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8年第1期文章
  • 颅外颞窝脑膜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脑膜瘤主要起源于蛛网膜的帽状细胞,约占原发性颅内肿瘤的15%~20%,是颅内常见的肿瘤之一,但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脑膜瘤罕见.由于缺乏特征性症状和体征,临床容易误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4月收治1例颅外颞窝脑膜瘤患者,结合近年的相关文献,对其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永;杨坤;章文斌;刘宏毅;邹元杰 刊期: 2018- 01

  • 多能干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胶质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90%,而星形胶质细胞是其主要组成成分.长久以来,人们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由神经元完成,而星形胶质细胞只对神经元起着支持、营养及代谢等功能.近几年,人们发现星形胶质细胞在维持正常脑功能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1-2],此外还可影响一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脑血管疾病、星形细胞瘤、癫痫[3]、亚历山大病[4]和神经退行性疾病[5-6]等.因此,研究星形胶质细......

    作者:王鹏;刘维海;杨军 刊期: 2018- 01

  • 三维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神经外科所涉及的局部解剖较为复杂,单一模态影像提供的数据信息量较少,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近年来医学三维影像融合技术迅速发展,并与神经导航和术中影像相结合,已逐步应用于脑血管病、脑肿瘤、癫痫外科、脊髓血管畸形、三叉神经痛以及面肌痉挛等多个神经外科领域[1-10].一、三维影像融合技术概况不同模态的影像可从不同角度提供相关信息,各种成像方法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可相互补充.临床上需要采用多种模态的影像对......

    作者:李杰飞;张玉琪;何乐 刊期: 2018- 01

  • 生酮饮食疗法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脑胶质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颅内恶性脑肿瘤的80%[1],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其中以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multiform,GBM)的恶性程度高.近年来,尽管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及靶向治疗等均在不断进展,治疗方案采取综合和个体化治疗措施,但治疗效果和预后仍不佳,GBM患者接受手术及放化疗后的平均生存期仅为18个月[2],5年存活率低于10%[3].因此,积极探索胶质瘤......

    作者:杨凯元;任晓辉;林松 刊期: 2018- 01

  • 神经肿瘤学反应评估标准中胶质瘤的临床影像学评估

    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报告,颅内及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25%,中国人口标准化发病率为4.11/10万.其中,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gliomas,HGG)的发病率为5~8/100万[1].目前,对于胶质瘤的治疗手段有限,大量的胶质瘤临床试验得以开展,以期发现有效的胶质瘤新型治疗方法.如何准确判断各种新型治疗手段的效果是所有临床试验的关键环节.总体生存期(ov......

    作者:王燚;张扬;季楠 刊期: 2018- 01

  •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面瘫的恢复时限及其应对措施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面肌痉挛(hemifacialspasm,HFS)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并发症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对于HFS手术后面瘫的恢复时限及其应对措施的研究较少,以及对于术后面瘫(包括面神经损伤导致的面瘫和手术后延迟出现的面瘫)需要临床干预的时间界点仍不清楚.本文通过对PubMed、MedLine、Webof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S......

    作者:王亚;岳树源 刊期: 2018- 01

  • 手术治疗儿童无症状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预防性手术治疗儿童无症状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的风险和意义.方法在PubMed、Embase、Scopus、WebofScience、Cochranedatabases数据库中检索手术治疗和单纯随访的儿童无症状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的相关研究,采用RevMan5.3和R软件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非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的文献,合计403例患者,总随访时间为4.4~10.0年.其中单纯随访组124......

    作者:牛洪泉;杨雄;董芳永;赵天远;刘扬;郭超;万锋;雷霆 刊期: 2018- 01

  • 改良经耳囊径路在听神经瘤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经耳囊径路在听神经瘤手术中的初步应用.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3月至2017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耳鼻喉科采用改良经耳囊径路行手术切除的8例听神经瘤患者,术后6h复查头颅CT排除颅内出血;术后1周复查头颅MRI判定有无肿瘤残留.所有患者均行门诊随访,随访内容为按House-Brackmann(H-B)分级标准评估面神经功能.结果8例患者均完全切除肿瘤,面神经结构均保留.术后......

    作者:夏寅;薛玉斌;贾桂军;曲晓鹏;叶婷 刊期: 2018- 01

  • 多模态技术在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采用多模态技术辅助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9月至2016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04例听神经瘤患者,其中48例采用多模态技术辅助切除肿瘤(多模态组),156例采用常规方法切除肿瘤(常规组).术后1周行头颅增强MRI扫描观察肿瘤切除程度,术后2周依据House-Brackmann(H-B)分级标准评估面神经功能,术后2周内采用美......

    作者:钟东;孙晓川;夏海坚;张福安;唐文渊 刊期: 2018- 01

  • 经中颅窝入路切除内听道听神经瘤的手术方法和效果

    目的探讨经中颅窝入路切除内听道听神经瘤的手术技巧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例内听道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中颅窝入路切除听神经瘤.分别采用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的标准(AAO-HNS分级)和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简称H-B分级)评估术前、术后听神经和面神经的功能.结果所有患者的肿瘤均达到全切......

    作者:贺世明;赵天智;高国栋;葛顺楠;王元;吕文海;邬迎喜;郑涛;陆丹;屈延 刊期: 2018-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