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血管内治疗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avernoussinusduralartefiovenousfistula,CS-DAVF)是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特殊类型,常表现为球结膜充血、水肿、突眼等症状.CS-DAVF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血管内治疗、显微外科手术和间歇性颈动脉按压治疗等.有眼部症状的CS-DAVF常无自愈的可能,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风险较高,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明显[2],因此血管内栓塞......
作者:吴海强;豆涛涛;张杰;成晓江;卡合尔曼·卡德尔;张晓杰;艾沙江·肉孜;王和功;柳琛;更·党木仁加甫;买买提力·艾沙 刊期: 2018- 06
-
增强现实技术辅助CT三维重建在经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技术辅助颅骨CT三维重建在经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2例拟行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的患者.术前应用颅骨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颅骨重建,于重建图像的颅骨内横窦沟与乙状窦沟结合处下缘模拟出“关键孔”,保存图像数据导入智能手机.术中借助增强现实技术,使含模拟钻孔点的颅骨图像与真实颅骨图像融合,指导“关键孔”......
作者:蒋帅;霍显浩;孙美蓉;侯乾;刘茂唐;田继辉 刊期: 2018- 06
-
颅眶联合异物损伤的临床分型及治疗策略(附62例报告)
目的探讨颅眶联合异物损伤的常见临床分型、神经外科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2例颅眶联合异物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异物存留位置分为眶内型(Ⅰ型)及眶-颅型(Ⅱ型),其中Ⅱ型根据异物入颅位置分为眶上壁型(ⅡA型)、眶尖型(ⅡB型)及眶外侧壁型(ⅡC型).经眶手术12例,神经内镜经鼻手术8例,开颅手术39例,异物直接拔除3例......
作者:徐勇;李永;张家亮;董浩;刘浩成;王卫;张天明;康军 刊期: 2018- 06
-
小脑牵拉程度与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听力障碍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小脑牵拉程度与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听力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3月至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外科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130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术前对所有患者行面神经磁共振体层脑血管成像(MRTA)检查,并采用影像归档通信系统(PACS)测量小脑牵拉距离和小脑牵拉深度.术后对所有患者行纯音平均听阙(PTA)检测,术后听力障碍定义为术后1周PTA较术前下降≥......
作者:李宁;关锋;赵卫国;濮春华;杨文磊 刊期: 2018- 06
-
虚拟现实技术在颅颈交界区病变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Dextroscope虚拟现实技术在颅颈交界区病变患者个体化手术方案制定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9月至2017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1例颅颈交界区病变患者.术前将患者的MRI、CT数据输入Dextroscope虚拟现实系统中进行影像融合、三维重建、数据提取、模拟操作并设计个体化手术方案,从而指导手术治疗.结果通过进行病变及其周围神经、血管、骨质等结......
作者:陈素华;杨军;马顺昌;齐建发;常永凯;寸恩浩;石祥恩 刊期: 2018- 06
-
术中C型臂CT辅助经穿支动脉栓塞出血性脑深部动静脉畸形
目的探讨C型臂CT辅助微导管头端定位在经穿支栓塞脑深部动静脉畸形(AVM)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1例出血性脑深部AV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病变位于基底核,1例位于第四脑室.Spetzler-Martin分级4级3例,3级18例.全部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在经穿支栓塞过程中,应用血管造影机C型臂CT功能定位微导管头端位置.结......
作者:叶明;张鹏;何川;李桂林;张鸿祺 刊期: 2018- 06
-
老年患者择期行开颅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65岁)择期行开颅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择期行开颅颅内肿瘤切除术和动脉瘤夹闭术且年龄≥65岁的299例患者.收集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相关资料,分析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因素对肺部感染的影响,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299例患者中,术后发生肺部感染48例(16.1%),呼吸衰竭18例......
作者:张利勇;彭宇明;于斌;吴胜田;韩如泉 刊期: 2018- 06
-
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治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6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0例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40例患者均予以抗真菌药物治疗,其中新型隐球菌感染致高颅压23例,降颅压治疗无效后予以分流术治疗;颅内占位病变17例,其中2例采用立体定向活检术,15例采用开颅病变切除术.结果新......
作者:冯恩山;梁庭毓;曹杨;李培亮;梁博;王小永;陈世超;孙际典;王芳 刊期: 2018- 06
-
大型与巨大型后循环梭形动脉瘤的血管内重建治疗
目的探讨大型与巨大型后循环梭形动脉瘤血管内重建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07年9月至2017年8月北京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2例大型与巨大型后循环梭形动脉瘤患者,其中对18例行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4例行单纯支架置入.术后每3~6个月行电话或门诊随访,临床表现以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价;术后3~24个月行造影随访,结果以稳定、好转及复发评价.结果22例患者血管内重建治疗均获成......
作者:祁鹏;胡深;王利军;陆军;王俊杰;杨希孟;陈鲲鹏;王海峰;王大明 刊期: 2018- 06
-
颅内压监测下高渗盐水与甘露醇降颅压作用的对比研究
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ICP)增高是颅脑损伤、脑出血及颅内肿瘤等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严重者可导致脑灌注压下降、脑血流减少、脑水肿甚至脑疝.采取积极有效的降颅压方法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甘露醇降颅压效果不佳的情况较为常见,而且其引起的肾功能损伤、电解质紊乱及ICP反弹等不良反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渗盐水的应用......
作者:张荣军;王晓峰;罗文颖;魏毅君;张宏兵;陈勃勃;张坤虎;张洋;李孝伟;杨晓亮 刊期: 2018- 06
动态资讯
- 1 应用神经内镜技术治疗脑室内肿瘤的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 2 显微外科切除三脑室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一例
- 3 神经干细胞与胶质瘤微环境
- 4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的危险因素分析
- 5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 6 应用新型光敏剂ATX-S10.Na(Ⅱ)的光动力疗法治疗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 7 血浆和肽素水平在垂体腺瘤患者术后尿崩症评估中的价值
- 8 松果体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临床与病理分析
- 9 阻断与刺激颈交感神经对家兔脑损伤后脑循环和血脑屏障的影响
- 10 电刺激嗅球对脑室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的影响
- 11 破裂部位难以判断的多发性动脉瘤
- 12 规范开展大骨瓣开颅手术
- 13 术前血管栓塞治疗颅骨嗜酸性肉芽肿一例并文献复习
- 14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15 经额底-纵裂入路手术夹闭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动脉瘤
- 16 颅内电极在功能区癫痫治疗中的应用
- 17 累及延髓闩部心血管中枢血管网织细胞瘤的心电图改变
- 18 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主要供血的外侧裂区中小型动静脉畸形
- 19 新型水解脱弹簧圈临床应用的初步体会
- 20 囊性颅咽管瘤的CT立体定向瘤腔内放疗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