神经内镜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儿童交通性脑积水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经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的儿童交通性脑积水共32例,使用基于基弗评分(Kieferscore)的脑积水恢复比值(RR)结合影像学进行评估.结果共23例(72%)首次治疗成功,失败9例;失败病例再次手术平均次数为2.76次,平均时间为13.28个月,首次手术成功者RR值平均7.86±1.19.......

    作者:刘洛同;霍坤良;明扬;张苓;周杰;陈礼刚 刊期: 2014- 04

  • 疑为血管母细胞瘤的钙化椎动脉动脉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病例报告患者女,55岁.因头昏伴步态不稳1周入院,既往无头痛、肢体感觉及运动障碍.查体:闭目难立征阳性.头部CT平扫提示:延髓前方类圆形占位,大小约30mm×28mm,有壳状钙化,CT值400~899HU,延髓受压后移(图1).入院后头部MRI提示:脑干前方占位性病变,T1呈等信号,边缘高信号,T2呈高信号,增强后部分强化,延髓受压后移明显(图2).......

    作者:吕安康;钟东;张晓冬;唐文渊;孙晓川;谭云;王兵;石爽 刊期: 2014- 04

  • 脑室外引流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因素分析

    脑室外引流术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室出血及急性脑积水.由于脑室外引流管将颅内外沟通,致使颅内感染常不可避免,本文旨在分析脑室外引流术后并发脑室感染因素,以期对降低术后颅内感染有所帮助.......

    作者:姜莱;赵东刚;韩晶;姚龙飞;郑刚;管玉华 刊期: 2014- 04

  • 外伤性前额头皮血肿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40%恶性淋巴瘤可原发于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组织.常见的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组织区域是胃肠道[1],其次是皮肤[2].皮肤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年发病率是1/10万,然而头皮非霍奇金淋巴瘤却罕有发生,据我们检索,迄今为止国内外文献中仅有23例报道[2-19],其中6例明确与外伤有关[2-5,8,10].本文报告1例前额撞伤后局部出现头皮血肿,不吸收缩小反而进行性增大成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作者:蒋文斌;张荣俊;邢涛;贡志刚 刊期: 2014- 04

  • 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快速消散的临床特点

    颅脑创伤所致的急性硬膜下血肿,常需开颅手术治疗.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共收治创伤性硬膜下血肿患者793例,其中17例硬膜下血肿快速自然消散,总结其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陈轩;申明峰;姚宏伟;李冰;郭士琨;杨帆 刊期: 2014- 04

  • 前庭神经鞘瘤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网络变化的研究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结合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方法,研究前庭神经鞘瘤患者的大脑功能活动变化情况,着重探讨前庭神经鞘瘤患者听力损伤所引起的中枢皮层重塑.方法对42例单侧前庭神经鞘瘤患者(左侧21例,右侧21例)和24例健康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检查,对数据分别进行局部一致性分析,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人群在全脑水平上大脑各区域活动的变化.结果三组人群在涉及听觉处理、多感官信......

    作者:王兴朝;王博;范阳;杨智君;赵赋;王振民;马淑杰;张晶;熊志霞 刊期: 201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