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截瘫治疗的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SCI)所造成的截瘫是一个长期未能解决的医学难题之一.目前,有关此类问题的实验和临床报道很多.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脊髓损伤后截瘫研究及治疗的一些进展.......
作者:麻文谦;张少成 刊期: 2005- 05
-
一定剂量X线照射对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组织结构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一定剂量X线照射对大鼠压迫型脊髓损伤模型组织结构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动脉瘤夹建立大鼠压迫型脊髓损伤模型,70只Sprague-Dawley大鼠均接受T2节段的脊髓损伤,然后被随机分为2组,照射组在损伤后14d接受X线照射,对照组则不接受任何治疗.所有大鼠分别在脊髓损伤后第3、7、14、21、28、35和42天接受后肢运动及斜板测定,43d将所有实验大鼠处死后取出脊髓损伤标本,进行组织......
作者:李刚;李新钢;张庆林;贾德泽;王东海;宫崧峰 刊期: 2005- 05
-
开颅术后血浆NO含量的变化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相关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颅内动脉瘤30例,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9.43±11.03岁.病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h至5年.全部病人均全麻下行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术.同期收治脑肿瘤病人13例,男5例,女8例.平均年龄45.36±17.24岁.均采取翼点入路脑瘤切除术.健康成人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43±13.2岁.检查方法:术前、术后第3-5天、7-10天分3次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TC......
作者:张良文;吴承远;朱树干;刘玉光;李刚;徐淑军;江玉泉 刊期: 2005- 05
-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辅助淋巴细胞1/T辅助淋巴细胞2平衡漂移的影响
一、资料与方法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26例和常规治疗组24例.亚低温治疗组除常规颅脑损伤措施治疗外同时加用亚低温治疗.降温方法:入院或手术后采用降温毯降温.采用直肠、足底两部位持续监测体温.直肠温度作为机体的核心温度,足底温度作为末梢温度.给予冬眠合剂和肌松药持续静滴,用药剂量主要根据病情作适当调节.直肠温度控制在34℃~35℃,时程24-72h.早期缓慢降低温度,2h后降至......
作者:李永坤;朱霞 刊期: 2005- 05
-
钻孔引流治疗亚急性颅内血肿
一、资料与方法男30例,女9例,年龄18~65岁.有头部外伤史.表现为神清或嗜睡状,高颅压症状,GCS11~15分.CT确诊为伤后3d至2周内,额部、颞部、枕部硬膜外血肿共21例;额颞部硬膜下血肿10例;额叶脑内血肿8例.血肿量25~60ml,平均38.5ml.方法:局麻下根据CT在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面积大层面及距近的体表位置钻一颅孔,吸除硬膜外或硬膜下液化的血肿部分减压后,血肿腔置入硅胶引流管;......
作者:陈俭;魏风;卢科;朱晟;姚洁民;谢华 刊期: 2005- 05
-
脑胶质瘤分子遗传学的诊断和治疗意义
脑胶质瘤浸袭性生长和高血管生成活性等生物学特性十分突出.既往人们更多地注意胶质瘤的组织学类型和临床表现,而更为细致的鉴别诊断往往未能引起病理学和神经外科医师的重视.实际上,仅从临床症状、体征、影像表现和组织学形态常常还难以准确预测胶质瘤演进和生物学特性(包括预后)以及选择佳的治疗方案.近十年来,胶质瘤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是发现了该类肿瘤更多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改变特点及其在诊断、分类、预后判断和......
作者:卞修武 刊期: 2005- 05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征文通知
......
作者: 刊期: 2005- 05
-
全军第十二届神经外科学术大会征文通知
......
作者: 刊期: 2005- 05
-
第五届北京国际微创神经外科研讨会征文
......
作者: 刊期: 2005- 05
-
反义AKT2 cDNA治疗C6胶质瘤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反义AKT2(antisenseAKT2,AS-AKT2)cDNA对鼠脑胶质瘤细胞系C6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将AS-AKT2cDNA构建体转染鼠脑胶质瘤细胞系C6,原位杂交和蛋白印迹鉴定后,应用PCNA阳性率和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UNEL法计算凋亡指数.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C6细胞和转染反义AKT2cDNA的C6细胞种植到SD大鼠的右侧尾状核作为对照组和转染组;并对颅内已经形成C6胶......
作者:康春生;浦佩玉;李捷;王虎;董伦;王广秀;张云亭;全冠民 刊期: 2005- 05
动态资讯
- 1 应用差异显示技术克隆胶质瘤细胞诱导分化相关基因
- 2 中国颅脑创伤十年
- 3 双侧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亨廷顿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 4 翼点入路经终板切除成人颅咽管瘤七例
- 5 亚低温联合经侧裂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 6 颈前路侧前方减压术治疗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 7 HMGA2和MMP-2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病理级别和侵袭性的关系
- 8 脑膜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 9 高血压丘脑出血的治疗探讨及疗效分析
- 10 颈椎板切除术后颈椎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 11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清蛋白质谱的聚类分析
- 12 正常大鼠脑动脉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电流特征
- 13 弥漫性脑损伤后肠黏膜免疫功能的改变
- 14 经皮质-侧室入路切除三脑室颅咽管瘤(附38例报告)
- 15 起始于岛叶和(或)岛盖的过度运动发作的临床症状学分析
- 16 温度敏感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构建
- 17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假性动脉瘤形成的诊治体会
- 18 叶酸受体介导的阿糖胞苷抑制髓母细胞瘤增殖并促其凋亡的体外实验研究
- 19 脊髓室管膜瘤患者术中黄荧光技术的应用
- 20 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到三脑室的显微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