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犬分叉部囊状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前后的影像学研究
目的建立犬颈总动脉(CCA)分叉部囊状动脉瘤(AN)模型,评价微弹簧圈行动脉瘤腔栓塞前后影像学的改变.方法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制作6个CCA分叉部动脉瘤,术后7-14d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动脉血管造影(IADSA)检查,以微弹簧圈紧密填塞动脉瘤并再次进行上述检查,并观察病理改变.结果所有模型均获得成功,DSA结合无创影像学可以提......
作者:王启弘;马廉亭;张新元;束枫;徐弘;肖铁臣 刊期: 2005- 11
-
脂膜微囊趋向于鼠脑创伤区聚集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脂膜微囊向脑损伤位点靶向性聚集的特点,探讨其向鼠脑损伤区靶向性聚集的机制.方法建立脑损伤动物实验模型,制备脂膜微囊悬液.将脑损伤模型建立成功的28只大鼠随机分为以下几组,损伤当日组、伤后24h组、48h组、72h组、7d组、10d组、14d组、21d组、28d组;分别于损伤后不同时间,由尾静脉注射脂膜微囊悬液,鼠脑标本用油红O染色,研究脂膜微囊在脑损伤后的不同时间在损伤灶周围聚集的特点,并......
作者:李新钢;宫崧峰;李刚;徐淑军;王东海;张元鹏;何仕玥 刊期: 2005- 11
-
沙土鼠全脑缺血适应性再灌注脑保护的凋亡机制研究
脑梗塞、重度脑外伤或外伤性脑血管病、颈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一次性再灌注再通时易致脑血管收缩功能紊乱,引起脑灌注压突破致脑组织再灌注损伤.控制性低流量再灌注可以减轻一次性再灌注损伤,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脑适应性再灌注(adaptedreperfusion,AR)是全新的再灌注观念,是相对于一次性再灌注而言的灌注方法,它将再灌注量和时机的动态观念引入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治疗研究之中,即在血液稀释的基......
作者:董斌;徐英辉;江基尧;罗其中;邱永明 刊期: 2005- 11
-
TSP1/TGFβ与垂体瘤血管生成及侵袭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TSP1/TGFβ及相关因子与垂体瘤血管生成、侵袭性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取46例垂体瘤手术标本,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TSP1及其受体CD36与TGFβ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检测TSP1/TGFβ及MVD,并分析TSP1/TGFβ表达与侵袭性、MVD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侵袭组TSP1表达明显低于与非侵袭组,而TGFβ表达则相反;两组间MVD、CD36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TSP1表达与侵袭......
作者:杨伟;曲元明;徐广明;韩韬 刊期: 2005- 11
-
C6胶质瘤细胞多药耐药基因启动子靶向的双自杀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克隆多药耐药基因(MDR1)启动子,构建并鉴定MDR-1启动子靶向的CD、TK双自杀基因表达载体.方法提取耐药胶质瘤细胞株C6/ADR的基因组DNA,通过PCR方法选择性扩增多药耐药MDR1启动子片段,连接到T载体上,酶切后定向克隆入pcDNA3.TK载体上的CMV启动子位置,然后从pcDNA3.CD.TK上酶切下CD片段并插入上述载体形成pcDNA3.MDR1P.CDTK,通过电泳及DNA测......
作者:王成伟;马道新;潘顺;宋千;王志刚;张庆林 刊期: 2005- 11
-
轻型颅脑创伤后早期意识清醒病人死亡原因分析
四川自贡市荣县医院1994年11月-2005年2月共收治轻型颅脑创伤患者2475例,死亡25例,病死率为1%.现对其死亡原因及病情恶化的特点探讨分析如下.......
作者:陈自强 刊期: 2005- 11
-
高血压脑出血规范化外科治疗的探讨
2001年元月至2004年3月,作者对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了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死亡率为15%.报道如下.......
作者:汪海关;戴荣权;周剑锋;叶磊;周夏 刊期: 2005- 11
-
单侧开颅大脑镰下切开术救治双额叶挫裂伤的疗效分析(76例报告)
一、资料与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手术救治双额叶或双额+一侧颞叶挫裂伤76例,男56例,女20例.年龄6~68岁,平均3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5-72h,平均6h.术前GCS评分:4~5分6例,6~8分48例;一侧瞳孔散大16例,一侧略大28例.手术前CT表现:双额部挫裂伤并颅内血肿31例,双额叶、一侧颞叶挫裂伤并颅内血肿45例;环池、基底池变窄或消失38例.中线移位<1.0cm38......
作者:石传江;熊晖;王允胜;王运良;刘滨 刊期: 2005- 11
-
颞部减速伤对冲侧术后着力侧硬膜外迟发血肿分析
作者自2001年5月至2005年5月共收治颞部着力减速伤病人286例,对其中119例入院时对冲侧有明显手术指征的病人急行手术治疗,并分析统计着力侧颞部迟发硬膜外血肿的发生情况,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永定 刊期: 2005- 11
-
一侧急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14例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男11例,女3例,年龄23~65岁.车祸致伤10例,坠落伤3例,打击伤1例.发现迟发性血肿时间:短于术中10例,24h以内2例,术后5-7d2例.伤后均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入院查体14例GCS≤5分,轻偏瘫12例.发生于急性血肿侧脑疝14例,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3例,血肿侧瞳孔散大11例.......
作者:崔凤启;刘国栋;闫立民;王守利;李世强;夏钦平 刊期: 2005- 11
动态资讯
- 1 椎板减压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后迟发硬脊膜动静脉瘘一例报告
- 2 颅内动脉瘤61例临床报告
- 3 颅内-外血管搭桥加孤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复杂动脉瘤
- 4 抗凝治疗中颅内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 5 血清VEGF、Ang-1和G-CSF动态变化对急性颅脑损伤预后的影响
- 6 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中探查夹闭前交通动脉瘤一例
- 7 miR-181a和miR-181b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 8 58例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疗效临床观察
- 9 儿童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脑室形态学变化研究
- 10 脊髓髓内神经鞘瘤
- 11 岩静脉与三叉神经根关系的显微解剖研究
- 12 合作共赢 携手致远
- 13 2017版美国心脏协会《颅内动静脉畸形的处理》中未破裂颅内动静脉畸形的解读
- 14 颞叶新皮层癫痫的颅内电极研究
- 15 垂体腺瘤患者术后尿崩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 16 成人幕上低级别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指南
- 17 一种新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模型制作方法
- 18 伴顽固性癫痫的脑肿瘤的病理分析
- 19 复合手术室在颈内动脉C1~C4段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 20 脑干功能结构术中实时定位及监测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