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年第11期文章
  • 3D-CTA诊断和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成像(3D-CTA)取代DSA,作为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依据的可能性.方法42例患者行3D-CTA与DSA检查,两者对照研究并以术中发现为准评估图像质量.结果本组动脉瘤35个,3D-CTA准确检出32个,DSA准确检出34个,两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小动脉瘤诊断上3D-CTA尚不及DSA;根据术中发现,3D-CTA在瘤壁钙化、载瘤动脉的显示、瘤周解剖标志......

    作者:王辉;郭英;李文胜;叶卓鹏;石德金;梁朝峰;龚瑾 刊期: 2007- 11

  • 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血清标志物

    目的探讨用双向凝胶电泳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技术从血清中筛选颅内动脉瘤标志蛋白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采集6例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和健康成人的血清,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血清总蛋白,考马斯亮蓝染色,全自动斑点处理工作站处理差异蛋白质斑点,MALDI-TOFMS分析获取肽质量指纹图谱,对鉴定的差异蛋白质进行分析.结果两组表达差异2倍以上的蛋白质斑点有81个,质谱鉴......

    作者:石忠松;朱永华;刘炜;孙毅明;汪洋;龙健婷;戴华浩;黎明涛;潘伟生;黄正松 刊期: 2007- 11

  • 载瘤动脉闭塞术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探讨

    目的总结和探讨脑血管造影和载瘤动脉闭塞在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上的作用及特点.方法60例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根据其脑血管造影的特点采取血管内介入方法[可脱式球囊和(或)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近端53例、闭塞载瘤动脉两端后孤立动脉瘤7例;其中23例闭塞前先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结果出院时Rankin评分分级:单纯血管内介入治疗组37例中轻残3例,合并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组23例中死亡1例、重残2例.1-6年......

    作者:王威;宋冬雷;冷冰;徐斌;王启弘;杨晨 刊期: 2007- 11

  • 颅内后循环远端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目的回顾性分析20例以电熔断解脱弹簧圈栓塞的后循环远端动脉瘤的治疗结果,探讨颅内动脉后循环远端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方法与安全性.方法20例患者(其中18例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2例以头痛起病)经造影证实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之远端动脉瘤分别为2例、4例、4例、10例.其中小脑上动脉供血之动静脉畸形1例,伴有血流相关破裂动脉瘤.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多发动脉瘤1例.所有动脉瘤......

    作者:陈左权;张桂运;顾斌贤;邓东风;潘庆刚;海舰 刊期: 2007- 11

  • 三维水解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微弹簧圈栓塞术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6].现将全部应用Orbit三维型水解弹簧圈栓塞30例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石忠松;齐铁伟;郭少雷;张恒;李兴;田作军;黄正松 刊期: 2007- 11

  • 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60例脑动脉瘤

    目的总结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脑动脉瘤的经验.方法60例患者均经全脑血管造影明确有宽颈脑动脉瘤,均使用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共栓塞脑动脉瘤63枚,球囊和微导管到位成功率达100%.3例在放置弹簧圈时发生动脉瘤出血,其余动脉瘤栓塞均顺利(2例需联合支架治疗).术毕造影动脉瘤达致密栓塞50枚,次全栓塞8枚,大部栓塞5枚.出院时,3例术中出血病人1例恢复良好无后遗症,1例留有肢体偏......

    作者:宋冬雷;冷冰;徐斌;王启弘;顾宇翔;陈功;田彦龙 刊期: 2007- 11

  • 颅内-外血管搭桥加孤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复杂动脉瘤

    目的探讨颅内-外血管搭桥加动脉瘤孤立术在大脑中动脉复杂动脉瘤治疗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6例大脑中动脉复杂动脉瘤患者采用颅内-外血管搭桥加动脉瘤孤立手术.术后复查脑血管造影和(或)超声评价搭桥是否通畅,并就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4例中,吻合口通畅4例,运动性语言障碍加重1例.颈外动脉-大隐静脉移植-大脑中动脉搭桥2例,搭桥血管不通畅1例.随访2-17个月,恢复良好5例,生......

    作者:张世荣;李萌;支兴龙;张鸿祺;张鹏;凌锋 刊期: 2007- 11

  • 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作初步分析.方法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共治疗符合入选标准的113例颅内动脉瘤病人.手术夹闭61例病人共62个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52例病人共54个动脉瘤.病人术前状态采用Hunt-Hess分级,颅脑CT采用Fisher分级,术后1个月和6个月行改良Rankin评分.全部数据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手术夹闭组术前Hunt-Hess......

    作者:王志刚;丁璇;曲春城;冀勇;张纪庆;李涛;王成伟;潘顺 刊期: 2007- 11

  • 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小脑后下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效果及诊治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结果12例中有11例因动脉瘤破裂出血而发病,单纯第四脑室出血4例,全脑室系统出血2例,小脑半球出血3例,小脑蚓部伴第四脑室出血1例,侧脑室伴第三脑室出血1例,以后颅窝占位病变表现1例.8例术前行DSA检查明确诊断,4例术中明确诊断.12例均行后颅......

    作者:唐晓平;余定庸;毛伯镛;游潮;张跃康;彭华;唐文国;漆建;罗仁国;冯凌;王远传;苟章洋 刊期: 2007- 11

  • 颅内-外动脉搭桥在复杂颈内动脉瘤治疗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搭桥术在复杂颈内动脉瘤治疗中的适用范围、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颅内-外搭桥术临床资料,搭桥后分别采用慢性阻断颈部颈内动脉、闭塞载瘤动脉或孤立动脉瘤等.结果术后血管造影或CTA示30例吻合血管通畅,1例吻合口狭窄伴血管痉挛,2例吻合口不通.29例通过阻断颈内动脉使动脉瘤不显影而达到治愈.29例治愈患者随访未见动脉瘤复发或破裂.结论采用颅内-外动脉搭桥术,结合急性或慢......

    作者:田彦龙;毛颖;宋冬雷;冷冰;徐斌;王启弘;陈功;周良辅 刊期: 2007-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