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分流管腹腔脱出一例
患者男性,35岁.4年前因颅脑损伤并脑积水在外院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恢复顺利.2个月前因反复左侧腹部皮肤破溃,流脓,管状异物自腹腔突出收住院.入院查体:睁眼昏迷,腹平,右侧腹部见手术刀口瘢痕,左侧上腹部见皮肤窦口,其内有分流管突出,管口末端未见有脑脊液流出.触诊未触及分流管,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CT检查见分流管头端位于右侧侧脑室体部,中度脑室扩大.......
作者:刘家山;金立渤 刊期: 2009- 02
-
大脑中动脉巨大血栓性夹层动脉瘤一例
患者女,36岁.因头晕十余年加重半个月入院.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入院后行头颅CT增强扫描见右颞叶一边界较清楚,密度不等,强化不均匀,局部钙化的病灶(图1).MRI增强扫描见右颞叶一边界清楚病灶,其产间为混杂T1T2信号,并可见局部流空信号影(图2).......
作者:张华;杨海;马江红;余槐堂;袁永生;张化明 刊期: 2009- 02
-
颅内巨大硬膜外表皮样囊肿二例
例1男,34岁.间断性头痛半年入院.查体:神清语利,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左颞部类圆形低密度影:MRI示左颞部长T1,长T2类圆形信号影,边界清楚,增强扫描脏层包膜强化明显(图1).术前考虑左颞先天性肿瘤,但不排除陈旧性血肿.入院后行额颞开颅,肿瘤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颅骨受压变薄,周边骨质增生,大小9cm×6cm×5cm,肿瘤包膜菲薄,呈灰白色,囊内容物呈豆腐渣状.术后病理确诊为表皮......
作者:陈来照;万大海;仝海波;刘跃亭;范益民;郝解贺 刊期: 2009- 02
-
胶质瘤的DNA甲基化研究新进展
DNA甲基化主要指DNA的5'-胞嘧啶甲基化,是真核生物DNA的一种常见的修饰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表遗传学机制.近年来,DNA甲基化与胶质瘤相关性研究表明,许多肿瘤相关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高甲基化与胶质瘤的形成关系密切.......
作者:姜政;李新钢 刊期: 2009- 02
-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治疗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痉挛(cerebrovasospasm,CVS)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严重的并发症,可引起弥漫性脑水肿和迟发性缺血性神经损伤,是SAH致死和致残的首要原因,其基础和临床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神经外科领域内的热点问题之一[1].目前,有研究表明[2]其发生与体内磷酸二酯酶表达增高密切相关.本文将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治疗CVS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作者:黄德章;王志刚 刊期: 2009- 02
-
水通道蛋白4小RNA干扰技术优化亚低温治疗脑水肿
目的应用针对靶向水通道蛋白4(aquapofin4,AQP-4)的小RNA(siRNA)干扰技术优化亚低温减轻颅脑创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后脑水肿程度的治疗效果.方法构建沉默AQP-4mRNA表达的siRNA质粒;液压打击法建立大鼠TBI模型,分TBI对照组、AQP-4siRNA治疗组、亚低温治疗组、AQP-4siRNA及亚低温联合治疗组;提取第1、3、5、7天脑组......
作者:张赛;刘晓智;刘振林;张文彬;曲阳;何敬;孙世中 刊期: 2009- 02
-
AMPA受体对清醒大鼠海马齿状回区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在整体水平上揭示海马区习得性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LTP)的形成机制,并进一步探讨谷氨酸(Glu)浓度与LTP和行为学习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脑部微量透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慢性埋植电极技术进行电生理记录以及对学习行为监测相结合的实验方法.结果未进行条件反射训练大鼠海马齿状回(DG)注射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受体阻断剂DNQX后,不影响DG区细胞外液中的Glu水平,但其群体峰电位(PS......
作者:孙志刚;姜岩;包金锁;金秀吉;金元哲;金清华 刊期: 2009- 02
-
小脑后下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小脑后下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方法.其中男9例,女12例,平均40.6岁.1例表现为后颅窝占位;20例为动脉瘤破裂出血.入院时患者Hunt-Hess分级:Ⅰ级1例,Ⅱ级14例,Ⅲ级5例,Ⅳ级1例.头颅CT表现为幕下为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第四脑室出血或二者兼有.脑血管造影提示小脑后下动脉近端动脉瘤13例,远端动脉瘤8例,分......
作者:徐峰;张世明;王中;周幽心;周岱 刊期: 2009- 02
-
3D-CTA、DSA对颅内动脉瘤诊疗价值的对比
目的评价3D-DSA、3D-CTA、2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动脉瘤患者3D-DSA、3D-CTA、2D-DSA和手术资料.结果32例患者共35个动脉瘤(有3例患者为多发动脉瘤).3D-DSA能清楚显示所有动脉瘤的形态,准确判断3例多发动脉瘤中破裂的动脉瘤且手术顺利夹闭;3D-CTA检出33个,遗漏1个前交通动脉瘤及1个颈内动脉瘤;2D-DSA检出32个,遗漏2个前......
作者:李祥;于如同;范月超;郭克勤 刊期: 2009- 02
-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附95例报告)
目的总结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性血管狭窄的血管内治疗的策略、方法、术中风险及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7月治疗的95例采用支架置入治疗的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支架置入治疗的患者中,椎动脉起始部狭窄者21例,椎动脉颈段狭窄者3例,椎动脉颅内段狭窄者16例,椎基底动脉交界处狭窄者15例,基底动脉段狭窄者36例,大脑后动脉P2段狭窄者4例.所有狭窄均>50%.手......
作者:常斌鸽;薛德友;李巍;徐飞;王实;白晶波;焦德让;张赛 刊期: 2009- 02
动态资讯
- 1 术前CT扫描时激光点头皮定位的简易装置
- 2 特发性脊髓疝一例并文献复习
- 3 神经内镜下椎管内手术的探讨
- 4 高位颈内静脉血ACTH/外周血ACTH对Cushing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 5 环氧化酶-2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
- 6 垂体脓肿一例
- 7 颅内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并血肿急性期的手术治疗
- 8 CTA联合容积再现在颈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 9 颅内原发性多发Rosai-Dorfman病一例
- 10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颅脑创伤后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 11 Rathke囊肿(附71例临床分析)
- 12 皮质运动区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 13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显微神经外科治疗
- 14 额颞及额颞颧入路中面神经额颞支的保护
- 15 树突状细胞与反义TGF-β1基因修饰的胶质瘤细胞融合瘤苗治疗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 16 鞍膈复发脑膜瘤术后并发双侧巨大急性硬膜外血肿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17 外伤性脑梗死的治疗(附16例报告)
- 18 未破裂床突旁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19 多种手术结合治疗顽固性癫痫
- 20 侵及眶部脑肿瘤的临床特征与显微手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