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年第12期文章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一、资料与方法1.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共58例,Ⅰ级14例,Ⅱ级15例,Ⅲ级15例,Ⅳ级14例.......

    作者:张国良;曾涛;杨卫忠;王春华 刊期: 2007- 12

  • 脑出血患者氧化还原因子-1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30例脑出血患者均采用直视开颅术,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3~76岁,平均55.3岁;高血压脑出血26例,非高血压脑出血4例;血肿大小10~70ml(小脑出血者为10ml以上).......

    作者:郭富强;李晓佳;陈隆益;杨红;杨友松;代红源;韦永胜;黄雨兰;孙红斌;徐玉川;杨正林 刊期: 2007- 12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手术体会

    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男7例,女17例;年龄36~58(43±3)岁.其中左侧疼痛11例,右侧疼痛13例;疼痛分布于第Ⅰ支2例,第Ⅱ支8例,第Ⅲ支3例,第Ⅰ、Ⅱ支2例,第Ⅱ、Ⅲ支8例,第Ⅰ、Ⅱ、Ⅲ支1例.......

    作者:吴卫华;赵艳丽;李良民 刊期: 2007- 12

  • 超低温保存自体粉碎颅骨成形骨瓣植入术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68例,男50例,女18例,年龄4~68岁,平均33.5岁.颅骨损伤的原因:交通事故伤48例,坠落伤9例,打击伤7例,跌伤4例,均为闭合性颅脑损伤.......

    作者:朱毅;张建国;薛洪利;梁玉峰;贾成武;邹维军 刊期: 2007- 12

  • 经蝶窦显微手术治疗老年亚临床垂体腺瘤卒中

    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60~76岁,平均65.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视力视野改变26例,畏寒、乏力、食欲不振(垂体功能低下)18例,4例有轻头痛,肢端肥大2例,另有3例表现有动眼神经麻痹.......

    作者:俞文华;惠国桢;车志豪;李向东;许培源;朱强;张祖勇;杜权 刊期: 2007- 12

  • 短暂脑缺血后海马CA1及DG神经元内20S蛋白酶体表达的变化

    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试剂及材料:抗蛋白酶体20Sα-1(29kd)亚基购自Calbiochem公司;PropidiumIodide、荧光标记的抗兔IgG购自Jacksonimmunoresearch公司;其他试剂均购自Sigma公司.......

    作者:葛鹏飞;吕宪立;付双林;徐宝锋;李文臣;罗毅男 刊期: 2007- 12

  • 脑性瘫痪的神经外科治疗

    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简称脑瘫,又称Little病,指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以内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作者:于炎冰 刊期: 2007- 12

  • 改良颈动脉外膜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混合型脑瘫

    目的探讨改良颈动脉外膜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难治性混合型脑瘫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270例难治性混合型脑瘫病例,其中男性198例,女性72例,年龄2-33岁,平均12.3岁.全部采用双侧颈动脉外膜交感神经切除及迷走神经孤立术.结果全部病人随访10-41个月,平均18.2个月.术后1周内及随访期间总显效率分别为60%(162/270)、95.6%(258/270).术中发生颈动脉破裂2例,均......

    作者:徐晓利;于炎冰;许骏;李放;刘江;张黎 刊期: 2007- 12

  • 改良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

    目的探讨改良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痉挛型脑瘫下肢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1455例痉挛型脑瘫患者下肢痉挛状态,全部采用改良选择性腰骶部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结果平均随访21.8个月.随访期间痉挛状态缓解率为94.8%,步态功能改善率为85.6%,生活质量提高率为89.7%.6.2%患者存在随访期间未完全缓解的下肢感觉障碍或异常,肌无力者占15.5%,术后发生一过性尿......

    作者:张黎;张继武;于炎冰;徐晓利;许骏;李放;刘江 刊期: 2007- 12

  • 术中电生理监测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型脑瘫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术中肌电图及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对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7例痉挛型脑瘫行SPR术,术中利用脑电双频(BIS)指数监测麻醉深度,将L2~S2各后根均匀分为3~5个神经束后行电刺激,并对下肢多组肌肉及肛门括约肌收缩情况进行肌电图(EMG)监测.将电刺激后肌肉反应情况分为0~4分,3~4分为异常.切断扩散范围异常的神经束,保留出现明显括约肌收缩的神经束.结......

    作者:马凯;李勇杰;庄平;胡永生 刊期: 200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