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年第6期文章
  • 成人骨髓基质细胞的冷冻保存及分化为神经细胞的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按照临床骨穿方法,无菌获取成人骨髓,肝素抗凝.另无菌抽取前臂静脉血,室温静置约3h,至血凝及血清析出,留取血清,水浴灭活.......

    作者:贾建戎;陈洪苹;程化坤;王丽虹;李贵;刘芳;富强;李波 刊期: 2007- 06

  • 硬脑膜扩大成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49例体会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31例,女18例,年龄5~58岁,平均年龄29.3岁.其中车祸34例,坠落伤9例,打击伤5例,其他1例.所有患者均于受伤后24h内入院.均行头颅CT扫描,发现颅内因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和(或)弥漫性脑肿胀等原因而脑疝形成,故入院后急行去骨瓣减压+硬脑膜扩大成型术.术后常规行预防感染、脱水、降颅压等处理.并随机将既往脑疝形成单纯行去骨瓣减压而未做硬脑膜扩大成型的4......

    作者:杜光勇;杜亚莉;卜晓斌;韩彦清 刊期: 2007- 06

  • 经颅视神经松解术治疗视神经管相关区骨折所致视神经损伤

    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外科开展视神经管骨折导致的视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在实践中发现部分病例没有视神经管骨折,但是存在眼眶眶尖区,蝶骨平台骨折,伴蝶窦外侧壁,蝶骨小翼的骨折,通过治疗,视力恢复较视神经管骨折导致的视神经损伤的患者好,将此类病例称为视神经管相关区骨折所致视神经损伤,手术治疗称为经颅视神经松解术.......

    作者:赵景武;董浩;白凤阁;汪东升;常青林;阎钟钰;傅继第;宋维贤;王振常;张天明 刊期: 2007- 06

  • 64层3D-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及临床评估的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比较64层3D-CTA与DSA在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及其评估外科治疗的优缺点,评价64层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06年12月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99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3D-CTA检查,分析CTA检查结果并与DSA检查结果比较.结果99例SAH患者经3D-CTA检查发现动脉瘤70例,其中......

    作者:江涌;孙晓川;朱继;何朝晖;阮建;张晓冬;唐文渊 刊期: 2007- 06

  • CT血管造影诊断破裂脑动脉瘤

    目的探讨运用CTA诊断破裂脑动脉瘤.方法对怀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40例病人施行CTA检查,采用PhilipsTomoscanAVP1螺旋CT机,数据经计算机工作站处理后以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和表面遮盖法重建(SSD)法显示,由放射科医师和神经外科医师共同阅片.结果本组40例病人共检出25例28个动脉瘤,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3例,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3例,后交通动脉瘤2例,大脑中动脉瘤2例,眼动脉瘤......

    作者:陈铮立;潘功茂;蔡学见;钱晓凌;董吉荣;房文峰;刘斌;时忠华;徐勤谊;蔡桑 刊期: 2007- 06

  • 3D-CTA在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148例疑为颅内动脉瘤破裂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3D-CTA检查,时间分别在发病后2h到4d;其中6例在3D-CTA之前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2D-DSA)检查,142例在3D-CTA之后行DSA检查,扫描图像后经计算机工作站处理.原始图像三维后处理技术采用容积重建(VR)和大密度投影(MIP),以VR为主......

    作者:诸葛启钏;陈伟建;杨运俊;谭显西;林晨;叶盛;张宇 刊期: 2007- 06

  • CT血管造影指导颅内破裂动脉瘤超早期手术

    目的研究单一依靠CT血管造影(CTA)资料,在超早期手术夹闭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从2004年6月至2007年2月,共有12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行CTA检查.其中有78例在出血后72h内完成CTA检查,并对57例患者单一依靠CTA资料急诊行超早期动脉瘤夹闭术.结果12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有78例在出血后72h内完成CTA检查,71例发现颅内动脉瘤,其中有57例行超早期开颅......

    作者:王义荣;方兵;朱先理;孙伟军;臧国尧;陈毅力;杨树旭;牛焕江;李新伟 刊期: 2007- 06

  • 64层螺旋CT-3D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价值

    3D-CT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用三维重建技术在计算机断层扫描基础上重构图像的一种CT技术,如配合静脉持续注入造影剂,来显示血管性病变时即CT血管造影(CTA).随着螺旋CT的普及,特别是64层CT推出,高效、无创、快速、图像清晰等优点使得该项技术临床运用日益广泛.现将我院64层CT自2006年使用以来,3D-CT检查神经科病人74例,结合文献资料就其在神经外科的临床价值加以介绍和讨论.......

    作者:王之敏;蒋栋毅;沈李奎;陈寒春;周强;杨德宝;曾从俊 刊期: 2007- 06

  • 3D-CTA容积重建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通过3D-CTA容积重建(VR)图像与DSA结果的对照研究,探讨3D-CTAVR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126例115个动脉瘤的3D-CTA和DSA比较影像学资料,分析3D-CTAVR重建表现.影像学分析诊断采用双盲法.结果126例患者共发现115个动脉瘤,102个病人为单发动脉瘤,5例为2个动脉瘤,1例为3个动脉瘤.3D-CTAVR重建漏诊9例,DSA漏诊2例.17例......

    作者:舒航;李昭杰;陈光忠;曾少建;林晓风;唐凯 刊期: 2007- 06

  • 三维CT脑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注意点

    目的探讨三维CT脑血管造影(3D-CTA)在诊断脑动脉瘤时的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总结3D-CTA检查的10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例,其中14例初次3D-CTA显示动脉瘤不清或发现颅内非动脉瘤样血管异常者,对其进行DSA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初次3D-CTA检查正确诊断脑动脉瘤92例,其中16例为多发脑动脉瘤,共检出115个.余14例因诊断不明确进而实施DSA脑血管造影检查,其中确诊动脉瘤合并烟......

    作者:于宏伟;袁玉会;喻博;关俊宏;赵红宇;李晓东;刘云会;王成林 刊期: 2007-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