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血管内再通技术治疗非急性期颈内动脉闭塞的短期疗效和技术探讨
目的探讨血管内再通技术治疗非急性期颈内动脉闭塞的技术要点及其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泰达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行血管内再通技术治疗的13例非急性期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血管内再通技术及与再通成功密切相关的影像学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13例非急性期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成功开通12例,技术成功率为92%;除1例症状性脑出血和1例无症状性脑出血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合亮;郭再玉;侯延伟;赵伟;田思思;李博;张洪武;张文龙 刊期: 2017- 11
-
经膜髓帆入路显微切除第四脑室肿瘤
目的分析经膜髓帆入路切除第四脑室肿瘤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探讨根据肿瘤特点打开膜髓帆的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1例采用经膜髓帆入路切除第四脑室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采用单侧入路,3例采用双侧入路.结果21例第四脑室肿瘤患者中,肿瘤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病理结果:室管膜瘤12例,海绵状血管畸形3例,血管网织细胞瘤2例,髓母细胞瘤2......
作者:刘永;邹元杰;刘宏毅;杨坤;胡新华;何升学;章文斌 刊期: 2017- 11
-
同一家族五例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治分析及文献复习
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HB)是一种由密集血管丛和肿瘤基质细胞所组成的良性血管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2%和后颅窝肿瘤的10%,临床上可分为散发性HB和具有遗传背景的家族性HB[1].家族性HB患者同时伴发视网膜血管瘤、肾脏囊肿、胰腺囊肿等,称为VHL(VonHippel-Lindau,VHL)病,与VHL基因突变密切相关[纠.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1990年7月至201......
作者:张国臣;韩磊;赵四军;王重韧;尤宇;徐欣;赵明 刊期: 2017- 11
-
经桡动脉途径在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TRA)行全脑血管造影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温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行脑血管造影的300例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RA组(152例)和经股动脉途径组(TFA组,148例).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图像质量评分.结果两组在3d内发生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点血肿:TRA组5例,TFA......
作者:林建虎;陆川;巴华君;林群;孙军 刊期: 2017- 11
-
复发家族性血管母细胞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HB)是一种良性肿瘤,多发生于小脑[1].希佩尔-林道病(VonHippel-Lindaudisease,简称VHL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涉及多个系统.家族性HB为VHL病常见的特征性表现,主要表现为HB累及小脑、脊髓、肾脏、脾脏以及视网膜等[2-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2月收治l例复发家族性HB患者,探讨该病......
作者:常永凯;杨军;寸恩浩;李志强;张雪松;祖朝辉;王利国;陈素华;石祥恩 刊期: 2017- 11
-
马耳他布鲁菌椎管内感染性肉芽肿一例
马耳他布鲁菌病是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性变态反应疾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畜和带菌动物.本病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可经皮肤黏膜接触、呼吸道等途径传播,感染人体可累及全身各系统[1-2].目前,以椎管内感染性肉芽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布鲁菌病国内外鲜见报道,本文报道1例马耳他布鲁菌椎管内感染性肉芽肿患者,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杜川;胡超;朱筱;李铮;赵龙;唐晓平 刊期: 2017- 11
-
神经皮肤黑变病伴颞叶癫痫一例并文献复习
神经皮肤黑变病由VonRokitanski教授于1861年第1次报道,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男女比例差异不大.是由胚胎神经外胚层发育不良所致的遗传性疾病,其特征为巨大的或多发的先天性黑素细胞痣和中枢神经系统大量的黑色素瘤[1].患者通常在出生时即有皮肤黑色素痣,之后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癫痫发作、颅高压征、智力障碍、脑神经和脊神经损害等,疾病进展会出现步态失调,之后失去行走能力,多数在2岁前出......
作者:贺晶;孙朝晖;柏建军;周文静 刊期: 2017- 11
-
颅骨孤立性骨髓浆细胞瘤一例
浆细胞肿瘤是克隆性的浆细胞增生,颅内浆细胞肿瘤是指侵犯颅骨、脑膜和脑的浆细胞肿瘤[1].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神经外科于2014年1月收治1例颅骨孤立性骨髓浆细胞瘤患者,现报道如下.病例报告患者女,58岁,以“发现头部肿物8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自诉下肢偶有疼痛,无放射痛.体格检查:额顶部可触及大小约8cm×6cm肿物,质韧、边界清楚、活动度差,无红肿、发热、破溃,无压痛.神志清,精神可,双瞳孔等大、等......
作者:高永涛;陈小兵;孙珠蕾;刘红林 刊期: 2017- 11
-
原发性面肌痉挛的诊治进展
原发性面肌痉挛(hemifacialspasm,HFS)多于成年后发病,以单侧发病多见,主要表现为面肌发作性不自主抽动,病程迁延,有时可导致睑裂变小、嘴角歪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本病的发病率约为18.6/10万人口,其患病人群数量巨大,因此对原发性HFS的诊治研究意义重大.......
作者:卓开全;张勇;刘窗溪 刊期: 2017- 11
-
颅咽管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颅咽管瘤约占原发颅内肿瘤的2%~5%,占儿童颅内肿瘤的5.6%~15%[1],人群年发生率为1.3/100万.虽然组织学表现为良性肿瘤,但生命质量常因视神经、下丘脑、垂体等重要结构的损害而受到严重影响.由于肿瘤位置深在,毗邻结构复杂重要,手术治疗极具挑战性[2],导致全切率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低下,其临床疗效仍待进一步提高.本文针对颅咽管瘤的病理分类、临床分型和治疗方式进行综......
作者:李储忠;张亚卓 刊期: 2017- 11
动态资讯
- 1 应用化疗方法治疗复发性髓母细胞瘤
- 2 脑胶质瘤干细胞巢的研究进展
- 3 原始三叉动脉海绵窦瘘一例并文献复习
- 4 大脑前动脉水平段梭形动脉瘤二例
- 5 第三脑室后部肿瘤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及活检术疗效随访
- 6 Tubridge支架治疗颅内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的初步探讨
- 7 垂体瘤的体外侵袭模型-Boyden小室法的建立和特点
- 8 遗传性2型神经纤维瘤病家系基因突变及临床特点分析
- 9 阻滞脑淋巴引流加重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 10 神经内镜在高血压脑室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 11 囊性脑膜瘤
- 12 加强转化医学研究推动现代神经外科发展
- 13 颅咽管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 14 儿童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脑室形态学变化研究
- 15 短暂脑缺血后海马CA1及DG神经元内20S蛋白酶体表达的变化
- 16 远端滤网保护伞在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中的应用
- 17 动脉化疗后恶性胶质瘤病人长期生存的分析
- 18 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鞍区蛛网膜囊肿一例
- 19 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A治疗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 20 非凸面颅内大、巨大型脑膜瘤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