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凝血机制检测对弥漫性脑肿胀预后判断的价值
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是指伤后数小时内脑组织广泛肿大[1].其临床表现多变;绝大部分病人预后不良,但有少数病人却表现为可逆性的临床过程.作者选择多个凝血功能指标进行分析,对判断病人预后进而逆转病情有指导意义.......
作者:吴卫江;盛军;陆华;韩冬;葛风;徐杰;朱爱华 刊期: 2008- 07
-
立体定向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治疗中,难治的主要原因在于穿刺部位难以准确达到三叉神经节,卵圆孔的精确定位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1],我科自2003年9月至2006年12月间,采用数字化机械臂定向导航下卵圆孔定位射频热凝治疗难治性三叉神经痛32例,定位准确,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秋;邵君飞;姚建社;孙骏;唐永峰 刊期: 2008- 07
-
重型颅脑创伤急性期D-dimer动态变化对预后的价值
颅脑创伤时损伤的脑组织释放组织因子(凝血因子Ⅲ)入血,可引发凝血功能异常,甚至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1-2]].早期研究着重于脑外伤后出、凝血常规实验指标的变化,近来则着重于反映凝血、纤溶活性的分子标记物的改变,这些分子标记物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3-4].......
作者:李钢;徐如祥;柯以铨;姜晓丹;张淑芬;邓碧兰;余杏 刊期: 2008- 07
-
头皮巨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一例
患者男,38岁.因发现头顶枕部肿瘤30余年入院.查体:头顶枕部有一约150.9cm×11.6cm×9.7cm大小肿块(图1),无触痛,活动度较大,与周围皮肤边界清楚,局部有破溃.CT显示肿瘤和颅内没有联系.人院诊断为头皮肿瘤,神经纤维瘤可能性大.......
作者:周建军;周树华;余和平;卢友元;张宗福 刊期: 2008- 07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是间充质来源的多潜能干细胞,可以促进损伤、衰老器官的结构及功能修复,是当前再生医学有潜力的种子细胞.BMSCs在体外具有分化为肌肉、骨骼、脂肪及神经等多种组织前体细胞的潜能,近年来国内外对BMSC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较多[1-3].......
作者:魏俊吉;王任直 刊期: 2008- 07
-
F波监测面神经功能评估价值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F波监测对听神经瘤压力模型大鼠面神经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对58例模型及对照组SD大鼠行面神经F波监测,记录其潜伏期、波幅及与M波比值(F/M);继而行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面神经逆行示踪,计数面神经核BDA阳性神经元标记率(BDA+-N%);光、电镜检查小脑脑桥角池段面神经;统计分析F/M与BDA+-N%的相关性,并探讨与面神经病理改变的关系.结果与两对照组比较,小-大各肿瘤组F波潜伏......
作者:朱权;袁贤瑞;范益民;黄军;李昌琪;刘尚明 刊期: 2008- 07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颅脑创伤休克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大鼠伴有休克的颅脑创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14只Wistac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单纯脑创伤组n=36)、合并休克的脑创伤组n=36)及r-HuEPO治疗组n=36).采用自由落体法建立大鼠颅脑创伤模型,股动脉放血造成休克模型.分别于伤后不同时间点,应用EpicsXL流式细胞仪检测颅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利用Castrase-3分光光度法检测......
作者:雷鹏;彭龙锋;张兴超 刊期: 2008- 07
-
CTA指导破裂的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显微夹闭术
目的探讨CTA在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6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致自发性SAH患者进行术前CTA检查及CTA手术模拟,26例均行翼点入路开颅夹闭动脉瘤手术,以术前CTA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结果CTA对前交通动脉瘤的诊断与术中符合率100%,术前CTA与术中所见基本一致.结论术前CTA检查和手术模拟对成功夹闭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虞正权;徐亚;李中林;刘勇;朱玉辐;陈晨;纵振坤;苗发安 刊期: 2008- 07
-
血液回抽吸技术在巨大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床突旁大型或巨大动脉瘤手术中血液回抽吸技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12例颈内动脉床突旁段大型或巨大动脉瘤均采用翼点入路,颈内动脉临时阻断孤立动脉瘤后用18号套管针在颈部颈内动脉阻断的远端穿刺,将套管针尾部用负压吸引器连接到血液回收装置,在不切开动脉瘤的情况下使动脉瘤塌陷.术中应用脑电图和体感诱发电位监测.结果8例血液逆向抽吸后动脉瘤明显塌陷,将动脉瘤壁与周围结构剥离后夹闭.4例逆向抽吸后动脉瘤塌......
作者:姜金利;许百男;孙正辉;姜燕;刘苗;余新光;周定标;张纪;段国升 刊期: 2008- 07
-
颅内动脉瘤破裂中期的血管内治疗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中期(4-10d)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安全性、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根据在DSA影像上有无脑血管痉挛(CVS)将全组48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26例为有CVS者,B组22例为无CVS者.全组均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4-10d采用可脱性微弹簧圈对破裂性颅内动脉瘤行囊内栓塞.患者均在治疗后3个月时行Glasgow预后评分(COS),治疗结果经,检验.结果全组动脉瘤腔100%闭塞42......
作者:宋锦宁;徐高峰;王柘;鲍刚;谢昌厚;隋龙 刊期: 2008- 07
动态资讯
- 1 山东省聊城地区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及颈动脉斑块分析
- 2 脊髓神经节胶质细胞瘤三例并文献复习
- 3 三维水解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 4 锁孔入路在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 5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脑损伤急性期脑氧分压和脑温的影响
- 6 Koos3、4级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7 应用微阵列初步探讨63例脑胶质瘤的肿瘤相关基因表达谱
- 8 颅内动脉瘤壁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 9 脂膜微囊趋向于鼠脑创伤区聚集机制的实验研究
- 10 轻便型显微镜视屏手术模式的开发研究
- 11 磁共振引导下等体积切除幕上胶质瘤
- 12 C6胶质瘤细胞多药耐药基因启动子靶向的双自杀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13 颅骨多处钻孔硬膜翻转并骨膜贴敷术治疗烟雾病
- 14 三维可视化图像引导立体定位脑干及松果体区病灶活检术的研究
- 15 超选择颈外动脉栓塞治疗颅脑损伤合并顽固性鼻衄二例
- 16 颞叶癫痫附加症及其电-临床症状学
- 17 成功抢救外伤性横窦大出血致心跳停止一例
- 18 丙戊酸对胶质瘤细胞株T98-G体外作用实验研究
- 19 靶向胶质瘤干细胞的新化疗策略及初步应用
- 20 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