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经微导管NBCA铸型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57例脑动静脉畸形(CAVM)中男170例,女87例,年龄7~56岁,平均26.5岁.病理1周至16年,主要表现为颅内出血138例,癫痫82例,头痛等37例.入院头颅CT、MRI等检查提示病灶位于大脑半球126例,脑室内47例,基底节42例,脑干4例,小脑38例.......
作者:李铁林;汪求精;段传志 刊期: 2002- 02
-
大鼠脑缺血预处理后脑组织内皮素含量的改变及意义
为探讨脑缺血预处理后脑组织内皮素(ET-1)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脑缺血耐受产生之间的关系,采用改良四血管阻断法对实验大鼠分组进行全脑缺血预处理,用RIA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ET-1含量.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建荣;任年军 刊期: 2002- 02
-
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
一、临床资料本组14例产后发病的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其共同特点:(1)年龄25~30岁;(2)产后女性;(3)分娩后2~14个月出现症状,均有头痛,患侧眼球轻度突出,结膜充血,视力下降,起病缓慢,逐渐加重.影像学检查:9例MRI提示同侧眼上静脉增粗,选择性脑血管造影见颈内动脉供血6例,颈外动脉供血8例均为深终末支颌内动脉供血.其DSA共同特点是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海绵窦端显影稍延迟约0.5......
作者:陈洪;陈旭东;陈东;吴耀晨;陈建良 刊期: 2002- 02
-
颅脑损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
一、资料和方法男56例,女34例;年龄15~60岁.患者伤后24小时内入院,根据GCS分为轻型(13~15分)、中型(9~12分)和重型(3~8分)3组,每组各30例.病人无合并伤,伤前无高血压及血液系统疾病史,近1月内未使用过血管活性药物.对照组为30例健康体检者,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31.8例.病例组于入院后即采取肘前静脉血3ml,日后分别于伤后3、7天清晨空腹再次采样;对照组空腹采血......
作者:杨术真;李丽娜;杨喜民;王晓峰;李栓德;原亚文;唐宗椿 刊期: 2002- 02
-
小儿椎管内肠源性囊肿
目的总结小儿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过去6年来我科收治的21例小儿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1例,占同期小儿椎管内肿瘤总数的13.7%,发病平均年龄为7.7岁,男女之比为6∶1.囊肿位于颈段者占62%,位于胸段者19%,颈胸交界和腰骶段者各占9.5%;部分患儿合并有其他发育畸形.囊肿全切除率和近全切除率达到80.9%.结论椎管内肠源性囊肿为良性病变,早期诊断和......
作者:王亚明;马振宇;罗世祺 刊期: 2002- 02
-
兔脑外伤后脑灌注压高低与脑水肿的实验研究
目的了解不同灌注压对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采用低温冷冻动物模型,将30只动物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即高灌注压、适当的低灌注压、对照组.通过观察Evans蓝扩散距离、脑组织含水量的不同两项指标来观察脑水肿程度.结果高灌注压组致伤灶Evans蓝扩散距离大(1.85±0.11cm),脑组织含水量也高(79.80%±0.71%),适当低灌注压组上述两项指标低(1.71±0.10cm,76.99%±0.62......
作者:缪国专;张远征;卢英杰;周定标 刊期: 2002- 02
-
重型特重型颅脑伤脑疝时应用天幕裂孔切开术的临床研究(附89例报告)
目的探索天幕裂孔切开术在救治重型特重型颅脑伤合并颞叶钩回疝的作用.方法对我科1994年7月到2000年12月间收治的89例重型特重型颅脑伤合并有颞叶钩回疝继发脑干伤患者在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的基础上加行天幕裂孔切开术.结果GCS3~5分32例,6~8分57例,恢复良好48例(53.9%),中残13例(14.6%),重残9例(10.1%),植物生存7例(7.8%),死亡12例(13.5%).结论天幕裂......
作者:蔡学见;王玉海;陈铮立;胡开树;房文峰;时忠华;刘斌;董吉荣 刊期: 2002- 02
-
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脑组织分离牵开器
神经外科行脑内手术时,用于脑组织分离与牵开的传统器械为脑压板,在分离脑组织时需占用双手,术者无法进行其他操作,行牵开时亦需双手或2个自动拉钩,而且普通脑压板边缘较锐,在分离及牵拉过程中容易造成脑组织不必要的损伤,在颅内压较高的情况下尤其难以操作.本着在手术中既使用方便、节省人力、缩短手术时间、对脑组织创伤小,又能够做到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适于广大基层医院使用这一研究目的,作者经多年反复研究与改进,......
作者:徐兆冰;李新钢;刘雪双;张建军 刊期: 2002- 02
-
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细胞瘤的临床初步观察
目的评价伽玛刀对脑内胶质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方法自1996年11月至1999年12月对57例病理诊断明确的脑胶质瘤患者进行了伽玛刀治疗,其中男35例,女22例,年龄7~68岁,平均30.8岁.病变位于大脑半球27例,丘脑及基底节区22例,脑干2例,小脑2例.病理诊断:星形细胞瘤Ⅰ级7例,Ⅱ级5例,Ⅰ~Ⅱ18例,少枝胶质瘤4例,室管膜瘤2例,星形细胞瘤Ⅲ级2例,Ⅳ级2例,Ⅲ~Ⅳ级13例,胶质母细胞瘤4......
作者:于新;刘宗惠;周东学;郝进敏;亓树彬;杜吉祥;张伟;李冰 刊期: 2002- 02
-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膜细胞瘤的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目的研究脑脊膜血管外膜细胞瘤的诊断、组织来源、增殖与复发的关系.方法对53例肿瘤进行HE染色及6种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初发27例,复发26例;组织学表现为以血管为中心的血管外膜细胞增生,血管腔圆或裂隙样,肿瘤细胞圆或不规则,Ⅱ级35例,Ⅲ级18例;FⅧ53例血管内皮细胞阳性及散在少许肿瘤细胞阳性,Vimentin53例肿瘤细胞胞浆及血管内皮细胞阳性,PCNA-LI2.5-82.......
作者:方静宜;罗麟;孙淑清;袁艳华;李敬军 刊期: 2002- 02
动态资讯
- 1 颅脑创伤后脑血管痉挛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 2 癫痫发作预测的研究进展
- 3 改良经颅眶上外侧壁入路治疗眶尖区肿瘤
- 4 颅内幕上多发性软骨肉瘤一例
- 5 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侧别分布及其预后
- 6 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作用
- 7 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营养支持的研究现状
- 8 脑瘤术后特急性脑水肿脑疝
- 9 钻孔引流治疗8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
- 10 颅内压监护仪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 11 儿童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 12 小容量复苏对脑外伤合并休克大鼠脑超微结构和vWF表达的影响
- 13 体感诱发电位与直接皮层电刺激在大脑功能区手术中的联合应用及效果评价
- 14 骨髓间质干细胞源性早期神经元与控释神经营养因子移植治疗猴脊髓损伤的研究
- 15 颅骨异位甲状腺瘤一例
- 16 弥散张量成像辅助下脊髓内脂肪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 17 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中的靶点解剖定位和电生理定位
- 18 甲状腺癌术后脑膜转移一例
- 19 颅骨表面标志联合CT重建辅助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技术的研究
- 20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二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