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4年第9期文章
  • 开颅术后细菌性脑膜炎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开颅术后细菌性脑膜炎(bacterialmeningitis,BM)是神经外科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据报道:0.8%~1.5%的开颅术后患者可发生BM[1].BM的早期治疗,对患者的生存及预后至关重要,未及时治疗者病死率为20%[2].早期识别术后BM,及时治疗性应用抗生素,将可降低患者的致死、致残风险.......

    作者:张扬;季楠;高之宪;张力伟 刊期: 2014- 09

  • 正常大鼠脑动脉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电流特征

    目的研究正常大鼠脑动脉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钙通道(VDCCs)电流的电生理和药理学特征,为相关的生理或疾病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酶促消化法急性分离大鼠脑动脉平滑肌细胞,运用膜片钳电流钳技术研究其静息电位,膜片钳电压钳技术研究其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电流以及二价阳离子载荷离子浓度和Nifedipine对其的影响.结果静息电位为(50.42±0.26)mV,阶跃电压10mV和斜坡电压(9.80±0.92)m......

    作者:王飞;王焕之;夭晓燕;孙涛;马以骝;余化霖 刊期: 2014- 09

  • Flt-1基因对BT325细胞VEGF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Flt-1基因对BT325胶质瘤细胞VEGF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提取总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Flt-1基因片段,基因重组技术将Flt-1基因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双酶切及DNA测序鉴定pEGFP-C1-Flt-1重组质粒.pEGFP-C1-Flt-1重组质粒转染BT325胶质瘤细胞,转染后72hELISA法检测培养上......

    作者:张鹏飞;周建华;周婉琦;张亚卓;王红云 刊期: 2014- 09

  • 急性期手术治疗前颅底凹陷性、粉碎性骨折合并脑脊液鼻漏临床体会

    我们于2011年5月至2014年4月共行7例急性期前额骨凹陷性、粉碎性骨折整复、前颅底重建、脑脊液漏修补术,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组内共7例,年龄23~47岁,平均年龄36岁.男5例,女2例.车祸6例,坠落伤1例.神清5例,昏迷2例.合并前额部开放性创口4例,合并视神经损伤2例,合并脑脊液鼻漏7例.......

    作者:洪勇;武焕颖;张海军;乔建勇 刊期: 2014- 09

  • 中国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专家共识(2014)

    一、前言1966年Jannetta首创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治疗脑神经疾患,其理论基础是在小脑脑桥角(cerebellopontineangle,CPA)责任血管压迫不同脑神经根进/出脑干区(rootentry/exitzoon,REZ)可导致相应症候群,即神经血管压迫(neurovascularcompression,NVC)综合征,MVD......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北京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中国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脑神经疾患协作组 刊期: 2014- 09

  • 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破裂急性期前循环动脉动脉瘤(附60例分析)

    随着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技术的日臻成熟及显微器械的不断改进,动脉瘤手术入路不仅要有良好的手术视野暴露、充足的操作空间,以便于顺利夹闭动脉瘤和控制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更须将微创化手术理念贯穿其治疗的各个环节,大限度的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目前对于前循环动脉动脉瘤显微手术的手术入路主要有传统翼点入路[2]、眉弓锁孔入路[3]等,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采......

    作者:朱巍巍;王中;季骋远;周岱 刊期: 2014- 09

  • 经侧裂入路切除岛叶海绵状血管畸形

    目的探讨岛叶海绵状血管畸形(CMs)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3年8月手术治疗的4例岛叶CMs患者,采用术中B超(2例联合神经导航)辅助下经侧裂入路切除岛叶CMs,分析手术策略及术后神经功能状态.结果4例岛叶CMs患者,均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经侧裂-经岛叶入路完整切除CMs.术后随访3~72个月(平均36.75个月),1例患者术后神经学恶化,永久神经学缺陷;1例出......

    作者:王峰;刘阳;刘诤;宋子木;李宗正;孙涛 刊期: 2014- 09

  • 脑海绵状血管畸形与动静脉畸形对放疗的不同反应

    目的探究脑海绵状血管畸形(CMs)与动静脉畸形(AVMs)的结构差异和对于放射外科治疗反应的不同.方法实验样本共33例,包括放射外科治疗后的CMs3例,放射外科治疗后的AVMs3例,未经照射的CMs6例,未经照射的AVMs17例和健康对照4例.取材后立即处理,并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5组间的超微结构差异.结果CMs显示管腔直径与血管壁的厚度较大而且缺乏内皮下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和平......

    作者:侯宇希;胡志强;苏海洋;申俊峰;杨敏;屠健 刊期: 2014- 09

  • 血管内治疗破裂微小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越来越多颅内动脉瘤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但对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大直径≤3mm)的血管内治疗仍存在挑战.本文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3月我科采用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37例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占同期血管内治疗动脉瘤的11.3%(37/326),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湘;叶敏;谢锋;张文波;陈纪欢;刘晓平 刊期: 2014- 09

  • 大脑前动脉水平段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目的总结大脑前动脉水平段(A1)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经验及技术要点,为该部位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血管内治疗的A1段动脉瘤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治疗效果、手术技巧及随访情况.结果16例A1段动脉瘤患者资料被收集,均经介入栓塞治疗,其中5例患者使用球囊辅助或支架辅助栓塞技术.根据动脉瘤部位及形态,微导管头端塑形技术进入瘤腔并维持稳定.动脉瘤均完全填塞,患者预后良好.结论血管内治疗......

    作者:霍晓川;李佑祥;李非;姜除寒;吴中学 刊期: 2014-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