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积水的治疗体会
脑积水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处理不当可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而引起自发性SAH的常见原因为先天性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肿瘤、血液病等.由于动脉瘤好发于颅底动脉交叉处,易直接受到血流冲击,加上血管先天性发育不良,极易破裂出血.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11年7月手术和介入栓塞治疗210例以动脉瘤破裂出血为主要表现的颅内动脉瘤,其中15例并发脑积水,......
作者:赵立军;张春阳;侯晓峰;董艳芳;赵志军 刊期: 2012- 12
-
Sturge-Weber综合征合并顽固性癫痫的外科治疗(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Sturge-Weber综合征(SWS)属少见病,其主要表现之一为顽固性癫痫,针对其癫痫的外科治疗国内鲜见报道.我科治疗1例SWS合并顽固性癫痫,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患者男,14岁.癫痫发作7年余,主要为强直-阵挛发作,每周发作2~3次.服用抗癫痫药物疗效不佳.查体:右侧额前、眶外侧、颧部皮肤见形状不规则红色血管瘤,平于皮肤表面,压之褪色.双眼左侧同向偏盲,未见眼内血管痣,眼压正常.余无阳性神经系统......
作者:许尚臣;赵光宇;冯斌;庞琦 刊期: 2012- 12
-
脑深部电刺激苍白球内侧部治疗肌张力障碍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BS)苍白球内侧部(GPi)治疗肌张力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术后程控策略.方法采用微电极记录GPi的电生理信号,埋置脑深部刺激器治疗肌张力障碍患者8例,同时记录患者对侧受累肌肉的电活动.所有患者的刺激靶点均为双侧GPi.结果除1例继发性全身肌张力障碍患者外,其余患者因随访时间长短,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随访时间12-36个月,改善率35.5%~87.5%.其中随访超过18个......
作者:李建宇;张宇清;李勇杰 刊期: 2012- 12
-
床突旁颈内动脉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床突旁颈内动脉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71个床突旁颈内动脉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患者共71个床突旁动脉瘤.同侧或对侧改良翼点入路直接手术夹闭42例;5例采用颅内外血管搭桥+动脉瘤孤立术;9例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11例海绵窦段动脉瘤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在56例治疗病例中,KPS评分90分以上有49例,80分者6例,70分者1例,无死亡、重残者.结论床突旁颈内动脉动脉瘤......
作者:洪涛;曾而明;周良辅 刊期: 2012- 12
-
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估Gateway-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Gateway-Wingspan支架治疗39例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39例患者共40处狭窄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其中椎动脉颅内段9处,基底动脉31处.1例患者因支架到位困难,仅行球囊扩张.共成功置入Wingspan支架3......
作者:许斌;史怀璋;徐善才;季智勇;吴培 刊期: 2012- 12
-
磁源性影像及神经电生理在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目的探讨磁源性影像(MSI)及其与神经电生理在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联合应用的意义.方法23例涉及功能区胶质瘤患者,行MSI定位运动、感觉及语言区,并结合神经导航行显微手术切除病灶.其中6例与运动区关系密切者术中利用体感诱发电位波形倒置定位中央沟,行皮层电刺激定位运动区及皮层下电刺激定位锥体束.结果12例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术后6例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加重,仅1例出现长期神经功能损害......
作者:徐华中;胡新华;雷霆;杨坤;张玉海;吴婷;刘翔;赵鹏来;邹元杰;刘宏毅 刊期: 2012- 12
-
鞍结节脑膜瘤伴视力障碍的显微手术治疗(附56例报告)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伴视力障碍的手术入路选择、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手术治疗的鞍结节脑膜瘤伴视力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22例采用冠切单侧额下入路,28例经额底外侧入路,6例经额颞入路.结果肿瘤切除程度按Simpson分级:Ⅰ级切除22例,Ⅱ级切除28例,Ⅳ级切除6例.术后视力改善47例,无明显变化7例,2例恶化.无手术死亡.结论术前根据肿瘤的大小、生长方式及与重要结构的......
作者:周辉;贾桂军;吴震;耿素民;王亮;郝淑煜;李达;张力伟;张俊廷 刊期: 2012- 12
-
重组凝血因子Ⅶa在颅脑创伤中的应用(附三例报告)
重组凝血因子Ⅶa(rFⅦa)初获批只用于治疗Ⅷ因子或Ⅸ因子缺乏的血友病,或是先天性Ⅶ因子缺乏患者[1-3].后来人们越来越多的将其试探性的应用于创伤、手术或其他内科疾病的大出血,并尝试性的开展早期或预防性使用.......
作者:袁强;刘华;吴惺;吴雪海;金毅;孙一睿;杜棹婴;高亮;胡锦 刊期: 2012- 12
-
经鼻蝶窦入路治疗垂体腺瘤的初步体会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近年来,经鼻蝶窦入路治疗垂体腺瘤手术技术日臻成熟,已成为治疗垂体腺瘤的主要手术入路.但在基层医院开展此工作受设备条件及技术限制仍有一定的难度.我院自2007年2月至2011年10月开展经蝶窦手术治疗垂体腺瘤7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增华;吕守华;李永涛;吴超;马洪鑫;赵日琨 刊期: 2012- 12
-
脑室-腹腔分流术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常见并发症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03年6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430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104例(24.2%):分流管梗阻48例,感染25例,硬膜下血肿或积液23例,癫痫4例,脑室出血4例.比较可调压分流管组与固定压力管组,硬膜下血肿或积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
作者:王凯;郝淑煜;张莹;李欢;侯宗刚;许菲璠;刘佰运 刊期: 2012- 12
动态资讯
- 1 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侧别分布及其预后
- 2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处理
- 3 儿童罕见颅底骨巨细胞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 4 HEMA/NIPAAm栓塞颅底血管网的动物实验研究
- 5 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治疗鞍上型颅咽管瘤
- 6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
- 7 血管内再通技术治疗非急性期颈内动脉闭塞的短期疗效和技术探讨
- 8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 9 介绍一种简易颅骨固定方法
- 10 远外侧入路显微外科治疗枕大孔腹外侧肿瘤
- 11 脑深部电刺激术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疗效的研究现状
- 12 侧脑室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 13 第六届中国小儿神经外科论坛会议纪要
- 14 脊髓空洞-胸腔分流手术的临床应用(附26例报告)
- 15 敲低转录共激活子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16 绿色荧光蛋白在胶质瘤相关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17 脑干功能结构术中实时定位及监测的实验研究
- 18 蝶窦内脑转移性小细胞癌一例
- 19 大脑大静脉瘤手术治疗一例
- 20 虚拟现实技术在颈内-后交通动脉动脉瘤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