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三叉神经痛合并根区蛛网膜粘连的病毒病因学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合并根区蛛网膜粘连与HSV-1感染的关系.方法对TN患者于显微血管减压术中见其三叉神经根区合并蛛网膜粘连者59例,取其蛛网膜作为实验组;未合并根区明显蛛网膜粘连的TN患者24例,取其蛛网膜作为病例对照组;采用PCR和West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其HSV-1特异性DNA片段、特异性抗原,并以20例外伤患者蛛网膜做正常对照.结果三组资料中DNA片段阳性率分别为:6......
作者:姬广福;陈剑;李刚;孙彦春;胡庆雷 刊期: 2011- 04
-
显微外科治疗脑干囊性结核瘤一例
患者女,14岁.因“间断性恶心及呕吐1周,加重伴气喘2d”入院.查体:呼吸频率30次/分,血氧饱和度100%,心率120次/分,无咳嗽及发热.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MRI:延髓背侧可见卵圆形稍长T1及稍长T2囊性病变;增强后见病变为两囊,二者相连且边界清晰,周边呈环状强化,大小约2.2cm×1.8cm×1.6cm(图1).胸部X线检查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延髓背侧囊性占位性病变,性质不明,拟行探查术......
作者:于金录;曲丽梅;李叶;黄海燕 刊期: 2011- 04
-
鞍区巨大动脉瘤误诊为脊索瘤一例
患者男,73岁.3年前因间断性头痛行MRI检查诊断为鞍区脊索瘤,而后行伽玛刀治疗.3年来头痛无明显缓解.4个月前症状加重并出现复视.查体:双眼视力及视野粗侧正常,右眼外展受限,右眼睑下垂.MRI平扫示鞍内、鞍上及蝶窦内不规则形肿块影,大小约3.5cm×4.2cm×3.8cm.T1WI及T2WI呈混杂信号,但均以等信号为主;垂体柄左移,双侧海绵窦受侵(图1a,b).CT平扫示蝶鞍骨质破坏(图1c).......
作者:杨偲;崔建礼;曲丽梅;李叶;于金录 刊期: 2011- 04
-
颈椎板切除术后颈椎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SirVictorHorsley于1887年第一次进行颈椎椎板切除术,用于颈髓肿瘤的切除.椎板切除术包括椎板、棘突及相应的棘间韧带、棘上韧带和黄韧带等后方约束性张力带的切除.由于破坏后部结构,引起骨及韧带缺陷和神经肌肉不平衡,可能引起颈椎生物力学改变,出现弧度与活动的变化,甚至出现颈椎不稳及畸形.......
作者:林国中;王振宇;马长城 刊期: 2011- 04
-
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常见并发症与对策
1893年,Mikulicz将玻璃管插入侧脑室,另一端置于皮下,这是早的永久性分流管,术后患者头围明显缩小[1].到上世纪70年代,脑室-腹腔分流术已成为治疗脑积水的常用手段.随着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的普及,分流手术并发症逐渐增多,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术后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宋明;战祥新;吴斌;张亚卓 刊期: 2011- 04
-
人脑干胶质瘤N-cadherin、E-cadherin及β-catenin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神经-钙粘素(N-cadherin)、上皮-钙粘素(E-cadherin)及相关因子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高、低级别人脑干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RT-PCR法检测不同级别脑干胶质瘤N-cadherin、E-cadherin及β-catenin的表达.结果N-cadherin蛋白在高、低级别脑干胶质瘤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NA的表达......
作者:马俊艳;武文浩;田永吉;历俊华;李德志;郝淑煜;阴鲁鑫;张力伟;万虹 刊期: 2011- 04
-
手术切除创伤性脑膜中动脉假性动脉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raumaticpseudoaneurysm,TPA)占颅内动脉瘤的比例不到1%[1].创伤性脑膜中动脉假性动脉瘤更是少见,脑膜中动脉TPA破裂导致的硬膜下及脑内血肿则极为罕见.近期我们成功治疗1例创伤性脑膜中动脉假性动脉瘤迟发破裂导致的脑内血肿患者,一期完成了脑内血肿清除及脑膜中动脉假性动脉瘤切除手术,报告如下.......
作者:吴晓华;鲍翔;单国进 刊期: 2011- 04
-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时间窗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不同时间窗内对动脉瘤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的效果,探讨早期血管内治疗能否改善动脉瘤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血管内治疗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至发病时间不同分为3组:A组在出血后24h内进行治疗;B组在手术至出血时间为24h-3d进行治疗;C组在3d后进行治疗.比较分析各组患者预后及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再出血、脑积水及脑血管痉挛.结果早期及超早期治疗组再出血、脑血管痉挛......
作者:张洪涛;吴鑫;陈永安;崔广强;潘树茂 刊期: 2011- 04
-
脑出血内、外科治疗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比较内、外科两种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所有已发表的脑出血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1)共纳入13个符合要求的RCT研究,包括脑出血患者2842例.(2)Meta分析结果显示脑出血内、外科治疗患者死亡率OR合并值在发病后1个月为0.73(0.48,1.1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发病3-12个月后OR合并值为0.77(0.64,0.91)......
作者:王宏勤;许世辉;刘晓东;范益民;郝解贺 刊期: 2011- 04
-
夹闭术与血管内治疗破裂性宽颈动脉瘤的比较
目的回顾性分析破裂性宽颈动脉瘤夹闭术及血管内治疗的疗效.方法确诊的143例破裂性宽颈动脉瘤患者分别采用夹闭术(83例)和血管内治疗(60例),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出院后6个月改良Rankin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改良Rankin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治疗组较夹闭术组复发率高,但并发症少,患者预后好.结论血管内治疗破裂性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
作者:孟雷;栾立明;许尚臣;赵光宇;庞琦 刊期: 2011- 04
动态资讯
- 1 桥小脑角区脑结核瘤一例
- 2 脑积水的临床诊治体会
- 3 颅脑创伤后昏迷患者脑脊液microRNA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初步筛选
- 4 颈动脉内膜切除与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疗效比较
- 5 神经修复导管的研究现状
- 6 第四脑室Schwann细胞瘤一例
- 7 垂体柄增粗的病因和诊疗进展
- 8 重组质粒pcDNA3.1 his-hTH与pEGFP-C2共转染骨髓基质细胞源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 9 床突旁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 10 2型神经纤维瘤病临床特征分析
- 11 基底动脉闭塞致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五例报告
- 12 基于国内单中心和网络数据库数据的垂体脓肿临床分析
- 13 血管内治疗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随访研究
- 14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附300例报告)
- 15 颈椎管内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 16 显微手术切除31例脊髓髓内胶质瘤分析
- 17 垂体腺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
- 18 水通道蛋白4小RNA干扰技术优化亚低温治疗脑水肿
- 19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钠诱导建立难治性癫痫动物模型及其脑组织P糖蛋白表达的研究
- 20 脊髓血管胚胎发育的研究对脊髓血管畸形治疗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