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4年第5期文章
  • 星形胶质细胞诱导成年骨髓基质细胞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能否在体外诱导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方法采用新生鼠海马组织来源的星形胶质细胞与转染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骨髓基质细胞(MSCs)进行共培养,并分成三组:共培养组、共培养+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组、单纯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BDNF诱导分化组,在相差显微镜下每日观察、记录MSCs的诱导分化状况,并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分化后的MSCs进行鉴定,同时......

    作者:张宏伟;张亚卓;张海燕;孙梅珍;王红云;李庆国;张鹏飞 刊期: 2004- 05

  • 慢性脑低灌注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慢性脑低灌注动物模型,研究正常脑灌注压恢复过程中神经细胞凋亡的时程变化.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模型不灌注组(n=5)、模型再灌注组动物按正常灌注压恢复后不同时间点分组(0h,n=5;12h,n=5;24h,n=5;72h.n=5).模型组动物行右侧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端侧吻合,同时结扎左侧横窦引流静脉和双侧颈外动脉.术后3个月,阻断颈部动静脉分流造成模型组动物脑......

    作者:海舰;李世亭;林琦;潘庆刚;丁美修 刊期: 2004- 05

  • 髓母细胞瘤CyclinD1、P16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的关系

    目的检测髓母细胞瘤CyclinD1和P16的表达,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对髓母细胞瘤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并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CyclinD1和P16在髓母细胞瘤和正常小脑组织中表达的积分光密度(IOD),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正常小脑组织CyclinD1表达较低,髓母细胞瘤表达增高;P16在正常小脑组织中呈现高表达,而髓母细胞瘤出现降低;(2)......

    作者:唐晓平;毛伯镛;余定庸;冯凌;唐文国;罗仁国;苟章洋;漆建 刊期: 2004- 05

  • 继续加强和深入进行脑胶质瘤的基础研究

    脑肿瘤虽然不是人类常见的肿瘤,但致死、致残率高;尤其是其中常见的恶性胶质瘤,其预后从70年代以来几乎无改善.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对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机制缺乏认识,因此不能进行有效干预.这也说明了当前加强对脑胶质瘤基础研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作者:浦佩玉 刊期: 2004- 05

  • 反向多点杂交技术检测胶质瘤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利用反向点杂交技术检测胶质瘤相关基因谱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这些基因在胶质瘤恶性进展中的作用提供依据并找出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基因,同时对基因芯片结果进行验证.方法分别提取正常脑和胶质瘤标本中的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随机引物法标记探针,与点于带正电荷尼龙膜上的基因片断进行反向杂交.用复日SmartView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将各个基因的表达强度和β-actine进行比对,根据比......

    作者:杨冰;黄强;徐启武;王爱东;陈寒春 刊期: 2004- 05

  • 凋亡肿瘤细胞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瘤苗治疗大鼠颅内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凋亡肿瘤细胞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瘤苗对颅内胶质瘤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通过立体定向接种建立Wistar大鼠C6胶质瘤动物模型;从大鼠骨髓分离DC前体细胞,经重组大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rGM-CSF)+白细胞介素4(rrIL-4)诱导培养、扩增获得功能性DCs;DCs经采用热诱导凋亡的C6胶质瘤细胞体外致敏后皮下回输荷瘤大鼠体内,1次/周,共5次......

    作者:朱新梅;吕传真;肖保国;乔健;孙怡 刊期: 2004- 05

  • 胶质瘤脑脊液蛋白指纹图质谱仪分析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区分胶质瘤和非肿瘤脑脊液的蛋白指纹图诊断模型,利用蛋白组学技术寻找新的肿瘤标志物.方法收集胶质瘤和轻中度脑外伤病人(共46份)的脑脊液,利用表面加强解析/电离吸收-时间飞行质谱(surface-enhanc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SELDI-TOF-MS)检测蛋白芯片,得出蛋白指纹图,将46份标本......

    作者:刘建;郑树;余捷凯;俞学斌;沈宏;胡汛 刊期: 2004- 05

  • 反义寡核苷酸抑制大鼠胶质瘤多药耐药细胞株中Pgp相关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反义寡核苷酸对大鼠胶质瘤多药耐药细胞株C6/adr中Pgp相关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探讨寡核苷酸在细胞内的代谢过程.方法根据MDR-1基因序列合成反义寡核苷酸转染胶质瘤耐药细胞,应用RT-PCR、流式细胞仪等方法,分别在转染后6、12、24、48h对其进行MDR-1mRNA水平及Pgp含量的检测.结果流式细胞及RT-PCR结果显示转染后6h即可发现胶质瘤耐药细胞Pgp和MDR-1mRNA......

    作者:张健;张庆林;王成伟;孔建新;郭华;刘福生;陶荣杰;马道新 刊期: 2004- 05

  • 多聚凝胶介导IGF-IR反义寡核苷酸治疗体内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反义寡核苷酸阻断IGF-IR基因表达对裸鼠移植胶质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首先建立胶质瘤裸鼠移植模型,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多聚凝胶组、正义核酸组和反义核酸组,反义核酸组在瘤内注射多聚凝胶包裹的反义寡核苷酸,其他每组均作相应的瘤内注射处理.利用多聚凝胶缓释反义寡核苷酸的作用,观察肿瘤的抑制情况、肿瘤病理和IGF-IR表达结果.结果反义核酸组用反义核苷酸开始治疗后的第1周、第2周和第3周,肿瘤......

    作者:牛朝诗;傅先明;汪业汉;罗其中 刊期: 200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