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浙江省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并了解浙江省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现状.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浙江省24家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219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采用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患者的病例资料.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入院CT检查、伤后的病情变化、营养支持治疗的内容及相关并发症.对所有患者行电话或门诊随访,评估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结果219例患者基本能早期进行营养支......
作者:杨小锋;王浩;魏晓捷;田达;郁慧杰;陈彦飞;颜艾;娄晓辉;韩瑞璋;沈建国;沈伟;张弩;章卫桥;赵明;沈罡;牟朝晖;杨松斌;叶汝勇;金涌;陈毅力;俞文华;高峰;吴崇光;但建新;方向明 刊期: 2017- 07
-
颅脑创伤后癫痫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颅脑创伤后癫痫(post-traumaticepilepsy,PTE)是颅脑创伤的严重并发症,会加重继发性脑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1].颅脑创伤后早期癫痫样发作(earlyposttraumaticseizure)对药物预防可能有效,而颅脑创伤后晚期癫痫(latepost-traumaticepilepsy)药物预防则无效[2].即使颅脑创伤患者经过早期癫痫预防......
作者: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创伤专业组;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颅脑创伤专业组 刊期: 2017- 07
-
推进人工智能在颅脑创伤重症管理中的应用
1956年夏季,一批有远见卓识的年轻科学家相聚在一起,共同研究和探讨用机器模拟智能的一系列有关问题,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它标志着“人工智能”这门新兴学科的正式诞生.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是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是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旨在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
作者:江基尧 刊期: 2017- 07
动态资讯
- 1 脑损害昏迷患者并发高渗性糖尿病昏迷、高钠血症的快速救治
- 2 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突入第三脑室内颅咽管瘤
- 3 血清降钙素原清除率评估开颅术后感染患者预后的研究
- 4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E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和意义
- 5 颅内高度恶性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
- 6 三叉神经鞘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 7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 8 焦磷酸测序定量检测脑胶质瘤IDH1R132H突变
- 9 儿童髓母细胞瘤手术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作用
- 10 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作用
- 11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极重度狭窄
- 12 高频超声、神经电生理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手术评估
- 13 外伤性静脉窦血流受阻临床影像观察
- 14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特征和显微手术
- 15 立体定向辅助系统引导颅内电极置入术在致痫灶定位中的作用
- 16 外伤后失记忆症一例
- 17 重型颅脑创伤致心脏病变105例临床分析
- 18 经中颅窝入路显露颌内动脉的解剖学研究
- 19 颅脑损伤现代评估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 20 颅内动脉瘤3D-CTA诊断效能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