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1年第3期文章
  • 椎动脉内灌注罂粟硷治疗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选用健康雄性大耳白兔30只,体重2.5~3.0kg.应用改良的Endo的方法制备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CVS)模型,去除死亡和有严重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的动物,剩余20只动物随机分为3组:A组6只,经椎动脉造影,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前基底动脉直径,作正常对照;B组7只,SAH后4天组;C组7只,SAH后7天组.B、C组应用椎动脉内灌注罂粟硷(IAP)进行治疗.治疗方法:经锁骨下动......

    作者:张跃卫;黄正松;石忠松;齐铁伟;初明 刊期: 2001- 03

  • 枕叶癫痫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枕叶癫痫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效果.方法对病人进行电生理学、CT、MRI及ECT检查,手术中行皮层脑电监测.结果枕叶癫痫病人31例,年龄3至34岁.临床主要表现有视觉异常发作、头偏转、颞叶样或(及)额顶样发作.头皮脑电显示31例病人中30例枕叶或枕叶及周围脑叶出现棘波,CT检查27例中24例异常,MRI检查9例中8例异常,ECT检查13例中11例术区皮层血流减少.所有病人均在皮层脑电监测下切除病......

    作者:孙振荣;栾国明;杨明琪 刊期: 2001- 03

  • 枕颈部融合固定术

    目的介绍枕颈融合固定的基本方法.方法143例自发性寰枢椎脱位病人分别采用枕颈植骨融合钢丝(或钛缆)固定(114例)、枕颈CD棒固定(6例)、C1-C2植骨融合钢丝(或钛缆)固定(19例)和C1-C2Apofix椎板夹固定(4例).结果120例平均随访6年7月,显效50例,有效47例,无变化14例,加重8例,死亡1例.结论凡枕颈部不稳定的病人,原则上均应考虑重建稳定性.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

    作者:周定标;余新光;张远征;薛怀安;程东源;许百男;朱儒远;段国升;张纪 刊期: 2001- 03

  • 听神经瘤切除面神经保留技术探讨

    目的探讨和分析中、大型听神经瘤手术面神经保留技术.方法135例听神经瘤病人,采用枕下开颅乙状窦后经内听道入路,显微外科切除肿瘤.在面神经监护下,观察肿瘤与面神经的病理解剖关系,术后随访时间4个月至3年.结果肿瘤全切除125例(93%),近全切4例(2.9%),次全切6例(4.4%).面神经解剖保留122例(90%),13例(9%)解剖未能保留面神经.结论术中首先识别不与肿瘤粘连的面神经脑干端及内听......

    作者:于春江;王忠诚;关树深;江涛 刊期: 2001- 03

  • 加强颅脑外伤临床基础研究提倡规范化治疗

    颅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当今我国颅脑外伤的发病率已经超过100/10万人口,接近西方发达国家150~200/10万人口的水平.尽管不同统计和抽样方法显示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差异较大,但总的看来,国内颅脑外伤发病率呈持续增高趋势.在国内各位同行的共同努力下,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急救体系的完善和手术技术的改进,我国颅脑外伤治疗水平近二十年来有了明显提高,大多数县级以上医......

    作者:王忠诚;赵元立 刊期: 2001- 03

  • 鼻扩张器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无论经鼻或是经口的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或作鞍区其他手术,必须用扩张器.进口的Hardy扩张器只适用于经口蝶入路手术,因外国人的鼻梁高,鼻孔大.而国人的鼻小柱短,鼻孔小.因此,设计制作适合国人的鼻扩张器,对推广此项技术势在必行.于1990年设计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

    作者:邬祖良 刊期: 2001- 03

  • 轻型颅脑损伤分型初探

    目的评价轻型颅脑伤病人伤情及结局.提出对其进一步分型方法.方法应用GCS评分、头AIS分级、早期放射学检查及GOS分级回顾性分析956例GCS13~15分的轻型颅脑伤.结果全组有头部较严重解剖损伤(头AIS3~5分)者占25.52%轻型颅脑伤病人的GCS评分愈高,其解剖损伤程度愈低、需神经外科处理率愈小、预后愈好.重新分组后A组672例均无需神经外科处理,且预后良好.B组284例中13.03%需神......

    作者:程晓斌;姚元章;简华刚;黄显凯;邓志隆 刊期: 2001- 03

  • 金尔伦(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中、重型脑外伤的神经电生理研究

    目的通过诱发电位(EP)监测,探讨金尔伦(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中、重型脑外伤的疗效.方法对40例急性中、重型脑外伤患者进行随机、双盲治疗.前3天剂量为每日0.3mg/kg,后7天剂量为4.8mg/日,于用药前、用药后30分钟、24小时、72小时、120小时监测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揭盲后分为金尔伦治疗组和对照组,对金尔伦治疗组与对照组诱发电位进行......

    作者:杨刚;唐文渊 刊期: 2001- 03

  • 金尔伦(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脑外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针对重度颅脑外伤后血浆、脑脊液和脑区内源性阿片肽,特别是β-内啡肽明显升高,应用金尔伦(盐酸纳洛酮)探讨对重症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GCS5~8分患者30例每天应用金尔伦4.8毫克,随机以30例同等伤情未用金尔伦药物治疗病例为对照组.观察意识觉醒,血液流变学及临床征象.结果觉醒天数缩短,外伤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血液粘滞度降低,致残率减少.结论金尔伦对于内源性阿片肽引起的生理功能的应激性疾......

    作者:邱建华;朱志安;张红;冯东福;肖波;马延斌 刊期: 2001- 03

  • 金尔伦(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脑外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金尔伦(盐酸纳洛酮)在急性重型颅脑外伤中的运用效果及其机制.方法146名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成金尔伦治疗组(n=75)和对照组(n=71),观察治疗早期病人生命体征、颅内压、头颅CT变化和远期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脑脊液中β-内啡肽变化情况.结果金尔伦治疗组早期病人呼吸循环较快恢复稳定,呼吸异常(29.3%)、心律异常(30.7%)及伤后1周颅内压显著升高(20%)和重度脑水肿者(2......

    作者:漆松涛;邱炳辉;徐博昆;冯文峰;黄胜平 刊期: 2001-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