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舌下-面神经吻合术治疗前庭神经鞘瘤术后面瘫
目的探讨舌下-面神经吻合术治疗前庭神经鞘瘤术后面瘫的效果、策略和显微外科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行舌下-面神经吻合术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舌下-面神经吻合术与肿瘤切除的时间间隔为1-13个月(平均7.6个月).术前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Ⅵ级13例,Ⅴ级3例.术后Ⅱ级2例,Ⅲ级10例,Ⅳ级4例;15例患者闭眼能力恢复理想,恢复了静态时面部对称性和某些随意运动.结论舌下-面......
作者:苏少波;岳树源;张建宁 刊期: 2013- 04
-
帕金森病患者丘脑腹外侧核团神经元振荡活动特点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丘脑腹外侧核团(Vop/Vim)神经元振荡活动与PD症状的关系.方法23例PD患者在接受立体定向丘脑毁损术时应用微电极和肌电记录技术采集细胞和肢体电活动.单细胞和峰间隔分析鉴别细胞放电频率和模式;功率谱分析神经元振荡活动与症状的关系.PD综合评分量表(UPDRS)进行疗效评估.结果114个振荡活动神经元中78%伴有震颤节律,并与肢体震颤相关;22%伴有β节律.发现震颤节......
作者:何柳;庄平;张宇清;李建宇;李勇杰 刊期: 2013- 04
-
儿童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的临床研究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儿童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27例手术治疗的儿童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的临床资料.采用KPS评分对手术前后及随访状况进行评估,比较手术前后与随访KPS评分的差异.结果全切除26例,部分切除1例,手术前后平均KPS评分分别为(71.85±15.20)、(68.15±7.86);随访27例,时间为12-138个月,随访平均KPS评分为(87.78±9.34),均无再次出血.手术......
作者:杨阳;张俊廷;李达;郝淑煜;王亮;汤劼;肖新如;吴震;张力伟 刊期: 2013- 04
-
枕颈内固定与植骨融合治疗先天性复杂寰枕畸形
目的探讨枕颈内固定并植骨融合治疗先天性复杂寰枕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复杂寰枕畸形患者,其中17例行后颅窝减压+枕颈植骨固定融合术,4例行经口咽寰枢椎间软组织及骨性组织切除减压,齿状突复位减压+后路后颅窝枕骨大孔减压术+枕颈植骨固定融合术;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结果寰枢脱位并存在延颈髓腹、背侧受压者,选择经口咽寰枢椎间软组织及骨性组织切除减压齿状突复位减压+后路后颅窝枕骨大孔减压术+枕颈植......
作者:龚会军;赵学凌;余化霖;刘文春;孙涛;王飞;夭晓艳;王焕之 刊期: 2013- 04
-
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成功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手术机制和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术前MRI显示第四脑室异常扩张和“喇叭形”中脑导水管出口,其中9例效果良好;另外7例无此影像学特征的均失败而需进一步行分流术.结论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是治疗部分交通性脑积水的有效手段,而近端脑池梗阻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第四脑室......
作者:刘华;漆松涛;彭玉平;樊俊;李伟光 刊期: 2013- 04
-
髓内原发良性黑色素瘤一例
患者女,60岁.因走路不稳1年,加重3个月入院.1年前无诱因出现走路不稳,中药及理疗后症状稍缓解,3个月前症状加重,出现间歇性跛行,便秘,小便正常.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未见色素沉积及色素斑块,T9~10节段棘突压痛,双下肢痛温觉减退,以远端为著,双下肢肌力Ⅴ级,双侧膝跟腱反射活跃,双侧Babinski征阳性.MRI示T9~10髓内见椭圆形短T1、短T2信号影,大小约15mm×10mm,边界清楚,信......
作者:姚宝军;王新亮;王文犀;庞志宏;张文坡;卢进发;郭立刚 刊期: 2013- 04
-
延髓腹侧呼吸上皮源性囊肿一例
患者女,40岁.主因晕厥、咽部流液感、左耳听力下降7余年就诊.查体:神清语利,双瞳孔等大,对光反应灵敏,眼动充分,面纹对称,左耳听力下降,伸舌自如居中,舌肌未见萎缩,咽反射存在,颈软无抵抗,深浅反射存在,四肢活动自如,肌力肌张力正常,闭目难立征阳性,左侧巴氏征阳性.术前MRI示(图1a):延髓右前可见短T1长T2信号,不能强化.全麻下行右侧远外侧开颅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脑干腹侧偏右,灰白色,......
作者:王明栋;倪明;贾桂军;刘向辉;王洪;史彦芳 刊期: 2013- 04
-
颅骨成形术后脑出血一例
患者患者男,41岁.2011年05月21日因车祸致重型颅脑创伤,在我院行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术后3周病情逐步稳定并好转,意识清楚,左侧肢体轻偏瘫,35d出现脑积水.于7月12日行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患者左上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Ⅳ级,病情稳定(图1),家属要求行颅骨修补术.于8月25日在全麻下行右颞顶部颅骨修补成形术,从颅骨缺损区脑外假膜间分离,过程顺利,无假膜破损及脑脊液漏,无脑损伤,......
作者:王统海;袁玉乾;宋熙庆 刊期: 2013- 04
-
替莫唑胺治疗难治性垂体腺瘤的研究进展
垂体腺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25%,人群发病率约为17%,居颅内肿瘤的第二位[1].除了垂体催乳素(PRL)腺瘤,大部分垂体腺瘤首选手术治疗,但约30%~40%的肿瘤呈侵袭性生长,容易侵犯周围组织,包绕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甚至破坏鞍底及斜坡骨质,手术难以全切肿瘤[2].还有约15%为不典型垂体腺瘤,细胞分裂增殖能力很强,Ki-67标记指数大于3%,P53免疫反应呈强阳性[3],这类肿瘤多为侵袭性......
作者:代从新;马四海;蔡锋;刘小海;姚勇;王任直 刊期: 2013- 04
-
侵袭性垂体腺瘤临床、病理特点及侵袭机制的研究进展
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肿瘤向鞍区周围组织浸润,破坏正常结构,突破垂体包膜,侵蚀蝶骨、蝶窦、鞍底硬膜,浸润血管壁,侵入海绵窦和周围脑组织,称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invasivepituitaryadenomas,IPA).IPA有恶性生物学行为:高度增殖、侵袭性增长、手术难以全切、复发等.早在1986年Scheithauer等[2]就提出IPA是垂体腺瘤与垂体癌中间的......
作者:张翠萍;孙异临 刊期: 2013- 04
动态资讯
- 1 神经导航结合管状脑牵开器切除侧脑室脑膜瘤的显微手术疗效分析
- 2 椎管内肿瘤术中应用钛板行椎管重建
- 3 正常大鼠脑动脉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电流特征
- 4 幕上脑膜瘤继发癫痫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手术治疗效果
- 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抑制胶质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 6 76例听神经瘤手术的面、听神经保护
- 7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迟发性肌张力障碍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8 光动力辅助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
- 9 颈动脉残腔综合征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 10 眼眶肿瘤的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
- 11 肺泡灌洗治疗脑外伤肺部并发症
- 12 血管内栓塞失败后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
- 13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血泡样动脉瘤手术治疗
- 14 经胼胝体-透明隔间腔-穹隆间入路切除下丘脑错构瘤术后血电解质紊乱
- 15 鞍内置管引流预防垂体腺瘤经蝶术后瘤床渗血
- 16 负载siRNA药物治疗神经胶质瘤载体的研究进展
- 17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评价软通道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
- 18 颅咽管瘤术后激素替代治疗
- 19 颈椎前路显微椎间盘切除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 20 立体定向Ommaya囊置入术治疗脑脓肿7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