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组织铁含量增加——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后,红细胞溶解释放大量的铁或含铁物质到脑脊液中,目前还不确定这些物质是否在SAH后神经功能障碍的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方法测定SAH后脑组织的铁含量,并对脑铁含量和神经损伤的关系做了初步探讨.......
作者:王林;史继新;王汉东;杭春华;成惠林;印红霞 刊期: 2006- 07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微血管密度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VEGF和NOS在新生血管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针对肿瘤血管的抗血管生成治疗是新近开展的较有前途的一种抗肿瘤治疗.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65例手术切除星形细胞瘤标本,探讨VEGF、eNOS和MVD在星形细胞瘤的表达及三者间的相关性及其与脑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来进一步了解肿瘤血管形成机制,为针对胶质瘤血管形成的抗血管生成治疗或肿瘤休眠疗法寻找可能的作用靶点.......
作者:韩天旺;游潮;冯桥显;郭付有;陈小兵;周玉璞;徐国本 刊期: 2006- 07
-
人脑胶质瘤中CD15、Ki-67和微血管密度的定量测定及临床意义
脑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较高且疗效不佳.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正常脑组织和人脑胶质瘤中CD15、CD34和Ki-67的表达,旨在探讨三者和人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关系和临床病理意义,以期为脑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
作者:黄焕斌;陈谦学;杨晓宁;郑虎;邵步云;夏伟;何贵山;王汉平 刊期: 2006- 07
-
水通道蛋白4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水肿的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水肿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aquaproin4,AQP4)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自体血注入枕大池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模型,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的方法分别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AQP4mRNA和蛋白质表达变化,并用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变化.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后8h,脑含水量和AQP4mRNA及蛋白表达开始上升,2d达到高峰,1周后降低到正常水平;AQP4mRNA及蛋白的表......
作者:姚维成;孟庆海;刘卫东;徐文虎;薄勇力 刊期: 2006- 07
-
EGFR、p53与Ki-67在国人胶质瘤中表达研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twthfactorreceptor,EGFR)的过表达或扩增、激活以及抑癌基因p53的缺失、突变失活均是导致胶质瘤的主要分子事件.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0例国人脑胶质瘤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p53蛋白及胶质瘤恶性程度的标志Ki-67标记指数(Ki-67LI)联合检测,对胶质瘤分子生物学行为进行探讨,为基因治疗在胶质瘤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董伦;浦佩玉;王虎;王广秀;康春生;焦德让 刊期: 2006- 07
-
经咽旁入路选择性切除大鼠垂体前叶的研究
目的研究经咽旁入路选择性的切除大鼠垂体前叶,以制备大鼠垂体前叶激素缺乏模型如生长激素(GH)缺乏模型.方法经腹侧咽旁入路,运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经基蝶骨底选择性地切除垂体前叶.然后采用竞争免疫沉淀法检测大鼠生长激素的含量,术后统计死亡率、成功率.结果切除垂体前叶后大鼠的死亡率为26.7%,成活率为73.3%,全切率为91%;成功制备大鼠模型的GH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结论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成功......
作者:杨孔宾;戴钦舜;胡志强;董齐;胡恩喜;初明 刊期: 2006- 07
-
老年性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初步体会
一、资料与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作者对22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老年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男10例,女12例,平均年龄67.1岁.......
作者:马建军;董克辛;梁国标;张商商;刘永明;罗伟环;马忠华 刊期: 2006- 07
-
开颅术治疗慢性硬膜下机化性血肿
一、临床资料本组9例均为中老年男性,年龄40~60岁5例,60岁以上4例.病程1.5个月至3年,7例有明确头部外伤史.额颞顶部6例,颞顶枕部2例,额顶部1例.临床表现:头晕、头痛,2例伴有恶心、呕吐,6例有对侧不完全偏瘫,1例伴有局灶性癫痫,2例有精神障碍,3例伴有记忆力下降.......
作者:付辉;韩珣;牛祥军;孙智宏;郑细良 刊期: 2006- 07
-
术中皮层运动诱发电位监护脑中央区手术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7例,女3例.年龄18~68岁,平均51.6岁.术后经病理证实:少枝胶质瘤4例,星形细胞瘤4例,转移瘤1例,巨大凸面脑膜瘤1例.......
作者:费智敏;张珏;丁赵琦;崔华;李学民;周彩芳;书国伟;王勇 刊期: 2006- 07
-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救治经验
一、临床资料自1997年7月至2005年11月共收治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195例,男性153例,女性42例,年龄:60~87岁(平均73.5岁).有高血压病史152例,有外伤史147例,CT检查脑萎缩133例.病史短2个月,长4年.因头痛、头晕、恶心就医者157例,头晕、行走不稳者10例,对侧肢体麻木、运动不利者76例,神志恍惚、嗜睡15例,浅昏迷、大小便失禁、伴恶心、呕吐、单侧瞳孔大者7例.......
作者:周文江;王建业 刊期: 2006- 07
动态资讯
- 1 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穿刺对脑出血后抑郁症发病率的影响
- 2 儿童颅咽管瘤与下丘脑功能损害
- 3 小儿先天性颅缝骨化症的手术治疗(附八例报告)
- 4 规范颅内夹层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
- 5 大鼠下丘脑损毁术后水钠代谢及其生存状况的研究
- 6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贝尔麻痹后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
- 7 小脑幕的倾斜度对松果体区肿瘤手术入路的影响
- 8 垂体腺瘤对男性性功能影响的多因素分析
- 9 脑脊液压力相关参数预判颅脑损伤后脑积水分流术疗效的研究
- 10 神经电生理检测对小脑脑桥角区肿瘤术后面神经功能的预测价值
- 11 神经导航下穿刺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23例
- 12 椎板切开复位术在成人椎管内肿瘤术中的应用
- 13 立体定向海马杏仁核损毁术治疗颞叶癫痫
- 14 球囊锚定技术在支架辅助栓塞宽颈动脉瘤中的应用一例并文献复习
- 15 伽玛刀治疗颞叶癫痫的研究进展
- 16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异常肌反应提前消失的研究
- 17 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脊液切口漏的原因及预防
- 18 微意识状态的研究进展
- 19 应用于电生理学研究的动眼神经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 20 三叉神经痛与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的显微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