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癫痫术中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麻醉下的皮层脑电图分析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探索全麻手术下适宜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的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BIS)值范围.方法随机前瞻性研究.选择13例在全麻下接受颞叶癫痫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行颞叶ECoG监测、靶控给药技术持续泵入丙泊酚4~6mg·kg-1·h-1,瑞芬太尼0.05~0.15μg·kg-1min-1,麻醉深度以BIS值为标准分:BIS>60、BIS51~60、BIS40~50三个阶段逐渐加深,分别观察三种条件......
作者:赵国光;薛继秀;单永治;王天龙;王玉平;凌锋 刊期: 2009- 03
-
经终板入路切除视交叉前置型鞍区肿瘤
目的探讨经终板入路切除视交叉前置型鞍区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07年5月间,经终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视交叉前置型鞍区肿瘤23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23例患者镜下全切13例,次全切6例,大部分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随访6个月-4年,复发3例.结论熟悉鞍区各解剖间隙的特点,并根据术中情况合理利用终板入路切除部分视交叉前置型鞍区肿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娴熟的显微技巧,注意......
作者:张显峰;刘心睿;许海洋;徐保锋;于洪泉;赵刚 刊期: 2009- 03
-
弥散张量成像在颅内环形强化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对颅内环形强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53例颅内单发环形强化病例术前行DTI扫描,分别测量病变坏死区、灶周水肿区及对侧正常脑实质的平均弥散系数(MD)值及各向异性分数(FA)值.并通过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tensortracking,DTT)观察病灶与白质纤维束的关系.结果脑脓肿坏死区的MD值为(0.60±0......
作者:石磊;张辉;苏晋生;范益民;刘晓东;刘起旺;杨晓棠;钱丽霞 刊期: 2009- 03
-
复杂性颅颈连接畸形的内固定治疗
目的总结复杂性颅颈畸形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复杂性颅颈畸形治疗方法及疗效.14例单纯植骨块融合,10例可塑性金属钢板加骨屑植骨内固定,9例颈椎后路系统内固定加骨屑植骨融合,11例一期枕下减压加内固定,二期经口咽齿状突切除;15例一期经口咽齿状突切除后,其中10例二期行后路钢板加骨屑植骨内固定.结果显效29例,15例症状加重,3例无改善,1例死亡.结论选择合适的术式及内固定材料和方法重......
作者:宋来君;庞长河;孙红卫;刘献志 刊期: 2009- 03
-
显微手术切除高位颈段椎管哑铃形肿瘤
高位颈段椎管哑铃形肿瘤是指发生于C1至C4节段,经椎间孔分布于椎管内外的肿瘤,以神经鞘瘤等良性肿瘤多见.由于肿瘤毗邻颈髓等重要解剖结构,手术涉及到入路选择、椎动脉的保护、脊神经根的保留及术后脊柱的稳定性等问题[1].自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采用显微手术方法切除16例高位颈段椎管哑铃形肿瘤,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罗毅男;葛鹏飞;付双林;陈大伟;綦斌;王海峰;李文臣;栾永新 刊期: 2009- 03
-
脑深部电刺激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疗效(附102例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对帕金森病(PD)非运动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102例PD病人接受STN-DBS手术,手术前后分别进行非运动症状(NMS)量表评估,随访时间6个月至6年.结果PD患者术前有NMS症状3~18项,平均7.1项.NMS评分与患者的Hoehn-Yahr分级明显相关(相关系数r=0.49,P......
作者:张宇清;李勇杰;李建宇;马敬红;庄平 刊期: 2009- 03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伽玛刀及显微手术治疗的对比研究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理想的治疗方法,应具备安全性好、有效率高、侵袭性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特点.现以伽玛刀和显微手术治疗为代表[1],本文对两种治疗进行对比研究.......
作者:尹浩;游朝;雷町;王伟;丁昊;李强 刊期: 2009- 03
-
人工颈椎间盘植入治疗颈椎病
目的颈椎病前路融合术后颈椎活动度下降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加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可在进行脊髓减压并提供稳定的同时保持手术节段颈椎的活动度,为颈椎病的外科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方法自2005年12月至2008年3月,对16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显微减压后椎间植入Bryan人工颈椎间盘,平均随访时间17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改善,颈椎活动度良好,1例术后发生短暂......
作者:王贵怀;陈思源;杨俊 刊期: 2009- 03
-
原发性脑实质淀粉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淀粉样蛋白是一种不溶性的纤维状蛋白,不贮积在正常组织中,在病理状态下,沉积在细胞外和细胞间隙产生淀粉样变.若淀粉样蛋白在组织局部沉积,形成瘤样团块,则称为淀粉瘤[1-2].脑实质内淀粉瘤罕见,我们收治1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现报告该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其特点.......
作者:伊志强;闫昕;张秀茹;贺峰;胡世文;林贵军 刊期: 2009- 03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分析(附110例报告)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从2003年11月到2007年1月本组施行微血管减压手术的110例三叉神经痛病例.结果110例患者中,术中发现有血管压迫者107例,术后疼痛完全消失105例(95.4%),4例明显减轻,部分缓解1例.平均随访35个月,复发1例,经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三叉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好,安全可靠,对神经的损伤小......
作者:万亮;华续明;仲骏;李心远;王旭辉;李世亭 刊期: 2009- 03
动态资讯
- 1 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欧洲诊疗建议解读
- 2 儿童视路胶质瘤的诊疗现状
- 3 神经内镜治疗脑积水
- 4 血脑/血瘤屏障体外模型的构建、形态与功能特性
- 5 术中CT导航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 6 脊髓室管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 7 成人髓母细胞瘤伴多发性骨转移一例
- 8 山东省聊城地区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及颈动脉斑块分析
- 9 口服免疫耐受治疗颅脑创伤的实验研究
- 10 岩斜坡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 11 手术夹闭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外伤性动脉瘤一例
- 12 鞍区巨大动脉瘤误诊为脊索瘤一例
- 13 Caspase-3与VM26联合对U251作用的研究
- 14 载脂蛋白(a)基因遗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 15 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
- 16 河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改选换届会议召开
- 17 颅骨修补手术时机的选择与手术技巧
- 18 影像组学在胶质瘤精准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 19 后循环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 20 颅脑创伤后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误诊为脑性盐耗综合征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