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颅内巨大脑包虫囊肿摘除游离大网膜移植填充一例
患者 男性,6岁,蒙古族。因头痛头晕1月,伴恶心呕吐,右侧肢体无力10天入院。病程中无发热、盗汗、癫痫发作。查:发育营养欠佳,精神萎糜。视乳头水肿,颈抵抗(+),右侧肢体肌张力增高,肌力Ⅳ-级,Babinski征(+)。CT平扫:左侧额顶部脑内可见类圆形8.6cm×8.0cm×6.3cm囊性占位病变。Casonis试验阳性。诊断:左额顶部脑包虫囊肿。于1998年11月9日全麻下脑包虫囊肿摘除。左侧......
作者:雷恩忠;杨爱德;陈保光;丘奕军;冯毅;陈状;刘华 刊期: 2001- 01
-
颞骨板障型乳头状脑膜瘤一例
患者 女,41岁。因左颞部肿胀1年,头痛1周入院。查体:左颞部肿块大约7cm×10cm×3cm,质硬,无压痛,无头部外伤史及头部放射史。肿瘤6项、碱性磷酸酶检查正常,头部X片示颞部软组织肿胀,内见弧形致密影。头颅CT示左颞骨向内向外隆起,局部隆起骨质呈毛玻璃状、网格状、无明显溶骨性破坏及骨膜反应。报告为左颞骨骨质增生症。初诊左颞骨骨瘤。全麻下行左颞骨骨瘤切除术,切除肿瘤时见颞骨内外板完整,骨质松脆......
作者:郭希高 刊期: 2001- 01
-
垂体性侏儒症的基因治疗
垂体性侏儒症又称生长激素(GH)缺乏症(GHD),是由于生长激素减少或缺乏所引起的生长发育障碍。其发病率在1/4000~1/10000之间。既往认为其中的5%~30%是由遗传因素所致,但近年发现:GH分泌不足大多数为染色体隐性遗传,使人们将大量有遗传学病因的GHD归属于所谓特发性的;而且因对研究对象的标准设立较为严格,导致对轻度GHD重视不足等原因,目前认为实际的比例数要大得多。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
作者:刘威;杨富明;胡志强;刘恩重;戴钦舜 刊期: 2001- 01
-
海绵窦肿瘤的外科治疗进展
海绵窦位于蝶鞍两侧,其内穿行着颈内动脉及Ⅲ、Ⅳ、Ⅴ1,2Ⅵ颅神经,使该区域的手术变得相当危险和复杂,以至开展缓慢。直到80年代以后,随着显微解剖、颅底影像及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才使这一区域的外科手术得以广泛开展并完善。本文针对海绵窦的显微解剖、影像学研究及显微外科技术的进展,综述如下。 一、海绵窦显微解剖[1,2] 充分认识海绵窦的显微外科解剖是这一区域外科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近些年来,这......
作者:刘佰运;于春江;王忠诚 刊期: 2001- 01
-
医院神经外科小脑幕切开前后脑干周围池变化和预后
为了研究小脑幕切开前后脑干周围池的形态变化和预后的关系,对35例患者进行了手术前后的观察,并行统计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和方法 1995年6月至1998年6月,我院连续对35例创伤引起的颅内占位性病损所致的小脑幕疝者在开颅减压后施行小脑幕切开术。男26例,女9例,年龄18~69岁,平均41.6岁。交通事故致伤24例,打击伤5例,坠落伤3例,跌伤3例。术前昏迷积分(GCS)3~5分16例,......
作者:陈铮立;蔡学见;王玉海;房文峰;刘斌;时忠华 刊期: 2001- 01
-
颅内脑膜瘤与胶质瘤并列二例及文献复习
近3年我们观察2例脑膜瘤与胶质瘤并列,用活检材料证实。现就并列肿瘤组织学间的差异或因果联系作病理学理论上的探讨。病例报告例1男,36岁。于1991年10月入院,有全身性癫痫病史3年,服多种抗痫药物无效,入院前2月,主诉有智能不全并严重的额部痛合并呕吐,神经系统检查有轻度痴呆与左侧偏瘫,CT扫描证实双额部偏右侧有一较大肿块,呈等、低、高混杂密度,其中有钙斑。在第1次手术时,见肿瘤突向左侧额部,附着于......
作者:李龄;程新富 刊期: 2001- 01
-
经翼点硬膜外入路视神经减压术
颅脑外伤并发视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较多,但因术前损伤部位难以准确定位和手术入路的限制,视神经的减压常不充分,致使术后达不到期望的疗效,为解决此问题,我们自1989年7月至1998年6月,采用经翼点硬膜外入路视神经减压术。治疗视神经损伤25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男19例,女6例。年龄5~65岁,平均27.8岁。右侧视神经损伤15例,左侧10例。 2.临床表现:患侧眉弓外......
作者:栾新平;木依提;党金山;刘继新;贾宏宇 刊期: 2001- 01
-
显微手术切除后颅窝天幕脑膜瘤
后颅窝天幕脑膜瘤较少见,从1993年1月至1999年6月,我院收治22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效果良好,报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3例,女9例,年龄12~66岁,平均39.2岁。出现症状到人院时间为2个月至9年,平均1.6年。2.临床表现:本组主要临床表现为小脑损害、局部脑干压迫症状及颅内高压表现。其首发症状以头痛、行走不稳者多见。入院诉头痛15例,行走不稳16例,肢体麻木、无力4例......
作者:陈覃;施辉;陈军;王富元;司宪平;郭秀元 刊期: 2001- 01
-
不透X线的水凝胶微球的远期栓塞效果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健康家兔24只,雌雄不限;体重2.5~3.0kg;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只,在DSA透视下分别采用250~300μm的国产水凝胶微球(HMs)、进口HMs、进口PVA选择性经兔右侧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分支栓塞,每组2只栓塞ICA,6只栓塞ECA分支。栓塞后观察动物神经功能变化,6月后再次经兔右颈动脉造影,了解栓塞血管有无再通,并取栓塞血管进行光镜、电镜观察。 ......
作者:汪求精;李铁林;段传志;徐如祥 刊期: 2001- 01
-
小脑幕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我们从1994年1月至1999年10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小脑幕脑膜瘤1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男8例,女10例,年龄26~72岁,平均55岁。病程2月至5年。症状:头痛16例,共济失调7例,恶心呕吐4例。体征:视乳头水肿12例,眼震12例,共济障碍7例,动眼神经损害3例,听神经损害2例,后组颅神经损害5例。影像学检查:CT检查18例,MRI检查15例,全脑血管DS......
作者:于朝春;余新光;周定标;汪洪江;霍万普;刘永亮 刊期: 2001- 01
动态资讯
- 1 CTA在静脉窦区凹陷骨折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 2 脑损伤后神经保护与修复再生技术
- 3 用微动脉夹夹闭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 4 需急诊治疗的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 5 脑血管造影并发双目失明的分析
- 6 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前模拟的价值
- 7 脊髓肿瘤术后并发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例
- 8 高压氧舱中突发张力性气颅成功救治一例
- 9 多模态融合技术在延髓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
- 10 面神经结构与功能可视化技术在大型听神经瘤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 11 博来霉素囊内应用治疗颅咽管瘤的初步探讨
- 12 桥小脑角蛛网膜囊肿(附17例报告)
- 13 PTEN-反义AKT2联合基因治疗胶质瘤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 14 骨瓣帽状腱膜下埋藏16年后修补一例
- 15 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治疗糖尿病性上肢周围神经病
- 16 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瘤苗治疗颅内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 17 预变性自体神经移植桥接舌下神经-面神经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分析
- 18 中国脑积水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2013版)
- 19 采用可吸收缝合线对帽状腱膜连续缝合的体会
- 20 扩大经鼻蝶窦入路切除累及鞍旁的垂体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