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年第5期文章
  • 大型垂体腺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研究大型垂体腺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结果,探讨其治疗方法和策略.方法回顾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垂体腺瘤病例,对56例直径超过3cm的垂体腺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及显微操作技术、辅助放疗和药物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鼻蝶窦入路40例,经颅入路16例.肿瘤全切27例,次全切25例,部分切除4例.随访获得全切患者仅2例,2年后复发.未能全切除的29例患者中,动态观察无明显生长者9......

    作者:张智峰;刘献志;徐滨;杨波;宋来君;王树凯 刊期: 2013- 05

  • 侵袭性垂体腺瘤治疗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手术疗效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外科垂体瘤组37例海绵窦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结果37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经鼻蝶27例,分期经鼻蝶2例,经颅4例,联合入路4例.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14例,部分切除12例.术后症状改善28例,缓解5例,未愈4例.术后辅助治疗11例.随访5~51个月,中位时间25个月,复发13例,复发率35%,复发患者平均无复发生存时间......

    作者:万学焱;徐钰;张华楸;刘胜文;肖群根;张所军;雷霆 刊期: 2013- 05

  • 神经电生理监测对听神经瘤切除术中面神经的保护作用

    在听神经瘤切除术中面神经容易受到损害,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因此,听神经瘤切除术中面神经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1-2].术中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通过诱发肌电图的监测,可以准确判断脑神经位置及走行,大程度避免脑神经的损伤,利于术者避开重要的神经结构或者及时终止危险操作,防止出现不可逆的神经损伤[3-4].本研究回顾分析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

    作者:陈刚;张杰;董军;张振宇;艾克拜尔;杨小朋 刊期: 2013- 05

  • 血管瘤型脑膜瘤的诊治(附27例报告)

    血管瘤型脑膜瘤作为脑膜瘤的一种病理亚型,约占全部脑膜瘤的2.1%[1],WHO分级为Ⅰ级,其血运极丰富,术中出血汹涌,止血困难.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1997年1月至2011年2月手术病理证实27例血管瘤型脑膜瘤,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国;王传伟;王宏伟;刘玉光 刊期: 2013- 05

  • 垂体腺瘤细胞形态变化及Ki-67、MMP-9蛋白表达与肿瘤侵袭性的临床病理研究

    目的研究侵袭性垂体腺瘤病理形态学变化特征及细胞核内增殖抗原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侵袭性、非侵袭性腺瘤中的表达,探讨细胞形态变化与蛋白表达相关性及与肿瘤侵袭性的影响.方法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手术标本125例,依据是否有侵袭性分为两组,通过光镜、电镜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特征及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Ki-67、MMP-9蛋白表达.结果侵袭性组瘤细胞......

    作者:郭凌川;郑玉双;惠国桢;李向东;惠品晶;刘卫硕;康苏娅;毛棣华;刘振延 刊期: 2013- 05

  • 乳头状脑膜瘤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颗粒的内皮和纤维母细胞,其发生率约占颅内原发肿瘤14%~20%[1],大多数脑膜瘤为良性(WHOⅠ级),约占90%,非典型性(WHOⅡ级)约占4.7%~7.2%,而恶性脑膜瘤(WHOⅢ级)少见,仅占1%~3%[2].乳头状脑膜瘤(papillarymeningioma,PM)属恶性脑膜瘤,极为少见,现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2月手术治疗的3例PM并结合文献的16例报告如下......

    作者:姜海涛;张健;费昶;衡雪源;王新功;程彦昊;戴超;王世峰 刊期: 2013-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