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基底节-丘脑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快捷有效的手术方式来试图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基底节脑出血占脑出血的60%,丘脑区脑出血占10%[1],同时由于两者位置深在,手术创伤大预后不良,故基底节-丘脑区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成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难点.......
作者:穆林森;宋述清;单强;王广义;张振华;宿鹏飞;崔立山;张海军;哈文波 刊期: 2009- 11
-
颈内动脉前壁动脉瘤二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颅内动脉瘤绝大多数位于颅内动脉分叉处或分支处[1-3],发生在其他无分支部位的动脉瘤是非常少见的.而位于颈内动脉前肇动脉瘤是其中比较特殊的一类,Ogawa等[4]报道740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仅有48例(0.6%),现将我们2007年发现并治疗的2例颈内动脉前壁动脉瘤报告如下.......
作者:彭亚;刘建民;宣井岗;杨伊林;王穗暖;夏锡伟;陈荣华 刊期: 2009- 11
-
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附128例报告)
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致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因此,能否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动脉瘤是广大神经内外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难题.目前多数医院拥有的螺旋CT所具有的3D-CTA诊断新技术,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上有其独特的价值.......
作者:丰育功;荆友斌;张丽云;张书仁;王琦;李环廷 刊期: 2009- 11
-
血管内支架治疗椎动脉梭形动脉瘤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颅内椎动脉梭形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血管内支架治疗的23例椎动脉瘤患者(12例破裂,11例未破裂).临床结果进行GOS评分.结果23例发现24个椎动脉梭形动脉瘤,共放置了25个支架.所有支架均成功释放,19例用弹簧圈栓塞动脉瘤,3例只放置了支架,1例放置了2枚Neuroform支架来覆盖瘤颈.没有发生与操作技术相关的并发症.临床随访22例(96%)恢复良好(GOS=5),......
作者:孟凡国;于建军;费昶 刊期: 2009- 11
-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及血管内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症状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分析收治的16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症状、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6例患者眼部充血表现(或合并突眼)13例,单纯突眼1例,颞部杂音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6例单纯南动脉途径应用NBCA进行栓塞,术后瘘口即刻闭塞3例;1例有瘘口残留,随访2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另外2例瘘口残留,但......
作者:舒航;陈光忠;曾少建;詹升全;李昭杰 刊期: 2009- 11
-
应用Leo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应用Leo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以评价该支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方法41例患者45个复杂动脉瘤应用了44个Leo支架进行治疗,其中宽颈动脉瘤39个,梭形动脉瘤4个,夹层动脉瘤2个.结果45个动脉瘤完全栓塞31例(69%),瘤体残留8例(18%),瘤颈残留6例(13%).44个支架全部(100%)放置满意.全部41例患者均经临床随访,29例患者31个动脉瘤行影像学随访.4例患者......
作者:桑猛;喻博;王成林;刘云会 刊期: 2009- 11
-
地震中颅脑创伤伤员的救治
汶川强烈地震造成大量伤员,如颅脑创伤、胸腹损伤、脊柱和四肢损伤等,造成伤亡的原因多为坠物砸伤或挤压伤,其中颅脑创伤是地震伤亡中死亡率高的损伤类型之一,因此,早期的正确救治对挽救伤员的生命至关重要,及早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和恰当的康复手段可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大限度恢复伤员的功能,减少残疾.......
作者:李新军;徐宏;韩扬云;周增俊;孙中书;曾义;刘之一;彭涛;龙小东 刊期: 2009- 11
-
汶川特大地震颅脑创伤临床救治分析
目的总结汶川特大地震中颅脑外伤的临床类型及特点、救治经验.方法对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82例伤员资料、流行病学、致伤原因、分类、伤情、救助时间、合并症、并发症、治疗和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男102例,女80例,建筑物砸伤是主要的致伤原因,其次为挤压伤;按GCS评分:轻型129例,占70.9%;中型32例,占17.6%.,重型21例,占11.5%.伤口开放占68.7%;......
作者:李国平;陈兢;李浩;李强;游潮;黄思庆;杨朝华;陈茂君;程华 刊期: 2009- 11
-
地震致头皮损伤感染伤口的分析
目的探讨地震灾害引起的开放性头皮损伤伤口感染的原因、病原菌分布、药敏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12汶川地震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各科收治的82例头皮伤口感染的临床和病原学资料.结果全组82例患者中,43例(52.4%)被检出伤口感染.感染的伤口多数伴有严重污染及异物存留,并且首次清创时间明显延迟.感染的病原菌菌株59株,革兰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26株(44.06%),表皮葡萄球菌12株(20.3......
作者:刘家刚;杨朝华;李国平;游潮 刊期: 2009- 11
-
地震后颅脑创伤患者的治疗分析
5.12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南于灾区地形复杂、山体滑坡、交通中断,救援非常困难,很多伤员在伤后几天才被救出,或者因当地条件有限,未能及时获得专科救治,因此地震所致的颅脑创伤治疗与一般的处理不尽相同,特别是伤口的处理.......
作者:杨朝华;刘进平;刘家刚;陈茂君;李国平;游潮 刊期: 2009- 11
动态资讯
- 1 神经导航测量大脑前、后联合线的颅外平行线
- 2 儿童基底节区未成熟畸胎瘤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3 大鼠脊髓损伤后轴突病理变化与胶质瘢痕的关系
- 4 阻断与刺激颈交感神经对家兔脑损伤后脑循环和血脑屏障的影响
- 5 胶质瘤恶性进展相关基因PASG敲除后基因表达谱的改变
- 6 脑肿块样脱髓鞘病变
- 7 机械刺激导致猫脑大脑中动脉痉挛模型的建立
- 8 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腺瘤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治疗本会
- 9 特殊外伤性海绵窦瘘一例
- 10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 11 孤立颞角综合征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12 树突状细胞融合瘤苗抗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 13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 14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 15 SLT接触式激光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随机对照研究
- 16 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及其磷酸化在颅内动静脉畸形中的表达与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 17 破裂大脑中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 18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入路和椎板间入路的对照研究
- 19 伽玛刀结合立体定向抽吸手术治疗脑干囊性占位一例
- 20 神经外科不同椎板手术方式对脊柱稳定性影响的基础和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