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颅内血管外膜细胞瘤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血管外膜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HPC)是一种颅内少见肿瘤,由于其具有复发及转移的趋势,近年来诸多国内外学者围绕着减少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期,对颅内HPC的治疗策略及预后因素做了深入研究,现综述如下.一、临床表现及病理中枢神经系统HPC与脑膜瘤不同源,HPC起源于毛细血管上的Zimmerman细胞[1],具有生物学侵袭性,可原位复发和远处转移.2007年WHO分级将HPC定义为......
作者:杨阳;吴震;张俊廷 刊期: 2013- 12
-
颅内动脉瘤壁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目的筛选动脉瘤壁差异表达蛋白质,为动脉瘤形成和破裂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思路.方法收集破裂的14例动脉瘤壁标本,以匹配的14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颞浅动脉做正常对照,等量混合同组内标本,采用同位素标记的绝对和相对定量技术(iTRAQ)和2D-LC-MS/MS法进行差异蛋白质分析.结果共鉴定出蛋白质915个,其中差异2倍以上的蛋白质有255个,包括102个上调蛋白和153个下调蛋白.上调的蛋白质主要与细胞免......
作者:王道奎;王成东;曲秉坤;王喆;鞠吉雨;王玉亭;王增武;闫红梅;曹培成 刊期: 2013- 12
-
332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332例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270例,女62例,其中哈萨克族213例,汉族119例;年龄4~93岁,10岁以下28例,10~19岁21例,20~29岁73例,30~39岁74例,40~49岁58例,50~59岁41例,60~69例19例,70岁以上18例.颅脑损伤主要外部因素有:骑马摔伤多见,占57%,主要是哈萨克族患者;摩托......
作者:夏依木拉提·夏依马尔旦;梅拉·哈万;阿依恒·曲库尔汗 刊期: 2013- 12
-
重视帕金森病外科治疗的理念
帕金森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是以肢体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起动困难、姿势反射丧失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817年由英国医生JamesParkinson正式报道.早期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均为探索性,手术靶点五花八门,经过实践有些失败,有些虽可使僵直、震颤得到消失,但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以失败告终.此后,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加深对大脑解剖、帕金森病的病理和生理认识,促进神经外科医生寻找更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傅先明 刊期: 2013- 12
-
帕金森病丘脑腹中间核毁损术靶点的预定位及调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丘脑腹中间核(Vim)毁损术中靶点的定位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行Vim毁损的P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定位方法,即术中测量MRI定位片中第三脑室宽度、AC-PC线的长度,并据此对标准靶点的坐标做出相应调整,再通过术中电生理刺激对靶点位置进行二次调整.结果34例患者的平均连合间径长度及第三脑室宽度与立体定向图谱中的相应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9例根据MRI定......
作者:刘将;魏祥品;傅先明;牛朝诗;李光群;汪业汉 刊期: 2013- 12
-
颞叶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继发于颞叶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癫痫的临床特点、癫痫灶定位方法、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24例因癫痫行外科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颞叶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患者.结果24例肿瘤均全切除,并在颅内脑电指导下对癫痫灶进行切除,其中4例行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17例行颞叶及海马切除,3例行包括病灶的颞叶皮层切除.随访1~4年,EngleⅠ级19例,Ⅱ级5例,病理检查均为节细胞胶......
作者:林久銮;周文静;张光明;田宏;石岩芳;胡京霞;张玉琪;左焕琮 刊期: 2013- 12
-
颞叶新皮层癫痫的颅内电极研究
目的对于颞叶新皮层存在局灶性损害的癫痫患者,应用颅内电极记录新皮层病灶部位及海马的发作期电活动,以判断海马是否是独立的致痫灶.方法总结8例患者,入选标准:MRI显示一侧颞叶新皮层存在局灶性的损害,双侧海马形态基本正常,无萎缩及肿胀等变化;术后随访1年以上.分析颅内脑电图临床发作及电发作的起源部位.结果颅内脑电图共记录到临床发作65次,电发作16次,其中起源于颞叶内侧的临床发作24次,电发作7次.仅......
作者:孙朝晖;周文静;石岩芳;左焕琮 刊期: 2013- 12
-
大脑半球后象限切开术治疗颞顶枕叶癫痫二例并文献复习
对于一侧大脑半球后象限(颞、顶、枕叶)起源的癫痫,多选择病灶切除或保留运动皮层的多脑叶切除术.作者对2例大脑半球后象限癫痫患者实施后象限切开术,随访1年以上,癫痫发作完全停止.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尹绍雅;冯梅;李清云;张雪青;岳伟;赵爱军;刘清军;张玉琴 刊期: 2013- 12
-
CT与MRI导航下半月神经节射频术中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以CT或MRI影像为导向在神经导航下半月神经节射频术中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56例,随机分为CT组(C组)和MRI组(M组)各128例,分别利用导航系统进行穿刺和半月神经节射频.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记录术后1、7d、1、6、12、24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并根据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评分系统评估镇痛效果.结果两组穿刺的成功率和穿......
作者:丁卫华;孙建良;张洪海;李庆华;汪荣;俞一歆;邓芳 刊期: 2013- 12
-
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以beta振荡为特征的帕金森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当患者丘脑底核神经元电活动表现为beta振荡,观察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P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接受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丘脑底核神经元电活动均为beta振荡.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6、12个月进行PD综合评分量表(UPDRS)、运动障碍评分并计算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D),统计两项结果的改善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在术后1、6和12个月,UP......
作者:张弨;王垚;王慧敏;张凯;张建国;孟凡刚 刊期: 2013- 12
动态资讯
- 1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与思考
- 2 PJ34在创伤性颅脑损伤中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3 儿童后纵隔椎管肿瘤的分型和治疗
- 4 脑室镜或脑室镜-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脑积水
- 5 90例复杂寰枕部畸形的手术治疗
- 6 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
- 7 2016年美国《重型颅脑创伤治疗指南(第四版)》解读
- 8 术中皮层脑电监测在癫痫手术中的应用
- 9 外伤性硬膜窦血栓一例
- 10 复杂性难治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治疗探讨
- 11 耳前直切口经颞下入路切除海绵窦区脑膜瘤
- 12 脊膜瘤手术中切除硬脊膜内层的临床疗效分析
- 13 脑积水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体会
- 14 脊髓内日本血吸虫病四例并文献复习
- 15 颅颈交界区的三维解剖学研究
- 16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创伤性颅脑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 17 半椎板切除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
- 18 神经纤维瘤病Ⅰ型伴发颈髓间变神经节细胞胶质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 19 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颈内动脉虹吸部动脉瘤二例
- 20 miRNA-451调控人脑胶质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发生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