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导航技术切除岛叶胶质瘤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及神经导航技术在岛叶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术中超声和(或)神经导航指导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23例岛叶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关注肿瘤切除程度及术后神经功能损害情况.结果术后影像学证实肿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或大部切除9例,其中应用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导航技术定位肿瘤组肿瘤全切除8例,单独术中超声组肿瘤全切除4例,单独神经导航组肿瘤全切除......
作者:夏令宝;王峰;刘诤;宋子木;张震;孙涛 刊期: 2015- 01
-
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处理策略的研究
目的在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手术中,观察岩静脉形态特点及其对手术显露的影响,分析岩静脉的处理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经小脑水平裂入路行显微血管减压术的三叉神经痛患者94例,回顾性分析其岩静脉的主干及属支情况、进入岩上窦的位置、术中电凝切断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94例患者中,岩静脉主干有1~3支者分别占22.3%(21例)、62.8%......
作者:马凯;李勇杰;胡永生;陶蔚 刊期: 2015- 01
-
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并发颅内感染的诊治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并发颅内感染的诊治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459例内镜下经鼻蝶窦手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住院期间发生颅内感染病例总计9例(2%),发现颅内感染后均行腰椎置管引流术,静脉应用万古霉素和美罗培南,同时监测脑脊液及头颅CT情况.7例患者48h内症状无明显改善,急诊行内镜下脑脊液漏修补术,术后静脉应用万古霉素和美罗培南,同时鞘内交替注射万古霉素和美罗培南......
作者:王飞;宗绪毅;桂松柏;李储忠;曹磊;董程远;张亚卓 刊期: 2015- 01
-
急性颅脑损伤后局部脑血流动力学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程度与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血液通过组织的平均通过时间(MTT)之间的相关性,为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提供可能的依据.方法本次研究纳入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7例.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型组、中型组和重型组.入院进行320排螺旋CT的灌注成像(CTP)检测rCBF、rCBV和MTT,分析颅脑损伤程度与rCBF、rCBV和MTT之间的关系.随访患......
作者:曹一波;甄杰;于君;韩宁;闫洪生;李献福;马晶;侯英泊;马亚辉 刊期: 2015- 01
-
侧前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胸段脊髓腹侧肿瘤四例
椎管内肿瘤的发病率大约是脑肿瘤发病率的1/10.肿瘤可发生于自颈髓至马尾的任何节段.发生于胸段的多,约占半数.这其中神经纤维瘤约占40%,脊膜瘤约占10%~15%,多数位于脊髓的背外侧,位于脊髓腹侧面的肿瘤较少见[l].脊髓腹侧病灶,尤其是正中小病灶的切除有一定难度,结合文献对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8月至2014年3月来收治的4例胸段脊髓腹侧肿瘤患者采用侧前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体......
作者:李凯;车万民;周杰;赵全华;陈志强;宋丽梅;董涛 刊期: 2015- 01
-
成人下丘脑错构瘤γ刀治疗后增大一例
患者男,37岁.“头痛恶心1年”于2013年10月21日住院.患者于2012年8月因头痛、恶心就诊于当地医院,头颅MRI示下丘脑错构瘤(图1A),即行“γ刀”治疗,具体剂量不详,治疗后头痛症状有所改善.于2013年10月患者再次出现头痛症状,复查头颅MRI示,病变较前有所增大(图1B).入院查体: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双瞳孔等大,左:右=2.5mm:2.5mm,光反应存在,粗测双眼视力无减退,视野无......
作者:季玉陈;延鹏翔;罗天宝;左焕琮 刊期: 2015- 01
-
支架辅助弹簧圈及Onyx18栓塞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动脉瘤一例
患者颈内动脉动脉瘤是常见的颅内动脉瘤,对于海绵窦段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的治疗相对困难.血管内治疗因具有安全、微创和有效的特点,已成为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重要方式.我们采用Apollo支架辅助弹簧圈及Onyx18栓塞未破裂大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1例,取得了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戴琳孙;连葆强;何理盛;康德智 刊期: 2015- 01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一例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centralnervoussystemlymphoma,PCNSL)约占颅内肿瘤的7%,其中大多数肿瘤病理学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经过放化疗后中位生存期约为30~60个月.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lymphoma,MALT)极为少见,外文文献均为个案报道,目前中文文献鲜有......
作者:曾春;王军梅;高之宪 刊期: 2015- 01
-
孕产期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和治疗的进展
孕产期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的病死率为27%~40%,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1-3].有研究报告,孕产期SAH的发生率为6.3~13.8/10万次分娩[4-5],Bateman等[1]从全美国住院样本中得出的孕产期SAH的发生率是5.8/10万次分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报告的孕产期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是53/10万次分娩,其中颅内动静......
作者:吕宪利;李佑祥 刊期: 2015- 01
-
无创颅内压监测的现状
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ICP)即颅腔内的压力.正常成人的ICP为O.8~1.8kPa(80~180mmH2O),通常把ICP超过2.0kPa(200mmH2O)称之为颅内高压.颅内高压是颅内疾病或颅内继发性病变的一种反映,可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监测ICP,并根据ICP选择治疗措施,可有效改善颅内高压患者的预后[1].目前检测ICP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方法,直......
作者:杨赟;王健;李长清 刊期: 2015- 01
动态资讯
- 1 外伤性硬膜窦血栓一例
- 2 成人颅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手术预后分析
- 3 改进的GOFA算法对猴颞叶癫痫发作预测的研究
- 4 垂体生长激素腺瘤药物治疗进展
- 5 德国癫痫外科简介
- 6 脊髓室管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 7 106例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支架应用
- 8 新生儿脊髓栓系与脊髓栓系综合征
- 9 术中复查MRI及微电极记录在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中的应用
- 10 深低温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即早基因组表达的影响
- 11 颈椎管髓外硬膜下节细胞神经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12 家族性颅内动脉瘤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13 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突入第三脑室内颅咽管瘤
- 14 单侧入路治疗急性期颅内多发动脉瘤的一期手术治疗
- 15 岛叶癫痫发作的临床特征及电传播途径分析
- 16 原发性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诊断和治疗
- 17 儿童髓母细胞瘤的综合治疗
- 18 手术治疗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一例并文献复习
- 19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经颅手术时机选择
- 20 对脑胶质细胞及其增生症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