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丘脑底核解剖学及相关研究的进展
随着丘脑底核(subthalamicnucleus,STN)脑深部电刺激(deepbrainstimulation,DBS)手术治疗如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特发性震颤及肌张力障碍等运动障碍性疾病的开展,许多患者已从中获益并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STN不同的分区存在不同的功能,刺激STN不同部位会产生不同效果.为了更好地提高手术效果并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赵学敏;刘阳;孟凡刚 刊期: 2016- 03
-
颞叶癫痫手术后记忆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耐药性癫痫中,颞叶癫痫(temporallobeepilepsy,TLE)是较为常见的类型,其手术治疗的主要方式包括前颞叶切除术与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49%~83%的患者其癫痫发作可在术后获得缓解[1].因内侧颞叶包括海马、内嗅皮质、海马旁回等结构为记忆的功能区,故术后患者的记忆明显下降[1].术后的长期随访发现,这种记忆功能障碍存在动态变化的过程[2].因此,术前预测手术造成......
作者:计彩红;朱露佳;王爽 刊期: 2016- 03
-
显微血管减压术后颅内出血性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自Jannetta等[1]开创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治疗特发性偏侧面肌痉挛(hemifacialspasm,HFS)、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原发性舌咽神经痛(glossopharyngealneuralgia,GN)等脑神经疾患以来,临床实践证实其疗效确切,目前已成为相关脑神经疾患的首选外科治疗方法......
作者:赵有让;于炎冰;张黎 刊期: 2016- 03
-
白介素-6在大脑皮质发育障碍所致癫痫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白介素-6(IL-6)在机体内具有多种功能.有研究表明,在一些皮质发育障碍(malformationofcorticaldevelopment,MCD)病灶中IL-6的含量有上升趋势[1],而且在癫痫发作过程中其含量亦迅速升高[2].IL-6在MCD所致癫痫的发生机制中可能有重要作用,本文就二者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一、MCD的概况和组织学特点MCD是大脑皮质在发育过程中,由于外伤刺激或基因异常导致......
作者:侯小飞;高方友 刊期: 2016- 03
-
孕酮对臂丛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及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孕酮对大鼠臂丛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及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臂丛神经损伤动物模型,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盐水组、孕酮溶剂组(以下简称溶剂组)和孕酮组,连续2周给药.损伤3个月后进行痛、温觉检测、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逆行示踪法计数背根神经节内感觉神经元的数量,脊神经根半薄及超薄切片分别观察髓鞘再生及线粒体形态结构.结果大鼠术后3个月痛觉检测结果:盐水组为(4.69......
作者:李菁;刘松;冯洁;历俊华;苏迪娅;柳云鹏;万虹 刊期: 2016- 03
-
丘脑前核电刺激对癫痫猴海马神经递质的影响
目的探究对颞叶癫痫猴进行长期、单侧丘脑前核电刺激时,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方法将18只雄性猴分为对照组(6只)、假刺激组(6只)、刺激组(6只).假刺激组和刺激组动物的丘脑前核均被植入脑深部电刺激系统,并采用海马注射海人酸的方法诱导颞叶癫痫模型.本实验对所有动物采用微透析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提取并测定双侧海马中谷氨酸、γ-氨基丁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含量.结果注射海人酸后,假刺激组中天门冬氨酸和γ-氨基丁酸......
作者:陈颍川;石林;杨岸超;孟大伟;朱冠宇;张建国 刊期: 2016- 03
-
立体脑电图在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立体脑电图(SEEG)在癫痫外科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癫痫中心采用SEEG行术前评估的78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先行无创性评估,设计出SEEG电极置入方案;继而在机器人定位辅助系统(ROSA)指引下完成电极置入,行SEEG监测,确定手术切除方案,终在神经导航下完成致痫区切除手术.结果78例患者共完成......
作者:郭强;朱丹;张玮;华刚;陈俊喜;胡湘蜀;李花;费凌霞;刘兴洲 刊期: 2016- 03
-
起始于岛叶和(或)岛盖的过度运动发作的临床症状学分析
目的通过研究起始于岛叶和(或)岛盖的过度运动发作的临床症状学特点,探讨过度运动发作特征在致痫区定位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4年3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例有过度运动发作的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影像学、头皮脑电图及颅内电极脑电图.结果5例患者中,过度运动发作Ⅰ型1例,Ⅱ型2例,混合型2例.3例伴有双侧非对称性强直,定位于致痫灶对侧.5例患者发作中均有特异......
作者:张冰清;周文静;王海祥;林久銮;孙朝晖;刘一鸥;贺晶 刊期: 2016- 03
-
不同靶点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原发性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的疗效
目的比较丘脑底核(STN)与内侧苍白球(GPi)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原发性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的效果,探索原发性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的佳刺激靶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13年4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采用STN-DBS(11例)及GPi-DBS(10例)治疗的21例原发性全身性肌张力障碍患者术后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开启电刺激1周,术后3、6及12个月行Burke-......
作者:李嘉明;李楠;王景;汪鑫;荆江鹏;王学廉 刊期: 2016- 03
-
脑深部电刺激术后丘脑底核空间结构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目的应用CT和MRI影像实现丘脑底核(STN)及刺激电极的三维可视化,为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后的电极定位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行STN电刺激治疗的10例帕金森病患者,利用其术前高分辨率MRI影像和术后低分辨率MRI或CT影像,通过非线性算法实现术前和术后影像的有效配准,进一步采用阈值法确定轴位像电极位置,应用直线拟合法三维重建电极植入路径.利用标......
作者:张芷齐;耿馨佚;徐欣;凌至培;唐玉国;王守岩 刊期: 2016- 03
动态资讯
- 1 枕颈部融合固定术
- 2 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血管抑素基因治疗大鼠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 3 神经肿瘤学反应评估标准中胶质瘤的临床影像学评估
- 4 需急诊治疗的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 5 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椎管内病变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 6 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
- 7 烟雾病患者联合血管重建术后侧支循环的建立
- 8 积极倡导颅底外科的多学科合作
- 9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运动功能区星形胶质细胞瘤手术中的运用
- 10 侧脑室-小脑延髓池分流术的改良
- 11 显微手术治疗颅颌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附51例报告)
- 12 第五届北京国际微创神经外科研讨会征文
- 13 机械可脱式弹簧圈的制作及其理化特征研究
- 14 94例脑干胶质瘤MRI影像与病理分级的关系分析
- 15 急性额颞叶脑内血肿的显微手术治疗
- 16 导航辅助皮层功能拓扑定位在累及功能区致痫灶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 17 侧脑室脑膜瘤术后痫性发作的研究进展
- 18 颅内动脉瘤术中诱发电位监测的初步探讨
- 19 加强多学科合作提高颅底疾病治疗水平
- 20 脑肿瘤患者情感障碍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