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年第7期文章
  • 20例颅内微小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体会

    颅内微小动脉瘤(大直径≤3mm)瘤腔小、置管困难,介入栓塞术中并发症多,术中破裂出血率高达8%[1-2].但是,近几年随着介入材料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微导丝、微导管、弹簧圈的改进和更新,术中并发症逐渐减少[3].对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20例颅内微小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进行总结并报告.......

    作者:张贺;王丽滨;史学斌;贾刘辛;李俭;杨健 刊期: 2013- 07

  • 双微导管技术栓塞颅内动脉瘤(附58例报告)

    目的评估采用双微导管技术在“中等”颈宽颅内动脉瘤栓塞中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分析58例颅内动脉瘤,瘤颈/瘤体为0.5~1.0,采用单侧股动脉穿刺入路,应用1个四相Y形阀通过指引导管把2支微导管置入动脉瘤腔内,根据瘤体形态,两管头端的深浅和位置进行合适的调整,通过微导管先后、同时或交替地将弹簧圈填塞入动脉瘤,始终有一弹簧圈起稳定作用暂不解脱,待致密填塞动脉瘤后,解脱全部弹簧圈.结果58例应用双微导管技......

    作者:喻博;洪杨;陈亮宇;奚卓;于明军;郑健;阙中有;刘云会 刊期: 2013- 07

  • 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腺瘤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治疗本会

    垂体腺瘤是神经外科鞍区常见肿瘤,人群发生率一般为1/10万,在颅内肿瘤中仅次于胶质细胞瘤和脑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近20余年来,神经内镜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1992年Jankowski等[2]报道单纯内镜下行经鼻蝶窦人路切除垂体腺瘤后,神经内镜下经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逐渐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

    作者:齐震;王春生;郝华超;王鹏;耳思远;杨军 刊期: 2013- 07

  • 神经内镜下清除颅内血肿的实验研究

    目前,国内外学者应用神经内镜清除颅内血肿做了一些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证实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治疗方法[1].而目前绝大多数内镜下清除血肿的治疗为内镜控制下的手术,利用神经内镜提供视野及照明,内镜外用吸引器或普通碎吸器吸除血肿,还存在一些不足.......

    作者:纠智松;周锦尧;邱晓瑜;漆松涛;彭玉平 刊期: 2013- 07

  • 颅底脊索瘤的内镜经鼻手术治疗分型及入路

    目的探讨一种适合内镜经鼻手术治疗需要的颅底脊索瘤临床分型及入路选择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使用内镜经鼻手术治疗的133例颅底脊索瘤病例资料.依据内镜经鼻手术斜坡解剖区域分类方法对脊索瘤进行临床分型.其中,主体位于颅底中线区域116例:(1)主体位于前颅底6例;(2)主体位于上斜坡7例;(3)主体位于上中斜坡42例;(4)主体位于中下斜坡8例;(5)主体位于下斜坡21......

    作者:桂松柏;宗绪毅;王新生;李储忠;赵澎;鲁润春;张亚卓 刊期: 2013- 07

  • 神经内镜下经鼻脑脊液鼻漏修补术

    脑脊液鼻漏对神经外科医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过去多进行开颅修补,创伤大,成功率低,治愈率多在73%以下[1].近20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经鼻行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已成为较好的途径,其安全和有效性得到了肯定.我院近6年来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脑脊液漏修补术对18例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吴永刚;郑勇;吴红星;王继超;刘伟;高峰;张诚;杨小朋 刊期: 2013- 07

  • 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治疗小脑脑桥角表皮样囊肿

    表皮样囊肿占到颅内肿瘤的1%,其中40%~60%好发于小脑脑桥角(cerebellopontineangle,CPA)[1].肿瘤具有沿着蛛网膜间隙生长的特点,包绕周边的神经血管结构,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我们自2007年1月到2011年12月应用内镜结合显微镜微创切除CPA表皮样囊肿共11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兵;鲁晓杰;李江安;王清;王鹏 刊期: 2013- 07

  • 第三脑室后部肿瘤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及活检术疗效随访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肿瘤合并脑积水使用神经内镜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和活检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收集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内镜组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2例第三脑室肿瘤合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和随访信息,分析该术式的疗效.结果随访6个月~4.5年,22例患者中,术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8例;显著改善2例,其中1例仍有视物模糊,1例轻度头痛;恶化者2例,1例术后1个月发生全脑转移,......

    作者:王飞;宗绪毅;王新生;李储忠;鲁润春;张亚卓 刊期: 2013- 07

  • 神经内镜治疗迟发特发性中脑导水管狭窄脑积水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thirdventriculostomy,ETV)对迟发特发性中脑导水管狭窄(Late-onsetidiopathicaqueductstenosis,LIAS)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5例LIAS患者,在神经内镜下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并利用MRI、临床症状、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在术前和术......

    作者:郭文龙;詹升全;王鹏;周东;唐凯;秦琨 刊期: 2013- 07

  •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前交通动脉及其周围区域的解剖学研究

    前父通动脉复合体(anteriorcommunicatingarterycomplex,ACoAC)周围区域是颅内病变常见的发病区域,了解此区域内镜下的解剖关系对进行相关病变的手术有很大的帮助.材料与方法1.材料:颅脑冠状位和矢状位CT扫描后,选取蝶鞍型蝶窦尸头10具,经乳胶灌注并放置48h备用,另选取成人带有视神经及嗅神经的颅底标本10具;DELON硬质内镜及其相关配套器械和设备,选用0°、30......

    作者:李盛善;蔡恩源;肖瑞霞;李环廷;马俊伟;张亚召 刊期: 2013-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