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8年第12期文章
  • 嗅鞘细胞及其表达的NGF和BDNF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研究嗅鞘细胞及其表达的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共培养液培养以及NGF或BDNF抗体封闭的方法,观察嗅鞘细胞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组化和RT.PCR半定量分析嗅鞘细胞表达的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情况.结果共培养液培养4d后,神经干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

    作者:赵楠;刘俊;高鸿;马钢;庞江霞;冯忠堂;王廷华 刊期: 2008- 12

  • 简易四点测量法在颅内血肿穿刺中的应用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1年5月至2006年12月采用简易四点测量定位法行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共126例,男90例,女36例;年龄10-83岁.外伤性颅内血肿56例,其中急性硬膜外血肿8例,急性硬膜下血肿2例,脑内血肿5例,慢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28例,慢性、亚急性硬膜下积液13例;自发性脑内血肿70例.......

    作者:李玉波;孙国庆;严金光;朱苏元;孙志甲 刊期: 2008- 12

  • 经口鼻蝶窦手术入路治疗垂体腺瘤30年进展

    今年是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开展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30周年.30年来,随着人们对垂体腺瘤认识的不断深入,无论是从观念上、治疗方法上以及治疗效果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回顾这30年的发展历程,百感交集,既充满艰辛,也充满欢乐,既有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的焦虑,也有看到患者及家属露出满意笑容的欣慰,但更多的是对整个过程的感悟.......

    作者:王任直;任祖渊;苏长保;杨义;马文斌 刊期: 2008- 12

  • 垂体腺瘤的侵袭与CD147、Galectin-3及微血管密度表达的关系

    目的检测CD147、Galeetin-3及微血管密度(MVD)在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以探讨其与垂体腺瘤MRI侵袭特征的关系.方法对34例垂体腺瘤患者术前行MRI检查,术后收集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垂体腺瘤标本中CD147、Galeetin-3及MVD的表达,分析MRI侵袭性表现与CD147、Galecfin-3及MVD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垂体腺瘤相关MRI侵袭征象中,肿瘤超过外......

    作者:张祎年;何宁;王发明;陈亚青;周俊林;白亮彩;毛俊杰 刊期: 2008- 12

  •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面神经根解剖变异

    目地探讨小脑脑桥角面神经根解剖变异与原发性面肌痉挛的关系及手术治疗.方法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1221例面肌痉挛病例中,10例(0.82%)术中探查发现面神经根存在解剖变异,面神经根出脑干区距离听神经根进脑干区均大于10mm.均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其中4例术中采用责任动脉悬吊法.结果9例患者术后面肌痉挛立即消失,1例患者术后痉挛减轻但未消失,随访5个月时完全消失.所有患者随访2-96个月,平......

    作者:张黎;于炎冰;徐晓利;许骏;李放;任鸿翔;刘江 刊期: 2008- 12

  • 改良颈静脉孔区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目的研究一期切除复杂颈静脉孔区(JF)肿瘤的手术入路.方法成人尸头标本20例,在手术显微镜下对高颈部、JF及相关结构进行显微解剖.结果对C1~C4段高位颈部进行解剖,观察研究其对增加颅外暴露的作用及效果;做迷路后乳突切除,暴露外半规管,轮廓化乙状窦和颈静脉球;充分轮廓化面神经垂直段,研究面神经移位的必要性;随后做外侧枕下颅骨切除,磨除后内侧1/3枕髁,尽可能磨除全部的颈静脉结节.结论改良后的JF入......

    作者:王向宇;侯文仲;姜晓丹 刊期: 2008- 12

  • Dextroscope虚拟现实技术在颅底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Dextroscope在颅底肿瘤个体化手术人路设计及术中对脑血管保护作用.方法64例颅底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2例.实验组术前使用Dextrescope系统设计手术,对照组不使用该系统.记录手术切除肿瘤程度,比较两组手术后脑血管损伤并发症,以及术后KPs评分.结果手术全切率:实验组83%,对照组77%;血管损伤并发症:实验组3例,对照组为7例(P......

    作者:杨德林;徐启武;车晓明;吴劲;松孙兵 刊期: 2008- 12

  • 147例颅底中央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颅底中央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策略和方法.方法收集147例颅底中央区脑膜瘤患者,根据肿瘤部位和生长方向不同,分别选择额下入路、翼点人路、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乙状窦前幕上下联合入路、远外侧入路等予以显微手术切除,对手术方法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SimpsonⅠ、Ⅱ级切除112例,Ⅲ级32例,Ⅳ级3例.1例术后颅内感染.30例脑神经功能较术前改善,25例脑神经功能障碍较术前......

    作者:刘庆;杨军;闫长祥;孙炜;张宏伟;任铭;孟庆虎;于春江 刊期: 2008- 12

  • 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

    目的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TSRSA)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经验和技巧,以提高手术全切率与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TSRSA显微手术切除23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肿瘤主体均位于后颅窝,其大直径在1.8~5.7cm(平均3.9cm).对手术方法和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该手术入路的适应证和优缺点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全切19例(83%),次全切除4例(17%),术后新增脑神......

    作者:陈立华;陈凌;凌锋;张秋航;鲍遇海 刊期: 2008- 12

  • 松果体区畸胎瘤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松果体区畸胎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开颅手术的松果体区畸胎瘤的临床资料及其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颅高压起病16例,CT扫描钙化14例,MRI囊变7例,血清学甲胎蛋白(AFP)增高2例.行枕部经小脑幕入路手术,成熟畸胎瘤6例,未成熟畸胎瘤10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视野缺损3例,随访6个月至5年,复发5例,死亡3例.结论松果体区畸胎瘤多见于儿童男性,常见临床表现是颅高压和......

    作者:漆松涛;邱炳辉;方陆雄;张喜安 刊期: 200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