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9年第12期文章
  • 儿童眶内视神经胶质瘤的手术治疗和随访

    目的探求儿童眶内视神经胶质瘤的手术方法.方法总结3例15岁以下(分别是1.5岁、3岁和10岁)眼眶内视神经胶质瘤临床症状和体征,肿瘤影像学发现,采用经额底入路打开前颅底(眶顶),切除视神经肿瘤.根据肿瘤切除程度和患儿年龄采用术后放疗.结果3例患儿视力下降,2例有下凸眼,患侧瞳孔扩大且无光反射.2例肿瘤向颅内生长其视乳头呈苍白色,1例眶内局限生长视乳头呈水肿改变.MRI和CT显示3例均为右侧眶内肿瘤......

    作者:张玉琪;王忠诚;马振宇;甲戈;薛超强 刊期: 2009- 12

  • 儿童听神经瘤

    目的探讨儿童听神经瘤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的10例儿童听神经瘤.结果男6例,女4例,年龄11-15岁,平均为13.9岁.所有患儿均行头颅CT和(或)MRI检查,颅内压增高、失聪及共济障碍为其主要临床表现.肿瘤大径为3~7cm(平均5.15cm),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肿瘤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1例,手术死亡1例,8例随访1-12年,面神经功能Ⅳ......

    作者:李春德;罗世琪;马振宇;张玉琪;甲戈 刊期: 2009- 12

  • 儿童后颅窝病变术后皮下积液的成因及防治

    目的探索儿童后颅窝病变术后皮下积液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儿童后颅窝病变行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中有8例发生术后皮下积液,其中术中未严密缝合硬脑膜(6/12)及合并术后脑积水者(4/6)显著高于严密缝合硬脑膜(2/22)与未发生脑积水者(4/28)(P<0.05);术中未行骨瓣复位者(4/11)有高于骨瓣复位者(4/23)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放......

    作者:陈龙;林志雄;梅文忠;何理盛;王晨阳;康德智 刊期: 2009- 12

  • 儿童青少年垂体催乳素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垂体催乳素(PRL)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31例儿童青少年垂体PRL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激素水平以及治疗情况.结果本组男女比例1:2,诊断年龄(16.9±2.7)岁,发病年龄(15.0±2.7)岁.女性患者以月经异常,男性以头痛和视力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81%为大腺瘤,血PRL水平与腺瘤长径正相关(r=0.5252,p=......

    作者:朱惠娟;顾锋;金自孟;潘慧;李乃适;伍学炎;岳欣;吴勤勇;王任直;任祖渊;苏长保;马文斌;史轶蘩 刊期: 2009- 12

  • 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358例

    目的研究分析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方法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358例,术前主要根据影像学结果选择不同的分流管,在显微镜下完成囊腔内的置管过程.结果颅内蛛网膜囊肿颞窝的发生率为60.6%,1年内手术有效率为97.2%,术后分流管阻塞率为1.7%,术后感染率为1.1%.结论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安全有效,具有操作简单、对脑组......

    作者:万伟庆;侯颖智;姜涛;李德志;戚继;齐巍;张冰克;姚红新;甲戈;张玉琪;罗世祺;马振宇 刊期: 2009- 12

  • 新生儿及婴儿颅骨骨膜下血肿的转归及个体化治疗

    目的介绍新生儿及婴儿颅骨骨膜下血肿的转归规律及个体化治疗经验.方法对148例新生儿及婴儿颅骨骨膜下血肿采用如下治疗方式:起初1个月内以观察随访为主,在此期间,如血肿自行消退,则不予干预处理;如1个月后血肿未明显缩小,而又没有出现钙化,则先给予止血药保守治疗.保守治疗1周后如血肿有缩小趋势,继续等待观察,待其自行消退.若血肿仍未缩小,则穿刺抽吸,防止血肿机化、钙化.结果121例(82%)骨膜下血肿自......

    作者:陈盛;鲍南;顾硕;杨波;陈其民;施诚仁 刊期: 2009- 12

  • 经额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

    鞍结节脑膜瘤毗邻前视路、前循环动脉、下丘脑、垂体柄及海绵窦等重要结构,其手术疗效与手术入路的正确选择和显微技术关系密切.作者于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额外侧入路对65例鞍结节脑膜瘤进行显微手术切除,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立华;陈凌;张秋航;凌锋 刊期: 2009- 12

  • 术中肌电监测对累及第四脑室底面肿瘤切除中后组脑神经核团的保护研究

    目的探讨术中肌电监测在累及第四脑室底面肿瘤切除术中,后组脑神经核团的保护作用.方法2007年2月至2008年4月治疗23例累及第四脑室底面的肿瘤,其中巨大髓母细胞瘤8例,室管膜瘤7例,脑干起源外生性胶质瘤3例,脑干背侧血管网状细胞瘤2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3例.全部患者通过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术中全程监测后组脑神经肌电活动.对患者术后脑神经功能状态、手术过程和监测情况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17例,次全切......

    作者:漆松涛;刘文;张喜安;方陆雄;潘军;杨开军 刊期: 2009- 12

  • 经胼胝体-穹窿间切除第三脑室松果体区肿瘤

    目的探讨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松果体区肿瘤的方法及疗效,并对相应的显微解剖学基础加以讨论.方法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松果体区肿瘤16例.结果术前1例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行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终板造瘘术.16例在手术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3例.5例在处理完肿瘤后做终板造瘘术.结论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手术切除第三脑......

    作者:叶劲;钟书;梁有明;肖泉;刘若平;张玉琪;马振宇 刊期: 2009- 12

  • 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突入第三脑室内颅咽管瘤

    目的探讨切除鞍上突入第三脑室内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人路及疗效.方法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46例突入第三脑室内的颅咽管瘤.结果肿瘤全切33例,近全切10例,部分切除3例;随访46例,随访时间3个月-15年,其中39例术后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8例术后复发.结论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颅咽管瘤疗效显著.此入路能大限度地保护正常脑组织,并在明显提高肿瘤全切率的同时做到较少的术后并发症.......

    作者:刘雪松;毛庆;刘艳辉;游潮;姜曙;蔡博文;刘家刚 刊期: 2009-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