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垂体催乳素腺瘤中半乳凝素-3-mRNA表达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目的探讨垂体催乳素腺瘤中半乳凝素-3-mRNA(Galectin-3-mRNA)表达与腺瘤的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32例经蝶显微手术切除的垂体催乳素腺瘤患者标本,分侵袭组与非侵袭组,采用显色原位杂交法(CISH)检测石蜡切片标本中Galectin-3蛋白的mRNA.以非参数检验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侵袭性与Galectin-3的mRNA表达呈显著性相关(相关系数=0.......
作者:史彦芳;王明栋;马文斌;杨堤;王洪;王任直;崔全才 刊期: 2007- 11
-
改良椎板成形术在颈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经改良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手术疗效及手术后颈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自2001年6月至2006年1月,16例颈椎管内肿瘤经后路切除.手术中,整体取下所累节段之椎板及相应后方结构,待肿瘤切除后再将此结构回置,以钛钉-钛板固定,将椎管扩大成形.分析此术式对肿瘤的显露与切除效果,评价手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随访患者远期颈椎生理曲度、颈椎运动度及稳定性.结果16例患者中髓内室管膜瘤5例,髓......
作者:谢京城;HURLBERT R.John 刊期: 2007- 11
-
局灶性原发性脑内淋巴瘤的诊治特点(附八例报告)
目的探讨局灶性原发性脑内淋巴瘤的诊治特点,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术后经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确诊为原发性脑内B细胞型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术后γ刀放疗加化疗平均生存55个月,3例普通放疗加化疗平均生存42个月,1例术后放弃治疗生存4.5个月.术后脊髓转移1例.结论原发性脑内淋巴瘤幕上多发,病史较短,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有自身特点,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术中特点利于早期诊断,......
作者:李改峰;黄河清 刊期: 2007- 11
-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MRI分型及临床意义
为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cordsyndrome,TCS)的MRI分型与显微外科手术效果的关系,对1994年3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中获得随访的4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庆九;刘波;阿不都如苏里;成晓江;汪永新;更党木仁加甫;柳琛 刊期: 2007- 11
-
脑膜瘤术后发生胶质瘤一例
患者1990年因进行性头痛1年入院.CT示左桥脑小脑角肿瘤,行肿瘤全切术.术后病理为脑膜瘤过渡细胞型(图1).2001年因下胸部疼痛2个月,加重伴双下肢麻木无力7d入院.椎管造影示T7~8占位,行手术切除术.术后病理为髓内低分化胶质母细胞瘤(图2),免疫组化: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阳性;......
作者:刘阳;杨福兵;郭庆喜 刊期: 2007- 11
-
神经内镜治疗正压性脑积水并第五脑室扩张一例
患者女,40岁.因走路不稳、言语不清伴尿失禁2年,加重伴意识障碍半年入院.查体:恶液质,神志不清,表情淡漠,对疼痛刺激无反应.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应(+),颈强直,头位偏斜,四肢肌张力高,双上肢屈曲,双下肢过伸状态.头MRI示:双侧侧脑室、第三脑室显著扩大,并第五脑室扩张,中脑导水管狭窄,第四脑室大小正常.......
作者:王瀛漪;张焕夫;周凤泉 刊期: 2007- 11
-
双支架治疗椎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一例
患者男,35岁.因头痛、头晕,阵发性双眼视物模糊3个月于2005年8月21日入院.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及CT血管成像(CTA)示:椎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扁平血管腔,夹层内血栓形成.......
作者:辛涛;陈峰;高述礼;卢佩林;张在金;汪凯 刊期: 2007- 11
-
创伤性脑损伤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及临床意义
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e,TBI)后出现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并不少见,TBI与神经内分泌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可以显著影响颅脑损伤患者功能及健康的恢复[1].但其临床表现隐匿,并有可能被TBI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所掩盖,TBI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可能会被误诊、漏诊.TBI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可能加重TBI症状甚至导致潜在的致命性内分泌危机.......
作者:胡峰;张赛 刊期: 2007- 11
-
垂体腺瘤治疗策略
垂体腺瘤在一般人群发病率可高达20%左右[1,2].过于积极或保守的治疗方案都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选择富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一、治疗方式的选择1.垂体偶发瘤是否需要治疗:近年的数据表明没有内分泌及视路压迫症状的垂体占位病变(偶发瘤)发生率,远超过原来的估计.......
作者:漆松涛 刊期: 2007- 11
-
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颅内破裂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破裂在CT上的特征性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也可能伴随脑内出血(intraparenchymalhemorrhage,IPH)、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hemorrhage,IVH)、硬脑膜下出血(subduralhemorrhage,SDH)或壁内出血(intramuralhemorrhage,IMH);少数情况......
作者:梁玉敏;包映晖;江基尧;罗其中 刊期: 2007- 11
动态资讯
- 1 双支架治疗椎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一例
- 2 内膜剥脱联合支架植入治疗串联型颈动脉狭窄
- 3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的技术要点
- 4 大数据时代的神经肿瘤研究
- 5 中国脑积水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2013版)
- 6 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作用
- 7 枕骨大孔区肿瘤的临床分型及显微外科治疗
- 8 大脑前动脉A2段和前交通动脉夹角与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发生率相关性的影像研究
- 9 蛛网膜囊肿并发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分析(附六例报告)
- 10 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 11 钻孔引流治疗亚急性颅内血肿
- 12 长时程亚低温疗法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 13 家族性三叉神经痛:一家系报告并文献复习
- 14 高频多脉冲直接电刺激在运动区病变切除术中的应用
- 15 癫痫型脑血吸虫肉芽肿的手术治疗
- 16 自体神经干细胞原位激活与缺血性脑损伤
- 17 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现状
- 18 第一届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学术大会重要会议通知
- 19 肾性高血压大鼠脑动脉瘤形成过程中NF-kB和MMPs表达的关系
- 20 桥小脑角蛛网膜囊肿(附17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