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血脑/血瘤屏障体外模型的构建、形态与功能特性
目的构建并观测血脑/血瘤屏障体外模型的形态与功能特性,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跨血脑和(或)血瘤屏障研究提供体外实验模型.方法将分离的Balb/C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在铺有明胶的微孔膜上单层培养或与大鼠胶质瘤细胞C6双室共培养,分别建立血脑屏障(BBB)和血瘤屏障(BTB)模型,采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BMEC形态,采用Millicell-ERS系统检测屏障中的跨内皮电阻(TEERs),免疫细......
作者:陈剑鸿;张玉琪;卞修武 刊期: 2006- 05
-
成年SD大鼠动眼神经再生规律的研究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动眼神经损伤后不能再生,功能不能恢复[1].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才在临床上成功修复了动眼神经损伤,尽管仅是个案报道,功能恢复也不够理想,但这使人们重新对颅神经损伤后再生和功能修复产生了信心[2-5].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神经放射学、显微外科技术和神经组织学检查技术的进步,相关研究报道逐渐增多[6-9],但迄今尚未阐明动眼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规律,临床尚缺乏有效的修复技术.因此......
作者:李世亭;朱宁喜;李心远;潘庆刚;海舰;王旭辉;刘忠 刊期: 2006- 05
-
移植人骨髓基质细胞治疗帕金森大鼠
骨髓基质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在体内外特定环境条件下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神经细胞等[1-2].本文利用6-OHDA损毁内侧前脑束(medialforebrainbundle,MFB)制作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动物模型,移植BMSCs并观察BMSCs对PD大鼠行为学及组织学的影响,以探讨BMSCs治疗PD的前景.......
作者:单立冬;金钧;惠国桢;龚珊;蒋星红 刊期: 2006- 05
-
纤溶酶原激活剂早期应用对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的影响
应用立体定向或内镜行脑出血(ICH)血肿部分清除后,再将残余的血肿用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化吸出可提高ICH治疗效果[1-5].本实验通过早期应用r-tPA,观察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以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为临床上合理应用纤溶剂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潘仁龙;夏鹰 刊期: 2006- 05
-
神经导航下猴苍白球区电生理特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猴苍白球区(Gp)电生理的特性.方法运用Brainlab神经导航系统通过微电极技术记录猴Gp不同部位的电活动.结果微电极可在Gp的不同部位记录到不同特征的电活动.苍白球外侧部(Gpe)背侧可测到低频的电活动,Gpe腹侧可测到高频的电活动;苍白球内侧部(Gpi)可测到高频、高幅的电活动.结论猴Gp不同部位电活动的频率、幅度、放电方式均有统计学意义,利用Gp不同部位的电生理特性可以帮助立体定向......
作者:徐淑军;李新钢;张元鹏;刘方军;王东海;宫崧峰;李刚 刊期: 2006- 05
-
实验性恒河猴脊髓半横切损伤模型的建立
目的通过脊髓半侧横切的方法建立灵长类恒河猴脊髓半横切损伤动物模型,用于神经再生的研究.方法5只成年恒河猴称重麻醉后,颈部后正中切口显露C3-5脊髓,于C4用虹膜刀切开脊髓左半侧0.5cm,通过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SEP)监测,确保波形改变并观察恒河猴术后24h、7d肢体运动功能和SSEP变化.结果术后24h、7d同侧肢体瘫痪,肢体运动评分由术前的......
作者:查(韦华)光;郭晓明;王星星 刊期: 2006- 05
-
老年性三叉神经痛手术风险因素及防治对策
一、资料与方法1997-2005年手术治疗56例老年三叉神经痛患者,男26例,女30例,年龄60~82岁,病程3-17年.所有病人都经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后都因副作用大不能耐受或无效而停药.18例经过1~3次三叉神经半月节或周围支的封闭术,9例作了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4例经过埋线、中药等治疗.56例中合并高血压34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史12例,脑血管病史5例,心电图检查28例有心肌缺血性改变,肝......
作者:周文江;王道奎;张振兴;闫红梅;张强 刊期: 2006- 05
-
p14ARF基因改变及其蛋白表达与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脑胶质瘤石蜡包埋标本31例,包括Ⅰ、Ⅱ级星形细胞瘤8例,Ⅲ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0例,Ⅳ级胶质母细胞瘤13例.另取5例脑挫裂伤组织作为正常对照.应用一种新型直接原位PCR方法检测p14ARF基因外显子1β[引物(S)5'-TCCCAGTCTGCAGTTAAGGG-3',(AS)5'-ACCACGAAAACCCTCACTCC-3'(扩增产物174bp)],并对该方法进行优化.采用SP免疫......
作者:田新华;胡涛;赵泽林;刘宝来 刊期: 2006- 05
-
晚发性VitK缺乏症致颅内血肿手术治疗22例临床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男18例,女4例;年龄16-75d.并发肺炎10例,婴儿肝炎综合症5例,消化道出血2例,肺出血1例;术前出现淡漠与嗜睡18例,出现一侧瞳孔散大6例.化验检查:Hb50~60g/L5例,Hb60~90g/L12例,>90g/L5例.血小板均>100×109/L.凝血酶原时间正常7例(院外已用过VitK),延长15例,其中7例PT>1min,使用VitK治疗后2-3d复查9例,PT均已正......
作者:李文;罗云平;吴雪松 刊期: 2006- 05
-
多灶性小脑血管母细胞瘤
多灶性小脑血管母细胞瘤临床少见,常合并VHL病.作者1970年2月-2002年12月共收治多灶性小脑血管母细胞瘤7例,占同期小脑血管母细胞瘤7%(7/98),前后共进行18次手术,切瘤23枚.......
作者:顾志恺;陈建国;邓传宗 刊期: 2006- 05
动态资讯
- 1 经颅视神经松解术治疗视神经管相关区骨折所致视神经损伤
- 2 全颅骨畸形性骨炎一例
- 3 枕骨大孔区肿瘤的临床分型及显微外科治疗
- 4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 5 175例重型颅脑创伤长期昏迷病人的催醒疗效分析
- 6 介入栓塞结合开颅手术一期治疗脑动静脉畸形一例
- 7 在MRI、VEEG、DLM定位下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
- 8 作者答复
- 9 非典型性面肌痉挛(附36例报告)
- 10 核糖体结合糖蛋白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 11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时间窗的临床评价
- 12 恶性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 13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二例并文献复习
- 14 儿童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脑室形态学变化研究
- 15 表皮生长因子对胎鼠纹状体神经干细胞的作用
- 16 人脑干胶质瘤N-cadherin、E-cadherin及β-catenin的表达及其意义
- 17 侧脑室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 18 改良经耳囊径路在听神经瘤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 19 基底动脉分叉部临床显微解剖研究
- 20 无创颅内压监测在早期预警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扩大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