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岩骨后脑膜瘤(附82例报告)
目的探讨岩骨后脑膜瘤的分型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82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岩骨后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肿瘤基底附着岩骨后面的不同,分为三型:Ⅰ型肿瘤基底位于内听道外侧的岩骨后面;Ⅱ型肿瘤基底位于内听道内侧的岩骨后面,可向海绵窦、斜坡生长;Ⅲ型肿瘤广基附着于岩骨后面,可包绕面听神经或长入内听道内.结果本组82例全切除肿瘤68例,全切除率83%,面神经解剖保留率98%,面神经功能保留率81%,听力保留......
作者:吴哲褒;于春江;关树森 刊期: 2003- 03
-
短暂局部预缺血对脑梗塞大鼠的影响及HSP70的表达
目的建立局灶性可重复性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研究短暂性局部脑缺血后再灌注不同时间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的影响.方法应用改进的Longas法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建立阻断左侧大脑中动脉的局部脑缺血预处理模型.各组大鼠均经两次处理,预处理(PC)组大鼠经15min短暂预缺血,分别在再灌注6、12、24、72、168h后(n=15~16),造成MCAO;脑梗塞组大鼠只在第二次处理造成大脑中动脉闭塞;短......
作者:康军;杨立庄;马玉军;蒋传路;王社军 刊期: 2003- 03
-
三维造影磁共振血管扫描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和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维造影磁共振血管扫描(3DMRA)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作用及在AVM摘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名不同部位脑AVM病例(运动区近旁AVM2例,运动性语言中枢近旁、感觉性语言中枢近旁、颞叶、枕叶AVM各1例)采用GESignaHorizon1.5T核磁共振扫描机,应用对比剂Gd-DTPA进行三维SPGR摄影.将制作出的3DMRA图像与脑血管造影(DSA)及手术中所见进行对比,判断......
作者:于宏伟;王成林;田边纯嘉;端和夫 刊期: 2003- 03
-
一期手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和各种方法之间的利与弊.方法经一期手术治疗颅内多发性动脉瘤25例,其中,男8例,女17例,大年龄73岁,小29岁,平均54.2岁.25例中查出动脉瘤56个,其中颈内-后交通动脉瘤17个,大脑中动脉瘤23个,前交通动脉瘤4个,颈内-脉络膜前动脉瘤6个,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2个,颈内-眼动脉段动脉瘤2个,大脑前动脉远端动脉瘤2个.根据形态特点囊性动脉瘤51个,梭形动脉瘤......
作者:姚长义;公茂青;梁传声;王运杰 刊期: 2003- 03
-
蛋白激酶C和核因子-κB在脑血管痉挛中表达变化及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其影响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和核因子-κB(NF-κB)在实验性脑血管痉挛中表达变化及PKC抑制剂对其影响.方法中国白兔75只,体重1.5~2.0kg,其中60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成脑血管痉挛模型,随机分为单纯注血组(15只),给药组(30只)和生理盐水组(15只),其余15只为假穿刺组.应用免疫组化、底物磷酸化激酶测定法、免疫印迹及EMSA等方法分别测定4d,7d和10d不同时间基底动脉PK......
作者:刘力强;张庆俊 刊期: 2003- 03
-
脑梗塞后脑代谢及高糖对脑代谢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测脑梗塞后梗塞区及对照区域的代谢变化并探讨高糖对梗塞区域代谢的影响,为脑梗塞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左侧颈内动脉插线法制作脑梗塞模型.用磁共振定域1H-MRS技术,在同一活体上分别连续检测梗塞区及对照区域代谢变化.结果脑梗塞后梗塞区NAA、Cho、Pcr/Cr强度均低于对照区,并出现明显的Lac信号.NAA在脑梗塞急性期明显降低.加用高糖1~2h内,所选区域NAA、Cho、P......
作者:胡卫星;卢广;李丽云;李立新;顾培元;傅震;刘买力 刊期: 2003- 03
动态资讯
- 1 尿流动力学检查在脊髓脂肪瘤患儿中的评估价值
- 2 CT诊断216例脑脓肿临床分析
- 3 新型机械臂在脑外科定向手术中的应用
- 4 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体会及疗效观察
- 5 X线评估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 6 颅内血管内皮瘤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
- 7 生长性颅骨骨折继发癫痫的手术治疗一例
- 8 2013版《美国神经外科住院医师培养规划》解读
- 9 重视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 10 家族性脑海绵状血管畸形同一家族五例并文献复习
- 11 1267例儿童神经系统肿瘤的流行病学
- 12 扩大额下硬膜外硬膜下入路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瘤一例
- 13 单侧入路夹闭颅内双侧多发性动脉瘤
- 14 神经修复再生中电场信号的研究进展
- 15 脑出血诊治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 16 颈段横纹肌样脊膜瘤一例
- 17 垂体柄增粗的病因和诊疗进展
- 18 儿童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脑室形态学变化研究
- 19 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分析
- 20 甲状腺激素对颅脑创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