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可降解的局部控释化疗对大鼠C6胶质瘤的影响
......
作者:张韬;张志强;刘宗霖;刘世欣;张益鹄;周志彬;雷霆 刊期: 2003- 01
-
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hB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脊髓半切+hBMSCs组、脊髓半切+PBS组、单纯脊髓半切组和假手术组.脊髓半切+hBMSCs组和PBS组又分别分为头侧注射、尾侧注射和头尾两侧注射三个亚组.移植后1、7、14、21、28d观察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BrdU标记hBMSCs的胶质纤维酸性......
作者:赵宗茂;张庆俊;韩忠朝;刘海英;李洪钧;孙国柱;杨仁池;邱录贵;蔡英林;朱慧芳;卢士红 刊期: 2003- 01
-
大鼠弥漫性轴突损伤后神经丝68蛋白水平减少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弥漫性轴突损伤(DAI)后神经丝蛋白68(NF68)水平,探讨弥漫性轴突损伤的病理机制.方法用一种对大鼠头颅旋转装置致伤引发大鼠DAl.Sprague-Dawley(SD)大鼠18只随机分3组(30min,24,72h组),每组6只,在不同时间点取脑白质、海马、胼胝体和脑干标本进行NF68印记杂交(Westernblot),检查神经丝蛋白68水平.结果Westernblot看到对照......
作者:亓树彬;许百男;孟宇宏 刊期: 2003- 01
-
经单侧额部纵裂入路显微外科切除鞍结节和鞍膈脑膜瘤
目的探索经单侧额部纵裂入路切除鞍结节和鞍膈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11例鞍结节和7例鞍膈脑膜瘤经单侧额部纵裂入路切除;肿瘤大小:大径小于3cm4例,3~6cm13例,大于6cm1例.结果肿瘤全切除(SimpsonⅠ、Ⅱ级切除)16例,近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视力视野改善11例,无变化5例,恶化2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尿崩7例.结论鞍结节和向前生长的鞍膈脑膜瘤经单侧额部纵裂入路能获得良好......
作者:诸葛启钏;吴近森;潘进钱;叶盛;吴哲褒;张宇;鲁祥和;瞿宣兴 刊期: 2003- 01
-
老年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的外科治疗
目的评价老年无功能性垂体腺瘤行经蝶窦显微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老年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经蝶窦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放大8~10倍下切除肿瘤.结果本组大腺瘤30例,巨腺瘤12例,全切除27例,次全切除10例,大部分切除5例,术后无死亡.随访6月~5年,肿瘤消失20例,残瘤静止7例,复发再手术3例.结论经过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经蝶窦显微外科治疗老年无功能性垂体腺瘤......
作者:惠国桢;王清;吴智远;徐峰;俞文华;李向东;张世明 刊期: 2003- 01
-
经颈内动脉海绵窦间隙入路行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动脉瘤显微手术
目的探讨海绵窦内颈内动脉动脉瘤(ICCAAns)的直接显微手术方法.方法在研究海绵窦上壁及相关组织显微解剖的基础上对15例ICCAAns施行经颈内动脉海绵窦间隙入路动脉瘤直接显微手术.结果15例病人术毕均即刻行颈动脉穿刺造影,证实动脉瘤消失,颈内动脉显影良好,随诊1个月至8年,患Ⅲ、Ⅳ、Ⅴa及Ⅵ颅神经麻痹的病人,除2例病人术后1个月和8个月仍完全和不完全麻痹外,余3例均恢复正常,15例病人均恢复了......
作者:孙丕通;赵炳纯;张健;杨平;徐英辉;刘荣耀;白景阳;许友松 刊期: 2003- 01
-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及转移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改变以及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脑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测定脑组织中伊文氏蓝(EB)含量及免疫组化法来观察TGF-β1的表达.结果缺血2h再灌注3h,BBB通透性开始增加,24h达高峰,72h后明显减弱.同时,TGF-β1在缺血再灌注3h开始表达,24h达高峰,持续至72h72h后逐渐减弱.结论......
作者:王社军;蒋传路;康军;胡韶山;李永力;葛云龙;杨立庄;戴有利 刊期: 2003- 01
-
IL-3、IL-6和IL-8在人脑膜瘤中的表达和作用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IL-6和IL-8在脑膜瘤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以及体外针对这种生长调节环路抑制脑膜瘤细胞增殖的可能性.方法原代培养起21例脑膜瘤细胞.采用ABC免疫细胞化学法明确IL-3、IL-6和IL-8在脑膜瘤细胞中的表达,并选用四唑盐(MTT)比色法观察上述细胞因子及II-3单抗对脑膜瘤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结果脑膜瘤细胞可分泌IL-3、IL-6和IL-8.IL-3和IL-6皆......
作者:师蔚;刘重霄;王芳茹;刘勇;丁海燕 刊期: 2003- 01
-
大鼠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亚型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其在小脑的表达
目的克隆大鼠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亚型(mGluR1)基因特异片段,制备cRNA探针.方法从Wistar大鼠小脑中提取总RNA,以RT-PCR方法得到预期的599bp条带,将这一片段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上,经酶切鉴定正确后送测序.将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制备成线性模板,通过体外转录的方法合成地高辛标记的mGluR1cRNA正义及反义探针.取成年Wistar大鼠小脑组织进行原位杂交实验,以......
作者:袁芳;王忠诚;杨慧;张亚卓;高殿帅;蔡青;徐群渊 刊期: 2003- 01
-
深入开展胶质瘤综合治疗及其基础研究
胶质瘤亦称神经胶质细胞瘤,包括多种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细胞的肿瘤,国内报告约占颅内肿瘤的35.26%~60.96%(平均44.69%)[1].......
作者:张纪 刊期: 2003- 01
动态资讯
- 1 急性额颞叶脑内血肿的显微手术治疗
- 2 手术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
- 3 金尔伦(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双盲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
- 4 儿童术后小脑性缄默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 5 神经外科术后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性感染诊断的研究进展
- 6 裁剪式前颞叶内侧切除术治疗颞叶内侧型癫痫
- 7 酷似颅底动脉瘤破裂的颅脑创伤诊治(附六例报告)
- 8 汶川地震致颅脑损伤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荟萃分析
- 9 外膜成纤维细胞在实验性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
- 10 术前CT扫描时激光点头皮定位的简易装置
- 11 胼胝体正中动脉动脉瘤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12 椎板减压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后迟发硬脊膜动静脉瘘一例报告
- 13 垂全催乳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 14 建立人颅底脊索瘤细胞系HBC2
- 15 脑超深低温下猴脑血流阻断时间窗的研究
- 16 岛叶癫痫的外科治疗与随访
- 17 金尔伦(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脑外伤的临床观察
- 18 推进人工智能在颅脑创伤重症管理中的应用
- 19 气枪致颅脑盲管伤一例
- 20 蛛网膜细胞与血性CSF共同培养后HLA-DR的表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