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Neuroform支架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弹簧圈异位的应急使用
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血管内介入弹簧圈栓塞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之一.联合使用支架和弹簧圈使宽颈动脉瘤和复杂动脉瘤的治疗成为可能[1-2].然而,由于追求致密填塞造成载瘤动脉的狭窄或弹簧圈的部分脱出,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我们使用Neuroform支架在术中处理这些不良事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臧培卓;孙圣学;温志锋;潘起晨;石强;王运杰 刊期: 2011- 06
-
外伤性癫痫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颅脑创伤(TBI)患者外伤性癫痫(PTE)的发生率、发作类型、危险因素及其认知功能等.方法对我院脑系科中心2004年9月至2007年9月之间好转出院的TBI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和电话随访及回访.纳入资料完整及能随访的患者共2023例.结果(1)2023例TBI患者中有98例出现PTE,其发生率为4.84%,高发年龄段为51~70岁和10岁以下.65例(66.32%)患者的PTE发生于外伤后1......
作者:赵永青;武慧丽;王学玲;李建国;张赛 刊期: 2011- 06
-
远外侧—乙状窦前联合人路治疗岩斜区脑干腹侧巨大占位
目的探讨远外侧—乙状窦前联合入路在广泛侵及斜坡—脑干腹侧巨大肿瘤和椎-基底动脉复杂巨大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远外侧—乙状窦前联合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2例椎-基底巨大动脉瘤和1例巨大颅内外沟通之颈静脉孔区颈静脉球瘤,并广泛侵犯岩斜及鞍旁区域,对此3例临床、影像资料及手术入路进行研究分析.结果1例巨大肿瘤近全切除,出现饮水呛咳,声音嘶哑,术后10d好转,但周围性面瘫较术前加......
作者:吴斌;周忠清;石祥恩;杨庆哲;宋明 刊期: 2011- 06
-
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并发出血的诊治体会
血管内栓塞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s,AVM)的重要措施之一[1].Onyx液体栓塞剂的出现使单独应用血管内栓塞治愈AVM的可能性增加[2],而术中或术后早期颅内出血则是Onyx栓塞治疗AVM严重的并发症[3].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与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介入科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169例AVM患者共接受了216次血管......
作者:孙勇;李爱民;李佑祥;陈军;施辉;刘恋;江裕华;姜鹏;吕宪利 刊期: 2011- 06
-
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分流术后分流管临时结扎
目的探讨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分流术后分流管结扎并安全拔除的可能性.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进行囊肿-腹腔分流的9例患儿,在分流术后6个月随访囊肿消失或缩小,直至2年囊肿无变化者,于皮下分流管明显部分进行结扎,然后继续随访(平均2.4年)观察.结果9例患儿有4例在术后平均6个月时囊肿消失;5例中颅窝囊肿在随访6个月时病变缩小,症状消失;继续随访囊肿未见增大;1例囊肿在1......
作者:李庆国;亢建民;周煜;施铭岗;李红星;闫学江;杨玉山 刊期: 2011- 06
-
微血管减压或并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目的探讨单纯微血管减压术(MVD)与微血管减压并感觉根部分切断术(PSR)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2例行MVD手术,68例行MVD+PSR手术.结果MVD组:术后128例(90.1%)疼痛消失,9例(6.4%)疼痛明显减轻,手术有效率达96.5%.随访期大于2年的82例患者中,74例疼痛完全消除,5例时有疼痛可药物控制,3......
作者:张良文;王萍;杨扬;刘玉光;朱树干 刊期: 2011- 06
-
Chiari畸形的临床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Chiari畸形的诊断及显微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Chiari畸形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脊髓空洞30例,齿状突型颅底陷入3例.结果50例术后平均随访35个月,按Tator疗效标准:优36例(72%);良12例(24%);差2例(4%).有效率96%.空洞缩小21例,消失7例.结论有限的后颅窝减压及枕大池重建是治疗Chiari畸形的有效方法;合并齿状突型颅底陷入应先行口咽人路齿状突......
作者:丁晓东;张远征 刊期: 2011- 06
-
西藏高原地区血管内介入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
目的探讨西藏高原地区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破裂出血的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我院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的8例破裂出血的颅内动脉瘤.8例患者均行DSA检查确诊,并根据动脉瘤的特点实施个性化血管内介入治疗:5例行弹簧圈栓塞术,2例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1例行单纯支架贴敷术.结果8例中完全栓塞6例,次全栓塞1例,单纯支架贴敷1例.术中复查DSA显示:动脉瘤......
作者:李生;李素芝;黄承良;李泽文;邱克军;黄金龙;申军现;曾盛;古如坚才;苏国强;秦运清;黄海燕;何春娅;杜翔 刊期: 2011- 06
-
小脑脑桥角海绵状血管畸形三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总结小脑脑桥角(CPA)区海绵状血管畸形(CMs)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特点.方法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我科共收治CPA区CMs病例3例,进行报告.搜索MEDHNE上自1985年至2010年文献查到此类病例5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文献复习的5例CMs临床表现为脑神经及小脑受累症状,但无脑干受压症状;影像见CMs均呈囊实性,与内听道及颅底硬膜无粘连;术中见CMs与周边结构有粘连,但......
作者:于金录;曲丽梅;李叶;王柏;王宏磊 刊期: 2011- 06
-
枢椎椎板螺钉用于颅颈交界区后路固定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枢椎(C2)椎板螺钉固定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04年5月至2010年8月,回顾性总结分析14例C2椎板螺钉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分别行MRI及CT薄层扫描及重建,评价脊髓受压程度,螺钉位置及脱位复位程度,3-6个月后复查CT观察骨融合情况.结果14例患者的28枚螺钉中,27枚位置良好,仅1枚突破C2椎板外层皮质,但没有影响到固定的稳定性;11例脱位患者均获得满意的复位及脊髓减压.......
作者:菅凤增;王兴文;陈赞;吴浩 刊期: 2011- 06
动态资讯
- 1 椎管内原发性黑色素细胞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 2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前交通动脉及其周围区域的解剖学研究
- 3 外终丝与室管膜瘤
- 4 MiR -26a在垂体腺瘤中表达的研究
- 5 颅内分支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策略及临床随访
- 6 α-干扰素和溴隐亭对垂体泌乳素腺瘤细胞的作用
- 7 脑深部电刺激系统植入式脉冲发生器更换技术
- 8 人脑胶质瘤中CD15、Ki-67和微血管密度的定量测定及临床意义
- 9 脑池内局部应用尼卡地平多聚体缓释微球治疗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 10 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治疗体会
- 11 垂体催乳素腺瘤手术及放疗后继发脑膜瘤一例
- 12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革兰阴性菌致急性化脓性脑室炎的诊断和治疗
- 13 颅内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治疗
- 14 Ezrin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15 血管内治疗大脑中动脉早期皮质分支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 16 中脑背外侧区病变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
- 17 岩下窦静脉取血判断库欣病肿瘤侧别及影响因素分析
- 18 弥漫性轴索损伤36例诊治体会
- 19 床突旁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 反义miR-21抑制U251人脑胶质瘤细胞株增殖的体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