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颅脑损伤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经验分析与总结
目的总结分析颅脑损伤伴发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急性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外伤中心收治的经脑脊液培养证实颅内感染的颅脑损伤患者,分析出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多菌种以及G-/G+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82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颅内感染.检出细菌97株,主要的致病菌是鲍曼不动杆菌,占所有病原菌的28.9%.入院时GCS评分(OR:7.4......
作者:李智奇;吴惺;胡锦;高亮;吴雪海;金毅;虞剑;孙一睿;杜倬婴 刊期: 2014- 11
-
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脑脊液漏的治疗对策
目的探讨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发生脑脊液漏的常见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5例垂体腺瘤在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中出现脑脊液漏的18例患者.术中采用人工硬脑膜或自体脂肪及生物胶修补脑脊液漏口,根据术中修补情况,术后可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结果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出现脑脊液漏的18例患者经术中修补后,术后均未出现脑脊液漏.其中3例发生颅内感染,经腰大池引流和抗生素治疗后痊愈.......
作者:黄磊;管修东;贾旺;贾桂军;陈辉;刘畅;倪明 刊期: 2014- 11
-
以中枢性尿崩起病的韩雪柯氏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韩雪柯氏病(Hand-Schuller-Christaindisease,HSCD)是朗格罕氏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cellhistiocytosis,LCH)的一种,后者是一组罕见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1],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因此,正确的病理取材非常重要.本文报道我院2013年收治并通过手术取得病理诊断的1例儿童HSCD,结合文献进行复习,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病理特征、诊......
作者:高路;廖若西;郭毅;钟定荣;幸兵 刊期: 2014- 11
-
面神经结构与功能可视化技术在大型听神经瘤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术前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行面神经成像,术中联合面神经肌电图监测,实现面神经结构与功能的可视化,探讨其在大型听神经瘤手术中保护面神经的意义.方法选取15例大型听神经瘤(内听道外大径≥30mm)病例,术前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显示肿瘤侧面神经,术中行面神经动态、主动刺激肌电图监测,并在术中验证术前面神经定位准确与否,术后定期随访评估面神经功能.结果13例面神经可通过弥散张量纤......
作者:张玉海;邹元杰;刘翔;章文斌;张锐;陈永严;黄庆玖;肖朝勇;刘文 刊期: 2014- 11
-
表面肌电图在脑瘫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患者手术前后下肢肌电活动的变化,探讨表面肌电检测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型脑瘫中的应用.方法对218例痉挛型脑瘫患者行神经外科治疗,其中周围神经缩窄术171例,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切断术47例.采集患者表面肌电信号,时域法分析患者肌电信号的均方根(RMS),改良Aswoah痉挛量表(MAS)评估肌张力,徒手肌力检查法(MMT)评估肌力.方差分析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RMS的变化,Spear......
作者:苗素华;马羽;陈业涛;陈莹;王世杰;张玉琪 刊期: 2014- 11
-
双侧椎旁Wiltse间隙入路治疗腰椎滑脱13例
目的分析双侧椎旁Wiltse间隙入路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13例Ⅰ~Ⅱ°腰椎滑脱患者,均在神经电生理监测和显微镜下,采用双侧椎旁Wiltse间隙(多裂肌与长肌间隙)入路MIS-TLIF治疗.分析本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局部伤口疼痛时间和术后腰腿痛缓解时间;记录术前、术后1、3、7d肌酸磷酸激酶(CPK-MM)水平......
作者:陈春美;张伟强;蔡刚峰;王锐;陈琰;庄源东;傅超锋;石松生;杨卫忠 刊期: 2014- 11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与小儿胶质瘤发病和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索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基因与小儿胶质瘤恶性分级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北京天坛医院2009年至2012年期间小儿神经外科病房收集的小儿胶质瘤标本(年龄≤15岁)70例,7例成人癫痫患者颞叶切除标本,Westernblot以及RT-PCR方法检测HDAC3的蛋白表达和转录水平的表达,分析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相关分析检测HDAC3表达与患儿生存期的相关性.生存分析检测HDAC3表......
作者:朱晋;张玉琪;万虹;姜涛 刊期: 2014- 11
-
颈外动脉超选择性栓塞在颅内高血运脑膜瘤手术中的意义
脑膜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其起源于脑膜与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大部分来自蛛网膜细胞,治疗上首选手术切除.对于血供丰富的脑膜瘤,往往术中出血较多,术野不清,给手术带来极大困难,故术前超选择性栓塞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于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采用术前颈外动脉超选择性栓塞联合显微手术切除42例高血运脑膜瘤,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施远;曾春;蒋永明;龙勇;石海平 刊期: 2014- 11
-
额叶过度运动发作的起源灶与发作症状分析
过度运动发作是特定的发作形式,典型表现为躯干和大关节的复杂运动,并可伴有发声和情感表现,常见于额叶发作,额叶癫痫中15%~27%有过度运动发作[1].近年来研究发现额叶过度运动多起源于前运动区内侧和额叶腹内侧面,也有部分报告发现其起源于颞叶、顶叶和岛叶2-4].本文选取2005年11月至2011年4月,28例表现为过度运动发作的药物难治性额叶癫痫,随访了15例在我院行颅内电极植入后行病灶切除,术后......
作者:孙朝晖;周文静;张光明;林久銮;石岩芳 刊期: 2014- 11
-
虚拟现实环境下鞍区肿瘤的术前规划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在鞍区肿瘤术前规划制定中的作用.方法87例拟采用手术治疗的鞍区肿瘤患者,分别采集多种医学影像数据,输入Dextroscop术前计划系统,在VR环境中还原为一个空间立体的三维物像.从而在术前充分获得肿瘤,脑组织,颅底骨质以及神经血管全面而直接的信息,再利用工具进行观察,测量、手术模拟等操作,制定周密的手术规划.并与未行虚拟规划的20鞍区肿瘤病例进行比较手术时间,手术全切率......
作者:张晓硌;王镛斐;李士其;吴劲松;寿雪飞;沈明;庄冬晓;裘慧佳;马增翼 刊期: 2014- 11
动态资讯
- 1 颈椎板切除术后颈椎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 2 Neuroform EZ构建“Y”形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初步经验
- 3 枢椎椎板螺钉用于颅颈交界区后路固定的疗效评价
- 4 颅内动脉瘤形成和破裂因素的研究现状
- 5 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监测的临床意义
- 6 神经外科坐位手术
- 7 双侧分期颈动脉内膜切除术33例临床分析
- 8 垂体腺瘤伴Rathke囊肿的临床特征分析
- 9 椎基底动脉系缺血时植物神经作用的实验研究
- 10 经颅硬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损伤
- 11 听神经瘤伽玛刀治疗后并发脑积水成因分析
- 12 弥散张量成像的脑神经示踪重建及临床应用研究
- 13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动态血糖监测
- 14 后颅窝巨大表皮样囊肿合并Klippel-Feil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 15 抗NI-35重组单链抗体基因cDNA的合成与克隆
- 16 BMP/α-TCP修补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 17 髓母细胞瘤的分子生物学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 18 脊髓空洞症合并夏科氏关节六例分析
- 19 多发性脑膜瘤的临床和组织学特点
- 20 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