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4年第12期文章
  • 介绍一种卧位安装立体定向框架的方法

    基于框架的立体定向术中,受定向仪有效工作范围的限制,框架安装不当,可能无法定位或妨碍术中操作.经典方法采用耳钉固定,容易在旋紧固定钢钉时,因框架移位造成病人外耳道剧烈疼痛.对意识不清或卧床病人,安装框架更加困难.我们使用LEKSELL-G型立体定向仪,采用了一种卧位安装法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介绍如下.......

    作者:刘凤强;高连升;陈鹏;傅伟明 刊期: 2014- 12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

    目的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中如何防止脑缺血及过度灌注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29例(35例次)接受CEA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分为双侧狭窄组及单侧狭窄组.设定经颅多善勒监测指标以调控血压.临时阻断(以下简称临阻)后,若术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CAVm)低于临阻前的70%,则提升血压;解除临阻后,若术侧MCAVm超过临阻前的100%,则降低血压.手术前、后均行血管超声、CT血管造影、CT灌注......

    作者:张白;惠品晶;黄亚波;汤文宇;吕琦;颜燕红;惠国桢 刊期: 2014- 12

  • 直接联合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缺血型烟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直接联合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缺血型烟雾病的疗效.方法对20例缺血型烟雾病患者行直接血管重建术(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结合脑-硬脑膜-动脉-颞肌融合术,术后随访6个月~2年.术后采用CTA、DSA、MRI及MRI灌注成像评价手术效果.结果17例缺血型烟雾病患者术后1周、1年的DSA显示吻合血管通畅,其中12例术后2年行DSA检查均显示血管通畅良好,脑膜中动脉、颞中深动脉均与颅内皮层动......

    作者:何升学;刘宏毅;邹元杰;马骏;张岩松;黄庆玖;陈永严;章文斌;刘永 刊期: 2014- 12

  • 去铁敏治疗自发性脑出血临床初步观察

    目的评价用去铁敏治疗临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临床自发性脑出血病例共29例进入观察序列,其中去铁敏治疗组19例,对照组10例,发病后静脉注射去铁敏针剂,发病第1、7和14天行脑部MRIT2WI和T2*WI扫描,ImageJ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发病第7、14和90天行神经功能评估.结果患者使用去铁敏后,未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患者脑出血后第1、7和14天治疗组脑组织相对水肿程度(1.08......

    作者:吴刚;胡枢坤;常川;陈炜;沙龙贵;高翔;郑康 刊期: 2014- 12

  • 腰大池持续引流术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在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过程中,腰大池持续引流相对于反复腰椎穿刺引流的优缺点.方法对295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手术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腰大池引流组与反复腰穿引流组在迟发性脑缺血、术后脑积水、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scale,mRS)评分分析两组患者预后的差异.结果腰大池引流组患者术后迟发性脑缺血发生率4.38%(7/160),术后脑......

    作者:吴盛;凌晨晗;吴群;张建民;陈高;傅伟明;赵学群 刊期: 2014- 12

  • 术中超声对颌内动脉-颅内动脉搭桥的血流动力学测定

    目的运用术中超声探讨颌内动脉(IMA)-颅内动脉搭桥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术中超声测定15例正常IMA、35例IMA-移植桡动脉-大脑中动脉(IMA-RA-MCA)搭桥、7例IMA-移植桡动脉-大脑后动脉(IMA-RA-PCA)搭桥和10例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搭桥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IMA与移植RA管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9±0.31)mmvs(2.......

    作者:李红亮;石祥恩;孙玉明;张永力;周忠清;钱海;刘方军;孙健;赵晓春 刊期: 2014- 12

  • 快速细孔钻颅置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510例

    目的探讨快速细孔钻颅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为CSDH的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自1970年应用自主研发的快速细孔钻颅置管引流术治疗510例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1例CSDH死亡患者尸体解剖资料进行相关讨论.全部病例经脑血管造影、颅脑CT或MRI确诊,血肿引流量60~340ml,多为80~120ml.快速细孔钻颅一般选择顶结节处或在血肿厚部位为钻颅点,根据头皮及颅......

    作者:王成伟;潘树茂;汤苏文;李猛;白云安;杜继海;王保安;孟庆虎;李刚 刊期: 2014- 12

  • 两种手术入路早期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本文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与颞叶皮质入路早期手术治疗59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结合两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复习,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按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两组.(1)经侧裂岛叶入路组:共37例,其中男22例,女15例;年龄37~67岁,平均52岁;入院时意识评分(GCS):<6分3例,6~8分8例,9~11分15......

    作者:蒋生智;孟涛;张庆华;张莉;孙涛 刊期: 2014- 12

  • 瘤内微导管成袢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复杂颅内动脉瘤微导管超选新方法,分析动脉瘤内微导管成袢超选技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采用微导管瘤内成袢超选技术成功治疗21例复杂性颅内动脉瘤,通过交换技术成功将微导管和支架跨瘤颈释放,并进行弹簧圈填塞.结果21枚动脉瘤均成功地植入支架.除1例发生末梢血管损伤出血以外,无一例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和载瘤动脉血栓或闭塞.7枚动脉瘤采用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其余14枚......

    作者:黄清海;邹超;吕楠;周宇;洪波;许奕;赵文元;刘建民 刊期: 201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