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异常肌反应提前消失的研究
目的探讨异常肌反应(AMR)在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提前消失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至12月采用MVD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372例,术中359例通过神经电生理监测到AMR波.其中33例在完成减压前AMR波提前消失(消失组),326例未提前消失(未消失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差异.结果359例患者术中均发现责任动脉......
作者:姜成荣;王晶;徐武;戴宇翔;陆天宇;梁维邦 刊期: 2017- 04
-
颅内血管内皮瘤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内皮瘤(HE)的MRI和CT表现与病理学结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泰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例颅内HE患者的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检查,3例行CT检查,1例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将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结果做对照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病灶位于右侧颅骨2例(额骨、顶骨各1例),小脑幕2例,大脑镰1例,右侧海绵窦1例,右侧颞叶1例......
作者:夏建国;朱维俊;陈阿林;胡剑峰;田为中 刊期: 2017- 04
-
血浆和肽素水平在垂体腺瘤患者术后尿崩症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患者的血浆和肽素水平对术后尿崩症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性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3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切除肿瘤.术前行MRI检查观测垂体后叶亮点(PPBS)的显示情况和信号比.采用ELISA检测术前、术后第1天的血浆和肽素水平,且于术后监测尿量.根据术后有无尿崩症将患者分为尿崩症组(23例)和对照组(未发生尿......
作者:林昆哲;魏梁锋;黄银兴;赵琳;洪景芳;王守森 刊期: 2017- 04
-
静脉侧支循环分级在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静脉侧支循环评估在上矢状窦旁脑膜瘤(PSM)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1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PSM患者71例.术前对患者行MR静脉成像(MRV)检查,评估肿瘤的位置及侵袭静脉窦的程度.依据Qureshi的静脉侧支循环分级标准并加以改良,将静脉侧支循环分为0~4级,并根据术前静脉循环状态评估结果制定手术策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预后.结果71例......
作者:应建彬;李军;赵琳;李世清;王守森 刊期: 2017- 04
-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切除脑干恶变表皮样囊肿一例
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cyst,EC)在颅内病变中所占比例不超过2%[1-4],常见于小脑脑桥角(cerebellopontineangle,CPA)区、鞍旁、侧裂、脑室等脑外区域,少数也可发生于大脑或小脑实质内.原发于脑干的EC较为罕见[1-5].国外有文献报道在囊肿基础上恶变为鳞癌者[6].然而,脑干EC恶变迄今鲜见报道.2015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发生......
作者:苗增利;赵旭东;徐幸;陈开来;孙继勇;张帅;鲁晓杰 刊期: 2017- 04
-
杂交技术治疗椎动脉假性动脉瘤合并臂丛神经压迫一例
椎动脉假性动脉瘤是指椎动脉壁全层结构破坏,血液溢出血管腔外,被周围组织包裹后形成动脉瘤,动脉瘤壁无完整动脉壁的三层结构,为动脉周围组织或仅残存主动脉外膜[1].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血管外科2016年5月收治1例右椎动脉假性动脉瘤,右椎动脉窃血伴臂丛神经压迫症状明显,采用右椎动脉逆行栓塞联合假性动脉切除+臂丛神经松解术的杂交手术方式,一期完成治疗,患者术后症状即可解除,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冠宇;宋超;冯翔;景在平 刊期: 2017- 04
-
颅内电极置入导致非出血性硬膜下积液一例并文献复习
非出血性硬膜下积液是颅内电极置入后的罕见并发症,其术后CT表现为低密度影,因此常被忽视.但是,此并发症可迅速进展,甚至导致脑疝等严重并发症,需要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于2014年3月收治1例非出血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现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以及治疗原则进行总结,旨在加深临床医生对非出血性硬膜下积液的认识,从而早期诊断此类并发症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朱冠宇;陈颖川;石林;王秀;张建国 刊期: 2017- 04
-
创伤性颈内动脉颅外段假性动脉瘤致脑梗死一例
创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是一种少见的疾病,据国外报道,在头颈部创伤中发病率约为9%[1],约占全部颅内动脉瘤的1%[2].合并瘤体内血栓脱落引起局部脑梗死国内外报道均较少.病例报告患者男,14岁.主因“左侧颈部锐器刺伤后搏动性包块1个月余”于2015年6月入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科.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5分,左颈部肿块有明显搏动及杂......
作者:王根;曹毅;杨勇涛;李张霞;鲍娟 刊期: 2017- 04
-
儿童视路胶质瘤的诊疗现状
视路胶质瘤(opticpathwayglioma,OPG)是起源于视神经、视交叉、视束或下丘脑的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及内分泌功能[1].好发于儿童(<18岁),约10%的患者≥19岁,女性占60%~75%.好发部位与年龄无明显相关,但可能影响预后,累及视神经的总病死率约为5%,而累及下丘脑的病死率约50%,患者的生命质量较差[2].由于OPG的临床病程变异较多,加之患者年龄较小,治......
作者:刘玉含;田永吉 刊期: 2017- 04
-
3D打印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3D打印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的数字化三维成像结合现代高新技术连续打印的一项新的应用技术.这项新技术已应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一些工业领域.3D打印技术通过分层加工、叠加成型以及逐层增加来塑化模拟实体的特性,使其在高精度、高难度以及高度复杂的个体化过程中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目前医学发展逐渐趋向于精准化治疗,3D打印技术大大优于传统工业,尤其是在植入物的制造、体外模拟、组织修复及器官移植等方面,表现出独......
作者:郭东亮;魏尧;郭建忠 刊期: 2017- 04
动态资讯
- 1 金尔伦治疗脑伤后去皮层状态成功一例
- 2 室管膜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 3 难治性癫痫中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类型与头皮脑电图的关系
- 4 颅骨修复体数字化塑形在颅骨成形术中的应用
- 5 脑肿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研究概况
- 6 经侧裂入路切除岛叶海绵状血管畸形
- 7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类型及MRI表现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
- 8 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继发性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 9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附五例报告)
- 10 腰背部巨大神经纤维瘤一例
- 11 松果体实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 12 经岩骨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和临床应用
- 13 颅骨板障巨大表皮样囊肿二例并文献复习
- 14 伽玛刀照射猫视神经后视神经病理学变化研究
- 15 脉络丛癌三例病理诊断探讨
- 16 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 17 脑干转移瘤的伽玛刀治疗
- 18 不同C6细胞种植量对大鼠生存期及脑干胶质瘤生长的影响
- 19 慢性脑低灌注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 20 关注脑干胶质瘤治疗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