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8年第3期文章
  • 脑深部电刺激术相关的帕金森-高热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高热综合征(parkinsonism-hyperthermiasyndrome,PHS)是一种运动障碍急症,指帕金森病患者在多巴胺能药物减量、停药或药物转换期间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的一种致命性中枢性多巴胺能不足危象,主要表现为高热、肌肉强直(可能不伴震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包括心动过速、血压波动、多汗等)、意识障碍等[1].并发症包括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急性肾损伤、吸入性肺炎、深静脉血栓......

    作者:李涛;裴晨卉;梁战华 刊期: 2018- 03

  • 促自噬剂AZD8055对U87起始细胞Notch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和成球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促自噬剂AZD8055对U87细胞株起始细胞Notch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和成球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磁珠法分选获得U87细胞株CD133阳性的胶质瘤起始细胞(GICs).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鉴定GICs细胞球干性标志物CD133和Nestin,以及自噬相关蛋白LC3B和p62的表达.以CCK8检测AZD8055对U87起始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检测AZD8055不同......

    作者:陶震楠;易立;李涛;刘沛东;苑锋;马海文;童鹿青;解杨;白宇;杨学军 刊期: 2018- 03

  • TRIM33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生物学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低氧条件下TRIM33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及对胶质瘤U251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将U251细胞分别在低氧及常氧条件下培养不同时间,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ot检测TRIM33的表达变化情况.通过构建TRIM33过表达慢病毒转染U251细胞,采用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U251细胞TRIM33的表达,低氧条件下利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

    作者:张昀昇;张俊文;米蕊芳;周益强;程森;宋文杰;刘福生;金贵善 刊期: 2018- 03

  • 加强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救治

    卒中是国人致死、残疾的首要病因,我国目前脑血管病患者人数为1000余万,且正以8.7%的速度逐年递增,其中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ischemicstroke,AIS)约占70%~80%[1].对于伴有大血管闭塞(largevesselocclusion,LVO)的AIS患者,重残及病死率高达70%以上,标准的静脉溶栓治疗效果不佳.2015~2016年发表的6项研究一致证实了AIS-LVO血管内......

    作者:刘建民 刊期: 2018- 03

  • 颈内动脉颅外段伴同侧大脑中动脉急性串联闭塞的血管内治疗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颅外段伴同侧大脑中动脉急性串联闭塞的血管内治疗方法,评价其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5例行血管内治疗的颈内动脉颅外段伴同侧大脑中动脉急性串联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颈内动脉颅外段夹层闭塞伴同侧大脑中动脉串联闭塞患者共10例,均以导引导管越过闭塞的夹层先行大脑中动脉支架取栓术(逆行治疗).颈内动脉颅外段粥样斑块性闭塞......

    作者:朱旭成;彭亚;宣井岗;陈荣华;邵华明;曹洁 刊期: 2018- 03

  • 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轻型卒中

    目的探讨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轻型卒中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6月至2017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急诊采用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6分的急性大动脉闭塞性卒中患者,共16例.其中大脑中动脉闭塞5例(M1段闭塞2例,M2段闭塞3例),大脑前动脉闭塞1例,颈内动脉闭塞2例,椎-基底动脉闭塞8例,对其中6例大动脉重度......

    作者:陈健;焦力群;李桂林;杜世伟;张鸿祺;吉训明 刊期: 2018- 03

  • 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颅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血管内再通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行血管内再通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介入科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9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血管内再通治疗.术中采用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进行血管再通评价;术后24h行头颅CT检查,判断有无颅内出血;术后1周对患者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出......

    作者:周腾飞;朱良付;李天晓;白卫星;王子亮;薛绛宇;冯光;李立 刊期: 2018- 03

  • 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行支架机械取栓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0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患者.其中采用Solumbra技术取栓17例,采用单纯支架取栓13例.评价基底动脉闭塞行支架机械取栓治疗的技术可行性、血管再通率、90d时的预后良好率及手术并发症等.分析术后24h的神经功能变化、不同技术手段对血管再通率的影响及卒中分......

    作者:邢鹏飞;杨鹏飞;李子付;沈红健;张永巍;黄清海;洪波;许奕;邓本强;刘建民 刊期: 2018- 03

  • 导管室C型臂平板探测器锥型束CT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中的初步应用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cuteischemicstrokewithlargevesselocculusion,AIS-LVO)患者的预后极差,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仅可以使10%~20%的患者获益[1].随着6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以及专家共识的发表[2],证实血管内治疗能够显著改善AIS-LVO患者的临床预后,其中有2个决定性因素:(1)发病到再灌注的延迟时间......

    作者:张洪剑;张永巍;李子付;邢鹏飞;张永鑫;洪波;刘建民;杨鹏飞 刊期: 2018- 03

  • 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不同亚型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

    目的对比分析采用可回收支架机械取栓(SRT)术治疗不同亚型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IS-LVO)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实施血管内SRT术的LVO-AIS患者,共167例.根据急性缺血性卒中试验(TOAST)分型分为心源性栓塞(CE)组42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A)闭塞组125例.比较两组的血管开通率、穿刺......

    作者:邓一鸣;高峰;孙瑄;宋立刚;刘恋;霍晓川;莫大鹏;马宁;缪中荣 刊期: 2018- 03