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小脑幕切开术用于外伤性小脑幕切迹疝复位的临床体会
外伤性小脑幕切迹疝是重型颅脑损伤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在40%~90%[1].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间我们采用小脑幕切开术治疗48例小脑幕切迹疝病人,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魏增华;国庆英;吴超;续继军;魏丹;赵曰琨;丁鹏;马红鑫 刊期: 2009- 08
-
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后迟发性颅内出血(附15例报告)
目的介绍颅内表皮样囊肿手术后一种罕见并发症--自发性颅内出血,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识,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1985年1月至2008年12月诊治的所有表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并发症的病例特点及高危因素.结果颅内表皮样囊肿患者共737例,其中手术治疗719例,术后出现自发性颅内出血15例(2.1%),男5例,女10例,(男/女=1:2),平均年龄(39±8)岁,出血发生在术......
作者:田永吉;马振宇 刊期: 2009- 08
-
海绵窦区脑膜瘤的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海绵窦区脑膜瘤的疗效,评价手术对眼肌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总结经外科手术切除的25例海绵窦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以及随访期间应用Biglan眼肌功能分级对患者进行眼肌功能评定.结果肿瘤全切4例,近伞切除14例,大部切除7例;术后19例出现了新的脑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术后上睑下垂18例;22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期为46.2个月,总体复发率为12%;术前、术后1周......
作者:王亮;张俊廷;吴震;尹长有;郝淑煜;汤杰;张力伟 刊期: 2009- 08
-
颅脑创伤所致脑中心疝的提前干预治疗
近年来,对颅脑创伤致脑中心疝的治疗方法报道较多.但对其产生原因、发生时间、提前干预治疗报道较少.脑中心疝与其他几种常见疝临床表现不同,易被临床医生忽视,它一旦形成,发展迅速,预后差,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作者:李树志;张鹏;王美香;岳修臣;邓昌武;张聿民;袁邦平;李耀华;郭明宝 刊期: 2009- 08
-
体感诱发电位与直接皮层电刺激在大脑功能区手术中的联合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术中联合采用体感诱发电位(SEP)波形翻转与直接皮层电刺激(DCES),通过对照组与实验组肌力、感觉功能变化及切除程度来了解此技术的优越性.方法实验组64例运动感觉功能区占位病人术中联合采用此技术进行监测,与对照组64例比较,以肌力、感觉及切除程度作为评价指标.结果A组12例、B组27例术后出现肌力下降;A组2例、B组1例术后出现感觉减退;A组50例全切,14例近全切;B组42例全切,21例近......
作者:赵焕燕;乔慧;朱军;李建民;刘淑玲;王明然;刘莉 刊期: 2009- 08
-
中枢神经系统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分析17例中枢神经系统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治方法和疗效.结果17例中13例位于幕上,幕下小脑半球3例,颈髓1例.其临床表现及体征无特异性,GT和MRI无法明确诊断.手术全切除12例,近全切除5例.病理检查均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随访14例,均死于术后肿瘤复发,短于术后1个月死亡,长于术后14个月死亡,术后中位生存......
作者:张道宝;刘艳辉;余水;刘家刚;毛庆;尹卫宁;周良学 刊期: 2009- 08
-
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引起脑功能严重受损二例
例1女58岁.2004年5月因车祸伤致右侧颞部广泛脑挫伤.患者嗜睡状态,伤后13h突然出现昏迷,右侧瞳孔散大.立即行右侧颞额大骨板去除减压术.术中发现右侧颞部有极少量的硬膜下薄层血肿,脑挫伤至脑肿胀而造成脑疝,术后1周患者神志渐清,但遗留左侧半肢体功能障碍.......
作者:姜国;陈旭;邰宏武 刊期: 2009- 08
-
快速演变的急性硬膜外血肿二例
例1男,44岁.因头部外伤半小时入院,伤时有短暂昏迷史.就诊时神志清,头颅CT示左颞微量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左颞骨骨折.约4h后病人昏迷,左侧瞳孔4.5mm,右侧瞳孔2.0mm.头颅CT示左颞顶及后颅窝巨大硬膜外血肿,量约120ml.急诊行后颅窝及左颞顶开颅血肿清除术,见左侧横窦及上矢状窦中部均有出血,清除血肿,横窦处保留骨桥,悬吊上矢状窦及横窦处硬脑膜以止血.......
作者:周利城;张桥;邱朝红;陶开剑;王峰;王建 刊期: 2009- 08
-
延髓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并发小脑囊性血管母细胞瘤一例
患者女,17岁.因阵发性头痛4个月,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30d于2007年9月19日入院.查体:神清,语利,视力正常,阵发性呼吸困难,颈项稍僵硬,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右侧轮替试验(+)、指鼻试验(+)、Romberg征(+).无家族病史.......
作者:张学新;刘海英;佟静;刘英姿;李建峰 刊期: 2009- 08
-
颅内恶性嗜铬细胞瘤一例
患者女55岁.1997年6月因偶发心悸就诊于外院,CT发现左侧肾上腺肿瘤,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嗜铬细胞瘤(未提示恶性).术后未行其他治疗,亦无不适.2005年体检时发现肝脏肿瘤,于我院行介入治疗失败.其后1年多未行任何治疗,亦无明显不适.......
作者:李智;赵祥启;罗泽旭;郭博 刊期: 2009- 08
动态资讯
- 1 术前应用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在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治疗中的作用
- 2 面肌痉挛合并舌咽神经痛的外科治疗(附五例报告)
- 3 听觉脑干植入技术在2型神经纤维瘤病中的应用进展
- 4 “液-液平面”征象在鞍区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 5 大脑后动脉夹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中长期随访
- 6 儿童颅咽管瘤手术切除和防治下丘脑功能损害
- 7 移动式CT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 8 微小破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 9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相关脑神经疾病的研究进展
- 10 颅内夹层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
- 11 β-catenin/Tcf-4转录调控AKT2基因表达促进人脑胶质瘤细胞恶性转化的研究
- 12 PET-CT神经导航优化脑胶质瘤手术
- 13 犬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前体细胞移植
- 14 岛叶动静脉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 15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
- 16 同步脑电图-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癫痫灶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 17 癫痫发作预测的研究进展
- 18 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治疗策略及进展恶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19 外伤性纵裂区血肿的显微外科治疗
- 20 不同AKT1与AKT2表达状态的胶质瘤的生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