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颞肌的解剖研究及翼点开颅术后颞肌萎缩的防治
翼点开颅是神经外科应用广泛的手术入路,需要剥离颞肌并向下牵拉以暴露术野.然而,病人术后时常出现颞肌萎缩、颞前区瘪陷等并发症,严重的甚至改变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导致下颌侧向移动、限制咀嚼,在基层医院尤为多见.颞肌萎缩不仅影响病人容貌,还对病人身体和心理造成损害[1,2].为减少术后颞肌萎缩的发生,我们对颞肌的解剖,特别是颞肌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进行研究,并探讨开颅术后颞肌萎缩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作者:田道锋;邹瑛;陈谦学;刘仁忠;叶应湖;王国安 刊期: 2006- 04
-
MRI和CT阴性表现的脑致痫灶定位研究
目的回顾性分析难治性癫痫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MRI和CT阴性表现病例的致痫灶定位方法.方法经MRI和CT检查呈阴性表现的癫痫患者42例,应用发作症状评估、长程头皮和颅内电极视频脑电图(video-EEG)监测等方法综合定位致痫灶.结果36例(85.7%)患者可以明确定位致痫灶,其中位于颞叶19例,额叶12例,额叶+颞叶3例,顶枕叶2例;多灶性起源或定位不明确者6例,2例放弃手术.40例脑致痫灶......
作者:遇涛;李勇杰;张国君;王玉平;卢德宏;陈莉;蔡立新;杜薇 刊期: 2006- 04
-
采用经皮热凝神经术辅助经皮热凝三叉神经节根治疗三叉神经痛
目的总结采用经皮热凝上颚神经以辅助标准的经皮热凝三叉神经节根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经验.方法第一组:13例有三叉神经第二支与第三支疼痛的典型三叉神经痛病人,接受标准神经节根热凝术,同时辅助以经皮热凝眶下上颚神经.第二组:12例过去接受热凝神经节根治疗的病人,复发疼痛于V2,但V3未复发.采用经皮热凝眶下神经做为权宜的缓解疗法,而不必再施行神经节根热凝术.结果第一组病人经合并两法治疗后,获得满意的疗效,在......
作者:高明见 刊期: 2006- 04
-
颅内动脉狭窄的支架成形术与内科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与内科药物治疗对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96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根据其经济承受能力及自愿原则,分为支架成形术(SAA)组30例和内科药物治疗组66例.每半年临床随访一次,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8.9个月.详细记录(1)随访期间的卒中复发率及病死率;(2)MMSE评分;(3)mRS(modifiedrankinscale)评分,以mRS2分以下为生存质量高,......
作者:陶庆玲;孙瑄;赵晖;姚胜旗 刊期: 2006- 04
-
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脑脓肿三例
例1男,17岁.因头痛3个月,发热、呕吐20余天,于1994年10月10日入院.即往有劳累后气急、口唇紫绀等症状.曾诊断为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体温38℃左右,病情渐进性加重,CT证实为颞顶部脑脓肿.局麻下行钻颅抽脓术,抽得无臭黄色稠脓30ml,穿刺抽脓后头痛呕吐症状消失,体温正常.以后又间断抽脓2次,第4次穿刺未获脓液.头部CT证实脓肿消失,住院46d后出院.门诊随访3个月,情况良好.后转心外科门......
作者:卢浩;侯宝辉;田金彪;李忠昌;刘明辉;王洋;李德泽 刊期: 2006- 04
-
显微外科切除三脑室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一例
患者男性,44岁.因头痛低热3周、加重伴嗜睡4d入院.查体:精神萎靡,视乳头轻度水肿,未发现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血钠153mmol/L,头部MRI平扫示三脑室内等信号占位,伴轻度脑积水.注射GD-GTPA后发现病变不均质显著强化,直径约2.2cm×2.5cm,边界清晰.......
作者:徐立权;徐启武;徐伟 刊期: 2006- 04
-
脑干巨大肠源性囊肿一例
患者女性,37岁,右利手.10年前始双下肢行走无力,逐渐出现左侧肢体、右侧面部浅感觉减退,间歇性头痛,视物重影及言语不流利.......
作者:李峰;朱树干;刘玉光;谭守刚 刊期: 2006- 04
-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伴巨大假性动脉瘤栓塞术中致死性鼻出血一例
患者男性,27岁.2005年6月17日头部外伤后反复鼻腔大出血3次并右眼充血水肿入住我科,在局麻下行脑血管造影+血管内治疗术,术中见右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形成,并伴有巨大假性动脉瘤(约2.5cm×3.Ocm),瘤体突入蝶窦.......
作者:林爱龙;马廉亭;余泽;李俊 刊期: 2006- 04
-
颈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术中瘤颈断裂夹闭后缺血死亡一例
患者男,45岁.因突发头痛5d入院.检查:神志清楚,颈稍有抵抗,余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头颅CT检查发现脑底池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拟诊断颅内动脉瘤.住院当天在局麻下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发现右侧颈内动脉C1~2段动脉瘤15mm×7mm×3mm大小.经家属同意后立即行动脉瘤GDC栓塞治疗,由于瘤颈与颈内动脉壁之间夹角十分狭窄,部分血管痉挛,花费约3h,微导管及微导丝始终无法进入瘤腔内,故放弃介入治......
作者:刘峥;王如密;张小军 刊期: 2006- 04
-
原发性颅内淋巴瘤分型及治疗
原发性脑淋巴瘤(primarylymphomaofthebrain,PLB)是一种较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约占颅内原发性肿瘤0.3%~1.5%,占全身淋巴瘤1%以下,不向中枢神经系统轴以外播散,生物学行为具有侵袭性,病理形态存在异质性[1].......
作者:李明洙;罗力;高乃康;富春雨;窦长武;王涛;李云霞 刊期: 2006- 04
动态资讯
- 1 蝶骨嵴内侧巨大脑膜瘤的治疗策略
- 2 颅脑损伤后转移生长因子β1表达的研究
- 3 儿童丘脑基底节肿瘤的治疗策略
- 4 自发性脑出血诊断治疗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
- 5 脑深部电刺激术靶点定位方法的现状及进展
- 6 术中磁共振成像和精准神经外科
- 7 脊髓神经电刺激治疗外伤性持续植物状态二例报告
- 8 Dyna-CT在经皮微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
- 9 合理选择脑血管病的治疗方法
- 10 IL-11、sICAM-1和TNF-α与脑出血预后的分析
- 11 星形细胞胶质瘤中IDH1基因突变及DNA甲基化分析
- 12 显微血管减压术致Wallenberg综合征一例
- 13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 14 脑干腹侧方解剖间隙观察与研究
- 15 颅脑创伤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性
- 16 改良大骨瓣减压术在部分额颞脑挫裂伤中的应用(附112例报告)
- 17 抗凝、抗血小板合并颅内出血的治疗
- 18 诺帝对大鼠C6脑胶质瘤的诱导分化治疗作用及对信号转导分子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
- 19 前庭神经鞘瘤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网络变化的研究
- 20 三叉神经痛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神经分支定位的电生理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