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原始三叉动脉动脉瘤破裂引起的海绵窦瘘一例
患者女,55岁.因左眼球结膜充血伴有水平运动障碍,左侧偏头痛和搏动性耳鸣入院.患者首诊于外院眼科,经1个月的保守治疗后,症状未缓解,转来我院.查体:复视,左眼球外展不能,左侧眼部及头部听诊有搏动性杂音,考虑颅内高流量病变.DSA示:左侧海绵窦瘘,高速血流通过同侧的眼上静脉和双侧岩下窦引流;同时,发现该患者存在左侧原始三叉动脉(PTA),造影显示PTA的海绵窦内段有一动脉瘤(图1),左侧椎动脉造影显......
作者:潘显辉;刘恋;贺红卫;张建斌;张书仁 刊期: 2012- 04
-
巨大颅眶沟通血管外皮细胞瘤一例
患者男,51岁.2年前左眼视野缺损、视力减退,9个月前左眼球突出伴头痛并逐渐加重.查体:神清,左眼球突出,左下睑外翻,双瞳不等大,左瞳光反射迟钝,左眼球固定,视力:左眼光感,右眼1.O.眼部B超:左球后实性占位,双玻璃体及右侧球后组织未见异常.CT示眼球后额颞侧见巨大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密度稍高于脑实质,内部密度欠均匀,可见多发小片状低密度改变.肿物大小约39mm×53mm,与周围脑实质分界清晰,向......
作者:徐建新;吴喜;丁建魁 刊期: 2012- 04
-
岩斜区肿瘤的手术入路
岩斜区肿瘤的外科治疗涉及多种手术入路,针对肿瘤主体部位、侵及方向、供瘤血管以及毗邻结构的不同,其手术入路的选择也有所不同[1-3].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立体定向技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以及影像学的发展,神经外科医生对岩斜区肿瘤常用的手术入路进行了多种探索和改进.本文将对岩斜区肿瘤的各种常用手术入路做一综述.一、经颅底岩斜区前方入路包括(经颧弓或眶颧)额颞(翼点)入路,由翼点入路演化而来.20世纪......
作者:唐勇;王汉东;马驰原 刊期: 2012- 04
-
难治性垂体腺瘤的治疗现状和展望
垂体腺瘤是发生在腺垂体的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系统的放射学检查和尸检结果显示,垂体腺瘤占普通人群的17%左右[1],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上升.垂体腺瘤虽然是良性肿瘤,但由于垂体特殊的位置和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垂体腺瘤具有双重作用,即内分泌学和肿瘤学的影响.大部分分泌型垂体腺瘤首先出现垂体激素高分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如闭经-泌乳综合征、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库欣病......
作者:代从新;蔡锋;刘小海;马四海;姚勇;王任直 刊期: 2012- 04
-
脑和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治研究现状
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malformations,CMs)是一种低血流量的血管畸形,目前认为属于非真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CMs主要发生在颅内,而在脊髓中少见,多为髓内型[1-2].CMs在脑中不同部位的发生率与该部位的脑容积有关系,所以幕上的病变发生率高,且以额颞叶皮质下的白质中或基底节区多见,幕下少见,多数位于小脑及脑干内.脑外病灶相对少见,主要发生在颅底,常见于海绵窦和颅中窝.CMs......
作者:李佳;杨新宇;张建宁;杨树源 刊期: 2012- 04
-
脑干胶质瘤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脑干胶质瘤占脑干肿瘤的75%,有两个发病高峰分别为7~9岁和40~50岁.脑干胶质瘤更常见于儿童,占儿童颅内肿瘤的10%~20%,预后差,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5-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9-12个月,2年生存率仅为10%~25%;在成人脑干胶质瘤约占1.5%~2.5%,预后要明显好于儿童,中位生存期可达85个月[1-2].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放疗和化疗的进步,脑干胶质瘤的总体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
作者:武文浩;田永吉;张力伟 刊期: 2012- 04
-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D-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脊髓横断后立即以明胶海绵吸附10μlhAD-MSCs(约2×105个)或等量PBS液植入脊髓两断端之间.术后每周应用BBB评分评价大鼠后肢运动功能;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hAD-MSCs在脊髓内的存活、分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受损脊髓远端组织NF-200表达.结果hAD-MSCs......
作者:喻皇飞;方宁;陈代雄;余丽梅;章涛;刘祖林;万卫红;赵春华 刊期: 2012- 04
-
高压氧治疗神经外科术后感染的体会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自2003年1月至2011年10月采用高压氧治疗神经外科术后感染.共50例,男34例,女16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术后合并感染24例,颅内和脊髓内肿瘤切口术后感染16例,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10例.患者伤口分泌物或脑脊液细菌培养≥3次阳性,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并核左移,均有不同程度感染症状和体征.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治疗组各25例.2.方法:两组术后均依......
作者:王伟志;赵志军;刘明;张春阳 刊期: 2012- 04
-
颅底外科对我们的挑战
颅底外科从解剖学角度看仅涉及一个解剖结构,从疾病起源发病上看,它又涉及了多个学科,如神经外科、眼、耳鼻喉科、颌面外科、头颈外科、整形外科等学科,所以,很难确定它的学科归属.由于颅底疾病的复杂性,传统意义上的学科划分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局限性,同时也增加了治疗费用和医疗成本的支出.颅底外科历史很短,前辈们不断探索、创新和积累,总结出有价值的经验,为颅底外科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由于医疗设备和器械的革新......
作者:张力伟 刊期: 2012- 04
-
前颅底中线区大型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前颅底中线区大型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17例前颅底中线区大型脑膜瘤.采用单额开颅经纵裂入路10例,双额开颅额下入路7例.结果根据脑膜瘤切除Simpson分级,肿瘤全切除(SimpsonⅠ、Ⅱ级)14例,近全切除3例.结论单额开颅经纵裂入路和双额开颅额下入路都能够达到全切除前颅底中线区大型脑膜瘤的目的,前者经单侧额部入路,术中仅影响单侧额叶,术后脑组织损伤较后者轻,且......
作者:鲁祥和;王旭阳;曾博;苏志鹏;陈贤斌;吴近森 刊期: 2012- 04
动态资讯
- 1 颌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的解剖学研究
- 2 颅咽管瘤手术入路的选择策略
- 3 显微手术切除31例脊髓髓内胶质瘤分析
- 4 荧光蛋白、超顺磁氧化铁双标胎鼠神经干细胞建立
- 5 高密度脑电图源定位在难治性癫痫中的应用
- 6 miR-203靶向抑制survivin影响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 7 脑内病灶简易精确CT头表定位法
- 8 急性颅脑创伤患者IL-6,TNFa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9 支链氨基酸氨基转移酶1在恶性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10 椎管肿瘤切除后椎板棘突复位术18例分析
- 11 基于国内单中心和网络数据库数据的垂体脓肿临床分析
- 12 外伤性颈段脊柱、脊髓损伤的手术疗效分析
- 13 赛勃刀的临床应用进展
- 14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方式比较(附86例分析)
- 15 下丘脑错构瘤所致癫痫的手术治疗
- 16 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外科治疗
- 17 高血压脑出血性脑疝的治疗
- 18 微小RNA-451抑制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实验研究
- 19 口服免疫耐受治疗颅脑创伤的实验研究
- 20 小脑幕的倾斜度对松果体区肿瘤手术入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